名侦探柯南事务所

标题: 诗,与胡说 [打印本页]

作者: Rose    时间: 2012-10-24 00:19
标题: 诗,与胡说
       前两天心血来潮想着把卧室的书柜收拾一下,把看过的书收到柜子顶上,再把想看但是却没看的书又归拢置于书架上。一来寻书拿书看书颇觉得方便些,二来确也为了赏心悦目之感。没想到要为什么书写点什么东西来纪念,毕竟整整两年没有真正动笔写过除论文和作业以外的什么东西,偶尔灵感来时也会在夜里辗转反侧构思铺陈诸多细节,结果真到落笔时往往却不知所叙,最后不了了之。却没想到因缘际会能够在收拾书柜的过程中找到一些可以叫做初衷或者梦想的东西,所以留下些只言片语,谨记为【胡说】,也许会有个中人觉得还余留点诗意,那便是经年之后仍旧不曾丢失的一直坚持过的东西,倒也算是一种慰藉了吧。现在只想谈谈,一本书,一段关于这本书的初衷。

      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写作》,不同于《情人》缱绻缠绵的至死方休,满满的一本都是关于写作的点点滴滴:为什么要写作,什么时候开始想要写作,想写出怎样的东西,想以什么素材进行写作,灵感都是如何得到的,什么一直支持着创作的欲望一点点走下去。看杜拉斯的书如同在使用一把钝锈的刀,字句中表达的是决绝的割离,奈何拼凑成句的词汇组合在一起竟硬生出一种缠绵般的美感。很多人迷恋杜拉斯的文字,很大程度上是深爱着她的缱绻,如隔着帐幔和层层叠叠的烟雾向里望。但是她的文字仍旧还是刀,尽管钝感,稍微施力,最后还是会流血受伤。当然杜拉斯不是豺狼虎豹,也就最多是看到她不食人间烟火,可字里行间写的点点滴滴都是人间烟火,再则联想到自身,生出些怅然的感想出来。

      事到如今已经没办法再那么理直气壮地大声宣告:我将来一定要成为作家。尽管这句话一直被我小心珍藏,一直称作为梦想。说来好笑,大学时抛下家人坚持的翻译专业毅然选择文学专业,无非是为了能够用这片沃土去滋润自己从童年开始就一直不断延伸的这个梦想。能够真正进入所谓文学的大雅殿堂,能够站在一种理性的角度去审视自己深爱的东西,这便是当时自己毅然决然的想法。无关趋炎附势的自装清高,亦无关现实的丰满或骨感。四年下来,从只是呆呆地不断不停不倦地看书变成开口闭口能够谈及浪漫主义荒诞主义,从毫不在乎文学理论变成也能大概说出解构主义读者反映论的含义,可也同样从文思如泉涌变得畏畏缩缩不敢轻易写东西。当然,事到如今我很难再写出高中时“透明的阳光穿过高大香樟树的缝隙,在地面上打下一圈柔和的光影”这样的句子,但是却会在写到一个简简单单的细节质疑自己观察的东西会不会仍旧有局限。写现代文的时候害怕对话不够流畅利落,写古代文的时候又会忧心服装生活习惯等一众细节,最后的结果就是一篇新的文章往往在这些质疑中扼杀在襁褓里。看得越多也就越害怕,记得越多也就越担心文章不够尽善尽美。

      人们都说“现实很骨感”,这从我儿时父母的态度上就反映出来了。每当提及梦想这个东西,父母往往都是摇头否定。所谓作家,说好听些叫自由职业者,说难听些就叫无业游民,这些想法父母灌输了十几年也没能对我有什么大的影响,却没想到在进入大学之后慢慢地自己就看清了这些所谓现实的东西。然后会告诉自己,要不不做作家了,做个翻译一样也能写东西;然后接着劝自己,翻译收入也不稳定,要不还是安心在企业找份工作踏实做好了,等有了收入以后再写点什么也不迟,然后就这么逐渐淡忘了当初那些热情,忘记了那些关于梦想的东西。谈及梦想一词,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够记得儿时的初衷,不知道有多少曾经嚷着要成为科学家成为老师的人最后真的坚持着直到如愿。只是单纯地看待梦想一词,传统上来说是对于未来的一种架构和憧憬,而从德里达解构主义的角度来解构这个词,无外乎是一个梦和一个想字。梦则虚幻不知所踪,飘飘然亦幻亦真;想则痴心不可得,仅止于大脑的一种主观反映。想来家人曾经不屑我的梦想,想来社会曾经嗤笑过无数青年人的梦想,其实也就将梦想同痴心妄想等同起来而已。

    而今再看到这本《写作》,早已记不得个中详细内容,偶尔翻到某页,也只是不知何时勾画的印象深刻的字句,偏偏是书名在脑海中从一个模糊的影逐渐变得清晰,再后来是回放的胶片,一遍遍放映着一些跟这个名字紧密相关的片段。小学时为了一篇日记里古物名字的写法专门去采证,看着不会写的字趴在墙上照着正中的字迹一笔一笔描摹;初中时模仿自己喜欢作家的文风,在小心翼翼的述说中灌进自己稚嫩的思想,靠着密布的庞大词汇构建出尚且还算有些深度的文章;高中时喜欢在本子上写各种喜欢的片段,从言情到武侠,从散文到杂文,和几个好友坐在一块儿谈论关于生与死、理智与疯狂的各种的主题,也曾拿着不成熟的文字到处让人看;努力写到万字的小说拿去投稿,被编辑勒令修改到千字以内,然后深夜坐在电脑前一字一句地小心删除增补。这些称之为回忆的片段就成了关于这本书的所有内容。

      是谁让我决定要写作?是儿时爸爸念给我听的各种童话让我知道原来除了自己的人生以外还有别人的无数种可能。我为什么要写作?因为我喜欢创造出我肆意痴狂的各种人生。什么给予我写作的灵感?人生,我自相信跌宕起伏的人生百态如同香茗,回味余香。初中时老师曾经要求写过一篇跟梦想有关的文章,辞藻比之现在要华丽些,内容却不外乎是我喜欢写东西我想写东西之类的。年华淡去,岁月流逝,淘尽那些华丽的铺叙之后预留下来的是想要仔细观察人生,也能够仔细地过好自己的人生。

     说到底,文字里那些人的相遇、告别、恋爱、生离、死别都不过是自己对于人生的无数种猜想无数种憧憬。

      英文中对于梦想大多用dream一词,而在我看来,如果要翻译之,梦想更多时候却是expectation。正因生有所盼,人在前行的道路上才有了为之奋斗的动力和不甘于懈怠的冲劲。不知道这么说能不能达到读者反映论的效果,写出这些只言片语也并非是要怂恿大家一定要把握青春好好奋斗之类的。毕竟作为女性,往往掌控不了如此庞大的历史观人生观,所写的不过是些一二三的细碎家常。不能作为一道大餐饕餮饱腹,但求如同一道清汤,品后还能徒留些油水的滋味便足矣。

      “偶然在书柜里翻出来的杜拉斯的《写作》,怀念起当初渴望写东西的初衷来。时至今日已很长时间没有动笔写下任何东西,往往是一念而过的想法长久盘旋于脑海中。仍旧不停地读,读得越多越发现自己的无知,也就越不敢动笔。翻出来这本书不知道算不算是某种因缘际会,又能重新找到当初笔耕不倦的热情来。”这是当天翻到此书时立马涌出的想法,也算是个简短的中心思想供自己反复咀嚼。一个人一生中有多少次这样的热情,又有多少次咬牙坚持下去的不顾一切,在淡忘的过程中又失去了多少重要的东西(譬如灵感),想想若是以天平丈量,想必两边一定会严重失衡吧。

      若是自此细微之事能够回忆起当初想要写作的初衷来,并且还能如同第一次这么决定时不断审视不断反省,同时还能够自此笔耕不掇,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来,那便尚好,尚好。
-END-





作者: Rache    时间: 2012-11-12 18:41
我很怀疑没有扛过枪的人是不是真的能理解死亡。不管怎么说,这本还好。因为‘情人’我读了好几次,却始终读不懂这个女人究竟想写什么。我觉得要是一个人能有饭吃并且不用为随时被枪打死而恐惧,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好值得呻吟的。如果她或他觉得‘生活’痛苦,实在可以去往那些‘战乱’之地实际地体验一番生与死:比如在埋着地雷的田地里走一走。

第一次离开家时我也带了满满四个行李箱的东西。十年之后只剩下证件以及银行卡被认为是必须品。
作者: killerOwO    时间: 2014-1-10 06:39
關於dream嘛?
寫的很詩意,但魄力比叫若
還有重點是回憶?
靈感?
作者: 171700827    时间: 2014-1-29 15:32
祝楼主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要迷失方向,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
作者: 海姬    时间: 2014-2-13 01:39
也一直藏在心里不敢说出来说不如当一个专栏作家或者作业。
每每都羡慕那些几乎同龄的作家出版一本本小说。
不要说父母的态度了,自己的态度就把自己给饿死了。怕没有故事可写了,怕没有文笔可用了,怕没有自己的风格了。
总之就是被自己吓怕了。
不如随意写写不把它当作职业的话。

anyway我也好想知道那些作家是怎么一直有故事和体会的。。。还有写词人。。。
作者: .孤.    时间: 2014-4-26 14:01
海姬 发表于 2014-2-13 01:39
也一直藏在心里不敢说出来说不如当一个专栏作家或者作业。
每每都羡慕那些几乎同龄的作家出版一本本小说。
...

找不到靈感,不是缺乏生活經驗,而是很少傾聽最真實的自己,
很少去觀察與感動




欢迎光临 名侦探柯南事务所 (https://bbs.aptx.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