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剧场版--推理vs大场面
7个剧场版--推理vs大场面纵观柯南的7个剧场版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主创人员费尽心力一路在推理与大场面间摇摇晃晃的寻找着一个平衡点。的确,作为《柯南》的电影版,推理是必不可少的,而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又必须要给观众一定的视听震撼。但要将相对冷静思辩的推理和轰轰烈烈的大场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却是不太容易的。
到目前为止在这两方面结合得最好的我认为其实是第一部:《引爆摩天楼》。虽然比照新的剧场版来看第一部的绘画还不成熟,但剧本真的非常好,节奏紧凑、高潮迭起。尽管兰在不断爆炸的大楼里拆弹的那一段才是本片的经典镜头,但我最欣赏的其实是柯南对环状线上的炸弹的推理,紧张的事件与缜密的推理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这段推理十分清晰且极具说服力,很是精彩。
《通往天国的倒计时》是第五部作品了,这也是一部推理与场面结合的比较好的作品,双塔楼里险象环生,视听很是享受,同时也并没有偏废推理。个人认为这是目前为止7个剧场版中综合水平最好的一部,无论是绘画、音乐、节奏、情节、人物、推理应该讲都是非常整齐的。当然它也不是完全没有毛病,黑衣人的出现很有点客串的味道,多少有点牵强。当然没了他们大场面就做不出来了,所以说是两难啊。
第三部《世纪末的魔术师》也是一部比较整齐的作品,基德在本片中功不可没,制造了几出极为经典、漂亮的场面,也正因为这样,有朋友会觉得后半段有点闷,开篇的浓墨重彩调高了观众口味,中间的推理自然显得有点平淡了,好在最后那个蛋的机关还是比较吸引人,这样首尾相应也就完整了。
《瞳孔中的暗杀者》是第四部,这可以讲是一部以感情见长的戏,也安排了推理和惊险追逃的场面,总体格局还是比较均衡的,但本剧的感情戏实在太经典,无论是推理还是大场面都被它盖过了。而且本剧的主要场景安排在游乐园,这里虽然有很多可资利用的便利设施,但游乐园本身的轻松、快乐、梦幻的氛围是很不利于惊险场面的营造的,因为一切看来都不太真实,游戏一样,观众的共鸣就打了折扣。而且这里的危险是个人的,也就没有大楼坍塌或地铁爆炸这种公众事件来得那么震撼了。
第二部《第14个目标》总的来讲也是推理、场面都做到了,但都不太出彩,这一部如果说有谁出彩了的话那就是小五郎了,哈哈,我还是很喜欢这个大叔的。
我认为五个剧场版做完主创人员应该说是有一个反思,想做一点创新的。如果一直局限在推理和大场面的框子了,那么第五部就是颠峰了,很难有所突破。最终他们选择了思想、文化作为突破口,这具体地就反映在了以后的《贝克街的亡灵》和《迷宫十字路》中。
《贝克街的亡灵》的立意是很高的,它似乎力图在探讨一些比较深层次的东西,但问题是如此沉重的思想却构筑在一个极其脆弱、虚幻而经不起推敲的故事构架上。本剧的第二个问题是犯了跨文化差异的大忌,故事场景被设置在100年前的伦敦,但那个伦敦太抽象太日本化了(除了雾蒙蒙的街道以外我根本看不出那是伦敦),显然主创没有很好地沉浸到英国的文化中去体会,同样的在对“开膛手杰克“的处理上也缺乏真正的人文关注和深层次内心描绘。其实跨文化的东西是最难做的,没有相当的力气最好不要去搬那块石头,会砸脚的。本剧中柯南基本没有做什么完整的推理,总的来讲这是次失败的尝试。
有了《贝克街的亡灵》的教训,《迷宫十字路》乖乖地把故事放回到了日本,并一头扎进了日本传统文化中。虽然秉承柯南带观众游日本的传统,不管是TV版还是电影版我们跟着柯南跑了日本的许多地方,但像这样浓重的日本风情我们在柯南中还是第一次遭遇。我对日本文化并不太了解,因而看着有点吃力。但必须承认无论是樱花飞舞的街道还是京都的儿歌、义经和弁庆的传说都是做得很入味的,我想如果是日本人看也许体悟会更深一点的。本片将视听享受融入传统文化中,应该讲是个不错的尝试。至于推理应该讲也比较完整,工藤和服部一文一武精诚合作还是有看头的。
明年四月第8个剧场版就要登场了吧,真的很期待。柯南这之前的7个剧场版的制作之路虽然走得也是一脚高一脚低,并不那么平坦,但可以看出主创人员一直都在努力尝试着做出一些不同的东西,所以我有理由相信下一部将会更加精彩。
PS:对柯南的剧场版不同的朋友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我在这里只是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也许对某几部我的批评是比较多一点,那也是爱之深、责之切吧。
回复:
剧场版推理都不这么样= =0回复:
对老江来说,好象柯南的推理都不怎么样吧?那张鬼牌搞清楚了没有?因为是主要复仇对象
回复:
恩,剧场剧情和感情的比较多....回复:
或许目前对剧情和感情的要求已经超过了推理回复:
也许只是因为会去影院欣赏剧场版的是情侣居多,而不会是侦探协会吧回复:
动画嘛,大家就不要太计较了我比较关注感情戏的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