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奈依 发表于 2005-9-12 13:58:44

回复: [日语之星评选][第9期][相扑]

棒球英豪~~~怀念啊~~~我喜欢达也,恩~~

可奈依 发表于 2005-9-12 14:02:41

回复: [日语之星评选][第9期][相扑]

可怜的和也,貌似在我记忆中和也和小南在一起吧~~~
不过里面的棒球比赛的清洁很吸引人呐~~
再次为车祸丧生的和也默哀~~

jinjin 发表于 2005-9-12 14:05:12

回复: [日语之星评选][第9期][相扑]

其实要不是和也挂了,达也也不会变成男子汉……
当时看了开始就知道和也肯定要挂

太完美的人在安达这种有点写实风格的漫画里肯定要灭的


不过看到后面也有点觉得达也可怜,

躲在光亮弟弟的阴影里,

特别是后面,

进军甲子园那场比赛,

达也投球的时候竟然看到了和也的影子,

看来最后也么能摆脱和也啊-_-

可奈依 发表于 2005-9-12 14:09:07

回复: [日语之星评选][第9期][相扑]

叉烧包+跑题~~
同志们呐~~~

jinjin 发表于 2005-9-12 14:09:08

回复: [日语之星评选][第9期][相扑]

忍术的发源
忍术的理论基础是由中国传来日本的孙子兵法而来,之後再加上修练道, 以及在山中的伏击技巧发展而成.在平安时代时,由於武士阶级兴起,在山 中伏击的兵法就由武士去发展.在源平时代,学会在山中伏击的源义经成功 的使用了山中伏击的技巧,完成了攻击面战法的理论.在南北朝时代,楠木正成 发展出防御面的兵法,在此同时,忍术跟武术才分开成不同的系统.
忍术的流派
在战国时代,忍术开始有长足的进步,因为这个时代非常需要忍术,武术和兵法. 但是和兵法,武术不同的是,忍术有他的独特性.忍术发达的地区有以下几处 忍术的流派也就是用以下的地名当作流派的名称:
武藏,甲斐,越後,信浓,等四州
伊贺,甲贺,纪伊,等叁州
其中後叁州的忍术在日本是最为发达的.
忍术教科书"万川集海"
原本在大和民族东征之前,伊贺跟甲贺两地是不分的,这里都被称作IGA. 後来因为在室町与战国时代,这两百年间地名分开,所以流派也慢慢分开啦. 不过虽然流派分开,可是忍者修练的经典却是同一本书,这本书我们叫做 "万川集海".这本书有着教导忍者如何施行忍术的一切理论基础与技能.
(注:"战国美少女~斩断云空",还有"忍者乱太郎"中提到的忍者教科书就 是这本啦.)
为何伊贺与甲贺的忍术如此发达呢?
伊贺与甲贺离京都跟名古屋算是很近,而且位在重山险阻围绕的封闭小盆地里, 自成一个小天地.可是在战略上的位置却是十分的重要.因为靠近日本的中央 近畿地带,所以受到京都的文化影响蛮深的.神社,寺院,庄园都很多.在後来 庄园制度崩坏的时候,土豪们就一个个崛起.在战国时代,这麽小的土地居然有 60个土豪,但是因为土地都很小,所以大家都想夺取对方的土地,於是每家人家 大概都会养个30-40个兵,以便对付"敌国"(这非常类似台湾当年开垦土地时代, 闽南人各村庄之间的为土地而械斗的情形,也有些类似闽客互斗).这里的竞争 是超乎外人想像的激烈,土豪们互相结盟,互相探查敌情,也互相屠戮,被打击的 土豪一但垮了,就很难再爬起,也难怪这种有山地,征战又激烈的地方,会成为 忍术发展的大本营.时间久了,各土豪之间就慢慢发展出一种平衡,然後忍术也 开始冠於全国.
忍术的理论由来
忍者的出身多半来自农民,而不是出身高贵的武士. 忍术的山中伏击技巧、来自住在大和、吉野、鞍马、根来、伊贺的山地战经验。 京都则是忍术中使用的法术(阴阳道)发祥地、因为不远处有比??、高野等佛教 密宗的本山。 忍术的武芸面来自柳生流剑派、宝藏院流枪术。
中国,韩国的移民与忍者
因为大和朝廷非常欢迎外地拥有技术的人来日本定居.所以中国跟朝鲜就有大量 的人过来.例如制造陶器,盔甲,服装的师傅,有很多人就是由中国与朝鲜搬到日本 这些人通常都定居京都,然後也有些人就搬到附近的伊贺或甲贺去工作. 此外,这里的异民族和归化人(外地人落籍日本,变成日本人,改姓日本姓氏)很多. 例如德川幕府初期,因为服部半藏跟随家康工作,就有许多伊贺,甲贺的人跟着服部 搬到江户去住.笄町,就是伊贺,甲贺町的转化.在那里还留有半藏门(服部半藏住过 的老房子)的地名.据说服部半藏就是转化人.他的家族本是中国人,姓秦,後来 因为定居日本,为了跟当地合而为一,就改了个日本姓,改姓服部,从此服部一家就 此诞生.
外地工艺师傅的影响
此外,外地人传入的科技,例如火药在此生根,所以这里是日本很早就 有的火药制造地.其他的工艺人也在此生根,例如制造工艺品的 师傅,耍玩偶的师傅....各种艺人都来啦...因此造成伊贺,甲贺地区 有许多这样的人,造成日後忍者可以以许多民间卖艺工艺身份的技能 去从事谍报工作.可是在当时的社会,这种人的身分并不高尚(在他们 的故乡中国与朝鲜,这些人的身分也不高,商人是士农工商四民之末 ,当然日本也分士农工商阶级,可是士指的是士大夫,也就是武士).
最爱用忍者的武将--武田信玄
因为信玄非常讨厌自己国家的秘密被他人知道,所以喜欢训练忍者. 他最爱驱使自己培养的忍者(他叫他们为"乱波"),还有"叁者"(这也 是武田家叫忍者的一种称呼)."乱波"的由来是来自於甲,信,越叁地 的流浪无业游民,或是强盗集团把他们组织化,教以山地战还有其他 的战斗技巧,於是这样就成为忍者啦.此外,"叁者"是"间见","见方", 还有"目付"的总称,这些人是斥候和间谍的专家.信玄派富田乡左卫 门去统驭"叁者"这些忍者.
羽柴秀吉与蜂须贺小六
大家都知道,羽柴秀吉在无路可走时,曾经投靠蜂须贺小六,在他家里吃白饭. 蜂须贺小六是在美浓地区活跃的"夜盗"(强盗,好听一点叫做野武士,没有找到 雇用他们的主子的军队,难听一点就说是趁着夜色出没抢钱的山大王).反正 干强盗集团的人通常不穷,所以也就可以好客让一些没饭吃的人投靠他,到他 家吃饭.後来这些人因为帮助秀吉??了墨股城,所以化为官军,总算洗脱强盗 污名,可是由於信长非常讨厌军纪差的烂军队,所以蜂须贺小六从此跟他的强 盗集团再也不干杀人越货的事情,可是他们在强盗时期所训练出来的一身偷 鸡摸狗好本领却成为当忍者的好条件,於是那些人就转为当成羽柴秀吉军队 的忍者.而且在各大战役都有杰出的表现.


擦边球下……也可以算运动~~~

可奈依 发表于 2005-9-12 14:10:23

回复: [日语之星评选][第9期][相扑]

忍术......最不切实际的一种武术~~
我们人类只要学学体术就好了,那也够我们受的了~~~
<火影忍者>啊..........

jinjin 发表于 2005-9-12 14:11:05

回复: [日语之星评选][第9期][相扑]

http://www.ff.iij4u.or.jp/~ninja/gakuen01.jpg


练习中……

可奈依 发表于 2005-9-12 14:12:59

回复: [日语之星评选][第9期][相扑]

我也要学忍术啊啊啊啊啊~~~~~
忍术就是练习使用暗器,然后训练体能(跑跳蹦之类的)然后去做间谍么~~= =
貌似现在见不到这样的忍者了...........

jinjin 发表于 2005-9-12 14:15:44

回复: [日语之星评选][第9期][相扑]

首先做忍者必须要有强大而集中的精神力,还要有为任务而死的觉悟-V-
体力是基础吧
……

偶觉得只有日本人才能练习

jinjin 发表于 2005-9-12 14:19:19

回复: [日语之星评选][第9期][相扑]

应该是只有日本漫画里的人才能练习-V-
漫画毕竟把他们有些神话了……

就像外国人一度以为中国人都会轻功一样= =

jinjin 发表于 2005-9-12 14:20:02

回复: [日语之星评选][第9期][相扑]

忍者的教科书——《万川海集》。
伊贺跟甲贺对忍者事业的最大贡献就是对忍术的理论基础和技能作出了系统化,编出了一本忍者的修炼宝典——《万川海集》。虽然流派不同,忍者们修练的经典都是《万川集海》这本书,这本书的内容就是教导忍者如何施行忍术的一切理论基础与技能指导。在德川家族第四代将军德川家纲时代的延宝4年(1676年),甲贺的隐士藤林保武结合中国和日本历代名将的思想与武学精华,参照《六韬》和《孙子兵法》的内容写成了集忍道、忍术、忍器于一体的忍者究极修行指南。并参照中国古籍《文选•左思•吴都赋》中的“百川派别,归海而汇”思想,将书命名为《万川集海》。正如书名所示,《万川集海》就是海纳百川取各流派精髓的意思。《万川集海》由正心、将知、阴忍、阳忍、天时、忍器六部分组成。此书成为了后来忍者修行的必读教材。《六韬》和《孙子兵法》是对《万川集海》及忍术整体发展影响较深的两部古代著作,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些中国古代的军事武学思想为以后日本忍术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充实的理论基础,这是忍术最早的确源于中国的明证,可以说《万川集海》是日本人学习中国古代军事精华和密术玄学修炼之道后的概括总结
首先介绍一下《万川集海》的结构。大体上来说,由以下的六个部分组成:“正心”、“将知”、“阳忍”、“阴忍”、“天时”、“忍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部分的内容:
1.忍术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忍者的精神纲领。
  “正心”表述了忍术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忍者的精神纲领,强调了“正心”是第一位。
2.忍术的方法论。
  “将知”也就是关于在与敌对阵时如何使用忍者的方法论。
3.阳忍。
  “阳忍”是从谋策、计略以及思考方式上所包含的忍术精义。
4.阴忍。
  “阴忍”是指如何使用避人耳目的藏身方法,以达到乘敌之隙的目的。
5.忍术和天文、气象。
  “天时”是忍术与天文、气象相关的知识。
6.忍术的道具。
  “忍器”是对忍者使用道具的说明。计有登器、水器、开器、火器。
“万川集海”的目次如下:
卷一   目录问答
卷二   正心 一(上)
卷三   正心 二(下)
卷四   将知 一 忍法之事
卷五   将知 二 期约之事
卷六   将知 四 不入忍法之事
卷七   将知 五 忍法之事
卷八   阳忍 上 远入之事
卷九   阳忍 中 近入之事
卷十   阳忍 下 目付事
卷十一  阴忍 一 城营忍上
卷十二  阴忍 二 城营忍下
卷十三  阴忍 三 家忍之事
卷十四  阴忍 四 开户之事
卷十五  阴忍 五 忍夜讨
卷十六  天事 上 遁甲日时之事
卷十七  天事 下 天文之事
卷十八  忍器 一 登器
卷十九  忍器 二 水器之事
卷二十  忍器 三 开器
卷二十一 忍器 四 火器
卷二十二 忍器 五 火器

可奈依 发表于 2005-9-12 14:23:52

回复: [日语之星评选][第9期][相扑]

后宫术啊啊啊~~~被抽飞~~~
貌似棒球没什么好说滴了,杰洛士先生你转了那么多让我们说什么捏~~~

jinjin 发表于 2005-9-12 14:26:21

回复: [日语之星评选][第9期][相扑]

老婆我刚转过-V-
……

我看了半天只看到你转了一堆棒球……

棒球都延伸过漫画了

说不下去了……

jinjin 发表于 2005-9-12 14:28:28

回复: [日语之星评选][第9期][相扑]

棒球联赛在日本热度:★★★★★    棒球运动在日本已经开展了近百年,是日本国民第一运动。日本的三大体育报纸,34版中前8——10版上全是前一天棒球比赛的消息。日本棒球球迷人数众多,据说在日本有“不懂棒球就不懂日本社会”之说。    联赛简况:日本的职业棒球是由东京棒球俱乐部(现“巨人队”)于1934年开始的。巨人队的优势保持到1973年。除狮队赢得1982-92年度八次日本联赛冠军外,没有其他队独领冠军。日本职业棒球拥有12支球队,分成中央联盟和太平洋联盟两个联盟。中央联盟的地位较高,比较传统,而太平洋联盟则更灵活一些,比较节奏更快。每年各联盟的胜者进行决赛。日本最大的棒球市场在东部,光东京一地即拥有巨人队、勇士队、燕队、狮队、舰队和海湾星队等6支队伍。    联赛经营:日本棒球队的老板个个财大气粗,善于经营。日本职棒采取“独断经营”方式,各球队老板利用联赛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涉及棒球球的“衣、食、住、行、看、玩”等领域,使棒球迷们无可选择地成为其“产品”的消费者。这种垄断方式带来的效益非常可观,有报道说,如果巨人队获得联赛冠军,它将给日本社会带来赶1500亿日元的经济效益。

可奈依 发表于 2005-9-12 14:31:29

回复: [日语之星评选][第9期][相扑]

转那么多干吗捏,不是说主要是讨论么~~~= =

可奈依 发表于 2005-9-12 14:34:45

回复: [日语之星评选][第9期][相扑]

甲子园貌似是是培养高手的地方~~~

jinjin 发表于 2005-9-12 14:38:23

回复: [日语之星评选][第9期][相扑]

你们几只对棒球都不了解,转点让你们了解下咯
实话说

你转得太多

我都晕了%&010

可奈依 发表于 2005-9-12 14:39:44

回复: [日语之星评选][第9期][相扑]

同小jin~~~晕了~~= =

可奈依 发表于 2005-9-12 14:40:22

回复: [日语之星评选][第9期][相扑]

棒球运动简介
棒球是以9人为一方,在室外场地使用球棒和球进行的一项球类运动。这既是业余竞技运动也是一项职业运动项目,比赛的目标是赢得比对方更多的分。当一名运动员跑完全部垒位,并未被判出局即得一分。棒球场分为内场和外场,正方形的内场的4个角上各有一个垒位,内场也叫“方块”。内场是由界内地区临界外场的两个边和界外地区另外两个边围 。
  棒球的球棒是坚硬,光滑的木制棒,一般为3英尺6英寸长(1.668米)。圆球的表层是用马皮包裹的。棒球被当作是美国的国球(全国性娱乐)。国际棒球联合会是业余棒球运动的世界管理机构。棒球将列入1996年下届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棒球要求(运动员)具有速度和力量,平衡与协调,柔韧与灵活等项素质。作为一名队员与全队的配合能力是重要的,个人技术如击球,投球和防守也是重要的。
棒球常规知识
1)世界性业余棒球运动管理机构的名称:
国际检联是世界业余棒球管理机构。IBA是国际棒球联合会的简称。
2)棒球比赛中的裁判:
裁判人员包括一名主裁判(司球裁判员)三名司垒裁判员和若干名记分员。司球裁判员负责使用规定手势同时喊出“球”或“击”。司垒裁判员判定安全和出局。
3)棒球队的组成:
一个棒球队由9名队员组成。实际上一个队可以有20名队员,但只能有9名队员上场。(替补队员没数量限制。但是替补队员不能第二次上场比赛)
4)棒球场地的规格:
简要地说,球场分为内场和外场。内场为正方形。四个角上名有一个垒位,内场也叫“方块”。内场是由界内地区与界外场临界的两个过和界旬地区另外两个边围绕而成。或译为:[内场呈正方形,其中两个边紧接外场院(属界内地区),另两个边紧接界外地区。]
5)击球员击出什么样的球叫本垒打:
击球员能打出跑完各垒回到本垒的球叫本垒打。多数本垒打球都从界内外场地区飞出围栏。
6)棒球运动员的个人基本技术:
个人的基本技术包括:击、投、守、准确传球、跑垒和偷垒。
7)投手如何投球:
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握球方法投出,如曲线球、滑球、指节球和快速球等。
8)成功击球的要领:
最重要性是击球的站立姿势,向后引棒,伸踏,挥棒,中球和后继动作。
9)棒球比赛有哪些防守位置: 棒球防守位置有投手,接手,一垒手,二垒手,三垒手,游击手,左外场员,中外场员,右外场员。

转得少一点才有耐心看呀~~~

可奈依 发表于 2005-9-12 14:43:50

回复: [日语之星评选][第9期][相扑]

专业术语的解释~~~真的好晕,佩服那些裁判们和懂棒球的同志们~~


二.○一:判定(Adjudged)

裁判员根据判断所作出的决定。

注:本判定没有抗议的余地,但裁判员运用规则错误时不在此限。

二.○二:申诉(Appeal)

守队队员对攻队队员的犯规行为要求裁判员判以出局的行为叫“申诉”。

二.○三:投手犯规(Balk)

垒上有跑垒员时,投手的不合法行为叫“投手犯规”。这时判跑垒员安全进一个垒(但不判击球员一“球”)。

二.○四:坏球(Ball)

投手合法投出的没有直接通过“好球区”而击球员又未挥击的投手投球叫“坏球”。

注:如果落地后进入“好球区”的“坏球”打中击球员则判为“投球中身”,击球员安全进到一垒。如果二击后击球员挥击这种球未中,即使被接手接住,仍判作接手漏接,按规则六.○五(B)和六.○九(B)处理。如果击球员把这种落地球击出,则同于把未落地

的球击出,继续比赛。

二.○五:垒位(Base)

跑垒员为得分而必须按顺序踏触的、位于内场四角的四个位置叫“垒位”。垒位通常放置帆布垒包或塑料胶板作为标志。

二.○六:跑垒指导员(Base Coach)

穿着与队员同样的运动服装,站在一、三垒外跑垒指导员区内指导击球员击球和跑垒员跑垒的同队成员叫“跑垒指导员”。

二.○七:四坏球上垒(Base on Balls)

击球员击球时得四个“球”而安全进到一垒的判定叫“四坏球上垒”。

二.○八:击球员(Batter)

在击球员区内击球的攻队队员叫“击球员”。

二.○九:击跑员(Batter Runner)

完成击球任务后向一垒跑进的攻队队员叫“击跑员”。

二.一○:击球员区(Batter's Box)

击球员击球时站立的区域叫“击球员区”。

二.一一:投接手组(Battery)

投手和接手二人组成的小组叫“投接手组”。

二.一二:队员席(Bench or Dugout)

为上场队员、替补队员和其他穿着运动服装的本队成员准备的座位叫“队员席”。

二.一三:触击球(Bunt)

不挥动球棒但有意等球碰棒或使棒轻触来球,使球缓慢地滚入内场的击球叫“触击球”。

二.一四:中止比赛(Called Game)

不论任何理由而由主裁判员宣布中止的比赛叫“中止比赛”。

二.一五:接住(Catch)

守场员没有用他的帽子、护具、口袋或运动服装的任何部分来接球,而是在球落地前牢固地把球握在手套或手中的防守行为叫“接住”。但如果在他接球同时或接球后立即和队员或挡墙相撞摔倒以致将球失落时不算“接住”。如果守场员触及的腾空球又触及攻队队员

或裁判员时,即使被其他守场员接住也不算“接住”。如果守场员把球接住后在传球时失手将球失落,仍可判“接住”。在这种情况下,对“接住”的有效性应按守场员有足够的时间把球握住从而证明已把球控制住,同时传球又是自觉和有意等来确定。

注:1.接球时即使接球不稳,球在手套上弹跳,但只要最后在落地前接牢或由其他守场员接牢都算“接住”。

2.跑垒员在第一个守场员一接触腾空球时即可离垒。

3.守场员可跨越围墙、篱笆、栏杆、围绳或其他野传球线去接球。他可以跳上位于界外的栏杆、帐篷接球,他可以冒险这样做。守场员跨越围墙、篱笆、栏杆、围绳乃至进入看台接球时,不得加以妨碍,但如发生妨碍行为,不作妨碍判处。

4.守场员跑到队员席边缘接球时,如倒地前被队员(不论哪方队员)扶持而把球牢牢接住,判“接住”。

二.一六:接手(Catcher)

位于本垒后面的守场员叫“接手”。

二.一七:接手区(Catcher's Box)

投手企图投故意四球时,接手在投手投球出手前必须站立的区域叫“接手区”。

二.一八:教练员(Coach)

由主教练指定在场上执行主教练所赋予的任务并穿着本队比赛服执行任务的本队队员叫“教练员”。他并不限于担任“跑垒指导员”。

二.一九:死球(Dead Ball)

根据规则暂停比赛的击球、传接球或投球叫“死球”。这种暂停比赛的局面叫“死球局面”。

二.二○:守队或守队队员(Defense of Defensive)

在场上进行防守活动的队或任何守场员叫“守队或守队队员”。

二.二一:连赛两场(Double Header)

按赛程一日内连续参加两场比赛叫“连赛两场”。

二.二二:双杀(Double Play)

守场员无失误而使攻队两名队员连续出局的防守行为叫“双杀”。有两种“双杀”。

(A)双封杀:(Force Double Play)

两个封杀造成的双杀叫“双封杀”。

(B)封触双杀:(Reverse Force Double Play)

先用封杀,再用触杀造成的双杀叫“封触双杀”。

注:封触双杀的例子:一垒有跑垒员,一人出局,击球员击出地滚球到一垒手。一垒手接球触踏一垒(一个封杀出局)后传给二垒手或游击手,使一垒跑垒员在二垒被触杀出局(触杀成双杀)。

另一例子是:满垒,无人出局,击球员击出地滚球到三垒手,三垒手接球触踏三垒(一个封杀出局)传给接手触杀三垒跑垒员成双杀。


二.二三:界内球(Fair Ball)(图5)

合法击出的球如遇下列任一情况时均为“界内球”:

(A)停止在本垒至一垒或本垒至三垒之间界内地区时;

(B)击球在界内地区触地后越过一、三垒垒位后从垒位后面的界内地区滚出外场时;

(C)触及一垒、二垒或三垒垒包时;

(D)先落在一、二垒及二、三垒的垒线上或该线外的界内地区时;

(E)在界内触及裁判员、比赛队队员身体时;

(F)从界内地区上空直接越出本垒打线时。

注:1.在边线上包括边线标杆接球时,应按守场员手套触球时与地面的垂直线判定。在边线内(包括在边线上)为界内球。不应以守场员触球时是站在界内或界外地区来判定。

2.腾空球落在内场后,如在一、三垒前没有触及任一比赛队队员或裁判员而弹出界外地区时判“界外球”。如停留在界外地区或界外地区被队员触及时亦判“界外球”。但是腾空球落在一、三垒上或落在一、三垒后面的外场界内地区然后弹出界外地区时判“界内球”。

3.击球员区在界内地区的小三角为界内地区,如果击出的球停止在小三角内为界内球。击球员在所站立的击球员区内无意触及该球为界外球,如有意碰触判击球员出局。如果击球员碰触了另一个击球员区小三角内的球,不管有意无意均判击球员出局。

二.二四:界内地区(Fair Territory)

从本垒经一、三垒边线其延长线直到挡墙或围网(包括垂直面的空间)以内的区域叫“界内地区”。

二.二五:守场员(Fielder)

进行防守的任一队员叫“守场员”。

二.二六:守场员选杀(Fielder's Choice)

守场员在处理界内地滚球时不传杀击跑员而传杀前位跑垒员出局的防守行为叫“守场员选杀”。

守场员选杀也适用于记录员记录:

(A)击跑员由于守场员处理击出的安打球时选杀前位跑垒员而多进一个垒或一个以上的垒。

(B)跑垒员由于守场员传杀其他跑垒员而取得的进垒(偷垒或守场员失误的进垒除外)。

(C)跑垒员由于守场员的疏忽的进垒(如无防守偷垒)。

二.二七:腾空球(Fly Ball)

击向空中的高飞球叫“腾空球”。

二.二八:封杀(Force Play)

守场员对击跑员进行传杀或对由于击跑员上垒而被迫进垒的跑垒员进行传杀的防守行为叫“封杀”。这种攻守局面叫“封杀局面”。

注:比赛中的封杀局面常会改变。记住这点就不会在处理封杀局面时导致混乱。例如:

1.一垒有跑垒员,一人出局,击球员击出一迅猛的地滚球到一垒手。一垒手接住后立即触一垒使击跑员出局。这时封杀局面就不再存在。守场员对进入二垒的跑垒员必须触杀。如果当时二垒或三垒有跑垒员而任一跑垒员在进入二垒的跑垒员被触杀出局以前已进入本垒得分,则得分有效。如果一垒手接球后不是先踏一垒而是传球到二垒,则是两个封杀,二垒或三垒跑垒员的得分就无效。

2.一人出局,一、三垒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腾空球被接住,成二人出局,三垒跑垒员在接杀后离垒跑进本垒得分。但一垒跑垒员离垒过早,球先传到一垒被申诉判三人出局。这时如果裁判员判定三垒跑垒员进入本垒在先,传杀申诉在后,则得分有效。

二.二九:弃权比赛(Forfeited Game)

由于一方违反规则,裁判员宣布另一方以9:0获胜而结束的比赛叫“弃权比赛”。


二.三○:界外球(Foul Ball)

合法击出的球如遇下列任一情况时为“界外球”。

(1)停止在本垒到一垒或本垒到三垒之间的界外地区时;

(2)地滚球在经过一、三垒垒位时,从垒位外侧界外地区滚入外场或继续滚出界外地区时;

(3)腾空球在第一个落点在一、三垒垒位后界外地区时;

(4)在界外触及裁判员、比赛队队员的身体或其他障碍物时;

注:1.击出的球在没有触及守场员前击中投手板然后反弹到本垒到一垒或到三垒之间反弹出界外地区时判“界外球”。

2.击球员击出球之后在尚未离开击球员区时,再次被击出的球无意碰触身体或球棒时为“界外球”。

二.三一:界外地区(Foul Territory)

从本垒经过一、三垒边线及其延长线直到挡墙或围网(包括垂直的空间)以外的区域叫“界外地区”。

二.三二:擦棒球(Foul Tip)

碰触球棒后迅猛而直接地到达接手手中并被接住的击球叫“擦棒球”。没有接住就不是“擦棒球”。每一擦棒球均判一“击”,继续比赛。擦棒的击球如先触及接手的手或手套再触身体并在落地前接牢时,为直接接住,判擦棒球。但先触及接手的手或手套以外的东西,如身体、护具等不判直接接住。

二.三三:地滚球(Ground Ball)

在地面滚动或弹跳的击球叫“地滚球”。

二.三四:主队或后攻队(Home Team)

某队在本队球场或本地球场进行比赛时,该队即为“主队”,按惯例先守又叫“后攻队”。如在第三者的球场进行比赛时,则先攻队按事先排定的赛程或比赛开始前用抽签法或抛钱币确定。

二.三五:不合法(Illegal Or Illegally)

与本规则的规定相违背叫“不合法”。

二.三六:不合法投球(Illegal Pitch)

投手违反下列任一规则的投球均判“不合法投球”:


投手的轴心脚没有踏投手板而向击球员投球;


急速向没有准备好的击球员投球。

“不合法投球”判击球员一“球”。垒上有跑垒员时的“不合法投球”判“投手犯规”,垒上跑垒员安全进一个垒,但不判击球员一“球”。

二.三七:内场手(Infielder)

在内场各位置进行防守的队员叫“内场手”。

二.三八:内场腾空球(Infield Fly)

在两人出局前,一、二垒或一、二、三垒都有跑垒员时,击球员合法击出落在内场或内场附近并为守场员(包括外场手)轻易接住的界内腾空球(平直球和用触及法击出的腾空球除外)叫“内场腾空球”。这时判击球员出局,继续比赛。

在上述局面下,如果击出的球明显是“内场腾空球”,裁判员为了保护跑垒员应立即宣布:“内场腾空球,击球员出局!”如果击出的球接近边线,一时难以决定是界内球或界外球时,裁判员应立即宣布:“如果是界内,内场腾空球!”或者只宣布“内场腾空球”同时将右臂向前上方伸出,作出延期宣判的手势,直至肯定是界内球时再宣布:“击球员出局!”。“内场腾空球”是继续比赛局面,跑垒员可以冒被杀出局的危险进垒,或者球被接住后返垒再进垒,如同对待一般的腾空球一样。如果击成界外球、则改按界外球处理。

同样两人出局前,一、二垒或一、二、三垒有跑垒员时,击出腾空球并未碰触守场员,落地后在一、三垒前弹出界外则应判“界外球”;如落在边线外又在一、三垒前弹入界内应判“内场腾空球,击球员出局!”。

注:1.裁判员在运用本规则时要掌握守场员能否通过正常的努力把击出的腾空球接住。裁判员不能根据击出的腾空球落在内场就判“内场腾空球”,落在内场附近的外场或草地线附近就不判“内场腾空球”。裁判员还要注意掌握的是:即使是外场手接球,只要击出的是内场及其附近的腾空球。而且外场手如同内场手那样容易把球接住时,就要判“内场腾空球”。

2.“内场腾空球”是裁判员的判断,不能申诉。

3.如果裁判员已宣判“内场腾空球”,即使守场员故意失接企图造成双杀,仍作为“内场腾空球”处理,继续比赛。

4.“内场腾空球”经裁判员宣判后生效。裁判员作“内场腾空球”的判断要迅速果断。

二.三九:飞行(In Flight)

指击出、传出或投出的球在触及守场员前还未触及地面或其他物体时的状态。

二.四○:出局危险(In Jeopardy)

指在继续比赛过程中攻方队员有可能被判出局危险的状态。

二.四一:局(Inning)

局是全场比赛的一部分。比赛双方分别因三人出局而交换攻守各一次为“一局”。一方一次进攻为半局。

注:先攻队进攻时为上半局,后攻队进攻时为下半局。

二.四二:妨碍行为(Interference)

凡影响比赛队员进行正常攻守活动的行为叫“妨碍行为”。

(A)攻队妨碍行为是指攻队队员对正在防守的守场员进行妨碍或干扰。如果裁判员宣布击球员、击跑员或跑垒员因妨碍行为而出局,则所有跑垒员都得回到裁判员认为在妨碍行为发生时他们合法占有的最后垒位,除非另有规定。

注:发生妨碍行为时如击跑员没有达到一垒,则所有跑垒员都要回到投手投球时原占垒位。但已判出局的跑垒员除外。

(B)守队妨碍行为是指守场员妨碍或干扰击球员击球。

(C)裁判员妨碍行为是指:1.阻碍或影响接手传杀偷垒的跑垒员;2.击出的界内球在穿过守场员前(投手除外)在界内碰触裁判员。

(D)观众妨碍行为是指在继续比赛时,观众走出看台或进入比赛场地而触及正在进行攻守的传球、击球或投球。

注:一旦发生妨碍行为并成立时即成死球局面。

二.四三:合法(Legal or Legally)

与本规则的规定相符合叫“合法”。

二.四四:平直球(Line Driver)

迅猛而直接飞向守场员而未触及地面的击球叫“平直球”。

二.四五:活球(Live Ball)

处于继续比赛过程中的球叫“活球”。

二.四六:主教练(Manager)

负责本队场上比赛事宜并代表本队同裁判员和对方队进行联系的本队成员叫主教练。队员经主教练指派也可临时代行主教练职责。

(A)各队应于比赛开始前30分钟将主教练姓名写在“上场队员名单”上交主裁判员;

(B)主教练对全队的行为、规则的遵守、服从裁判员判定等负责。

(C)如果主教练离开场地,应指定一个教练员或运动员作为他的替补者。因此替补者拥有作为主教练的职责、权力和义务。如果主教练离开场地时没有指派替补者,则由主裁判员代为指派。

二.四七:阻挡(Obstruction)

守场员没有持球,也不是在接球而阻碍跑垒员进垒的行为叫“阻挡”。

注:如果守场员正在接传来的球,而传来的球直接飞向该守场员以致必须在其所占的位置上接球时,应看作是“在进行接球”。这时守场员究竟是否“在进行接球”,完全取决于裁判的判断。在守场员准备接球而又漏接后发生阻碍跑垒员跑垒的行为时,就不再看作“在进行接球”而应判为“阻挡”。例如内场手扑地接球,但未接住,球滚至身后,如果他继续躺在地上因而延误了跑垒员的跑垒时就要判“阻挡”。

二.四八:攻队或攻队队员(Offense or Offensive)

轮及击球、跑垒的队叫“攻队”;进行击球或跑垒的任一队员叫“攻队队员”。

二.四九:正式记录员(Official Scorer)

由比赛主办单位指派担任比赛记录和技术统计工作的人员叫“正式记录员”。

二.五○:出局(Out)

攻队队员被取消击球、跑垒或得分的权利或者防守队为使本队改守为攻,使进攻队失去三次进攻条件之一叫“出局”。

二.五一:外场手(Outfielder)

在外场位置上进行防守的队员叫“外场手”。

二.五二:滑出垒位(Overslide of Oversliding)

攻队队员除从本垒进入一垒外,凡因滑垒过头致离开垒位的行为叫“滑出垒位”。

二.五三:处罚(Penalty)

对违规行为根据规则进行处理叫“处罚”。

二.五四:运动员或裁判员的“身体”(The Person of A Player or An Umpire)

指运动员或裁判员的身体、衣服及其用具的任何部分。

二.五五:投球(Pitch)

投手投给击球员的球叫“投球”。

注:“投球”不同于“传球”,详见“传球”条。

二.五六:投手(Pitcher)

向击球员投球的守队队员叫“投手”。

二.五七:投手的轴心脚(The Pitcher's Pivot Foot)

投手在投球时踏触投手板的脚叫“投手的轴心脚”。

二.五八:比赛开始或继续比赛(Play)

裁判员宣布开始进行比赛或遇死球局面时宣布恢复比赛的命令。

二.五九:提出抗议(Protest)

比赛队对裁判员执行规则上的错误,向裁判员提出改判要求的行为叫“提出抗议”。

二.六○:急投(Quick Return Pitch)

击球员尚未作好击球准备,投手突然急速向其投球企图使击球员失去平衡的行为叫“急投”。这是不合法投球。

二.六一:正式比赛(Regulation Game)

详见本规则四.一○和四.一一。

二.六二:再踏垒(Retouch)

跑垒员按规定再次返回原占垒位的行为叫“再踏垒”。

二.六三:得分(Run or Score)

攻队队员击球后跑垒并依次踏触一、二、三垒,最后安全踏触本

垒的进攻行为叫“得分”。

二.六四:夹杀(Run Down)

守场员对跑在两个垒位之间的跑垒员进行传杀的防守行为叫“夹杀”。

二.六五:跑垒员(Runner)

正在进行进垒、触垒或回垒的攻队队员叫“跑垒员”。

二.六六:牺牲打(Sacrifice)

击球员牺牲自己安全上垒的权利而使跑垒员进垒得分的击球叫“牺牲打”。牺牲打根据攻守局面和击球方法的不同分“腾空球牺牲打”和“触击球牺牲打”。

二.六七:安全(Safe)

裁判员对跑垒员合法取得欲占垒位的判定叫“安全”。

二.六八:侧身投球(Set Position)

投手以身体一侧对着击球员投球的姿势叫“侧身投球”。它是两种合法投球姿势的一种。

二.六九:抢分触击(Squeeze Play)

在三垒有跑垒员时,运用触击法使三垒跑垒员抢进本垒得分的一种进攻战术叫“抢分触击”。

二.七○:击(Strike)

投手的合法投球如符合下列任一情况时为“击”。

(A)击球员击球未中(包括触击);

(B)击球员未挥棒击球,但该投球的任何部分在飞行状态中通过了好球区的任何部分;

(C)两“击”前击成界外球;

(D)触击成界外球;

(E)击球未中而球触及身体;

(F)未落地而通过“好球区”的球触及击球员;

(G)“擦棒球”。

二.七一:好球区(Strike Zone)


在本垒板的垂直上空,高度在击球员肩部上沿与裤腰上沿之间的水平线,低限在双膝上沿之间的立体区域叫“好球区”。好球区按击球员准备迎击投球时所采取的站立姿势判定。(图4)

二.七二:改期续赛(Suspended Game)

裁判员因故宣布提前中止比赛并另行定期继续将其赛完的比赛叫“改期续赛”。

二.七三:触杀(Tag)

守场员用手或手套牢固地将球握住,同时以身体任一部分触垒或持球的手或手套碰触跑垒员的防守行为叫“触杀”。

二.七四:传球(Throw)

守场员用手或手臂把球送到既定目标的防守行为叫“传球”。“传球”与投手向击球员的“投球”应予区别。

二.七五:平局比赛(Tie Game)

裁判员宣布两队得分相等的有效比赛叫“平局比赛”。

二.七六:暂停(Time)

裁判员按规定暂时中断比赛时所宣布的口令。此时场上成死球局面。

二.七七:碰触(Touch)

触及场上队员或裁判员身体、衣服或其用具的任一部分叫“碰触”。

二.七八:三杀(Triple Play)

守队队员防守无失误而将攻队三名队员连续传杀出局的防守行为叫“三杀”。

二.七九:暴投(Wild Pitch)

偏离本垒板致接手无法经过正常努力接住的投球叫“暴投”。

二.八○:正面投球(Wind-up Position)

投手以身体正面对着击球员投球的姿势叫“正面投球”。它是两种合法投球姿势的一种。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日语之星评选][第9期][相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