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迷之家]明朝的官员工资好低
嗯,虽然不是历史迷之家的成员……不过感慨一下。从《大明会典》(卷39)上查到了这样一些数据(年薪):
超品:
公爵 依人而定,最高的魏国公5000石,最低的定国公2500石;其中1/3~60%不等为本色粮,其他为折钞
侯爵 以1000石为多,本色500+折钞500居多
伯爵 以1000=(300~500)+(700~500)为多
品级(职务例) 俸禄=本色+折色(单位:石)
正一品(三公) 1044=331.2+712.8
从一品(三孤) 888=284.4+603.6
正二品(部长) 732=237.6+494.4
从二品 576=190.8+385.2
正三品(副部长) 420=144+276
从三品 312=111.6+200.4
正四品 288=104.4+183.6
从四品 252=93.6+158.4
正五品(厅局级) 192=75.6+116.4
从五品 168=68.4+99.6
正六品 120=66+54
从六品 168=68.4+99.6
正七品(县处级) 90=54+36
从七品 84=51.6+32.4
正八品(县办公室主任) 78=49.2+28.8
从八品 72=46.8+25.2
正九品 66=44.4+21.6
从九品 60=42+18
以上,本色俸禄里每年实发米12石,其他的为折银(兑成等值银两发给)、折绢、折布、折钞(胡乱印刷的不值钱)等。
明朝每石为94.4kg,我们看看官员的生活状况。
以正二品的部长为例。
部长每年有732石米,亦即每月有61石米,合5758.4kg。假设全部实发(实际上少得多),那么按照现在的市价5元/kg左右,他的每月收入约为29000元。正七品的县令(处级)的话,则差不多是3500元。
数字不少。不过看看他要养活多少口人。
自己,老婆(1+x),儿子(一般来说,防止绝后,至少2个,2+y),女儿(应该差不多,2+y),轿夫(至少4个,可能8个),管家、厨子、书童(以上至少1个)使唤的下人丫鬟(n个),……
简单算算,20人应该是少不了的。——即使是县令也得养这个数量的人吧?
好吧,每人每月1000元,大家一起喝西北风好了。
明朝官员贪污成风,实在是一点都不奇怪。朱元璋定的好规矩,唉。
刚看完明朝那些事不久,明朝的税收抵,财政收入少得可怜,所以工资也低。。。。。。
如果不整点灰色收入,就得像海瑞那样穷死。。。。。。。。 他们那个时候的物价低啊。。。
明朝的赋税一直都是很低的。。。所以买东西神马的都还不算贵的说。。。 张居正到底是怎么活那么久的,八成有贪= = 古怪灰原 发表于 2011-10-2 19: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他们那个时候的物价低啊。。。
明朝的赋税一直都是很低的。。。所以买东西神马的都还不算贵的说。。。 ...
嘛,计算收入的标准算法就是米价嘛……银两折合成米然后再挪到今天再算回去
不过老实说,一个部长每月挣两三万(一个县长每月三千),养活自己应该是绰绰有余了,可是养不起老婆孩子和一大堆人啊……
茅台 发表于 2011-10-3 00: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嘛,计算收入的标准算法就是米价嘛……银两折合成米然后再挪到今天再算回去
不过老实说,一个部长每月挣 ...
= =封建社会真可怕 本帖最后由 慕容飞羽 于 2011-10-3 14:25 编辑
古怪灰原 发表于 2011-10-2 19: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他们那个时候的物价低啊。。。
明朝的赋税一直都是很低的。。。所以买东西神马的都还不算贵的说。。。 ...
明朝的官员俸禄可以说是历朝历代最低的。那些拿不到冰敬碳敬的清水衙门的确穷得养不活家人。
尤其是到嘉靖年间,本来就不多的俸禄,因为中央财政紧张,还拖欠,甚至不发。。。我记得曾经连续好几年京城官员都是发的半俸,就这半俸,还经常拖欠好几个月甚至半年。
说真的,那时候做官要是没有灰色收入,就真得喝西北风了。。。。
明朝最富的是东南那些世家。。。。还有后来的晋商基团。。。
俸禄因为是按米价折算成现在的钱,米价基本可以粗略反映物价水平。所以不用考虑那时的物价和现在物价相差多少。
另外由于这个俸禄是开国的时候定的,一般开国物价水平比较低,到后来物价水平翻了好几倍,加上明朝中晚期天灾人祸还是很多的,有好几年北方几乎绝产。我前段时间看过史料,明朝中晚期,个别京城的官员没有灰色收入的,只靠俸禄,只能吃咸菜,甚至要借钱买米,这还是家里一个下人都不养的情况下。
汉族的最后一个王朝。。。可惜最后 被异族。。 朱元璋毕竟还是小农出身,搞经济真的一点都不行,他定的经济政策几乎没一个是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
从地方财政自给自足大部分不上缴中央财政,到超低的商税(三十税一,历史上最低的商税,和上一条一起直接导致东南地方富裕但是中央没钱可用),以及最可恶的海禁(导致中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
PS:明朝中晚期的时候,南北经济差异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东南的财富占了全国的财富的80%以上。 慕容飞羽 发表于 2011-10-3 14: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朱元璋毕竟还是小农出身,搞经济真的一点都不行,他定的经济政策几乎没一个是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
从地 ...
尤其是纸币制度,没一点计划地滥发,导致最后像废纸一样。
如果纸币能保持一个稳定的价值到明末(这个有点难),也许不至于那么不堪。
还有宗室待遇,从成祖以后就开始当猪养,最后朝廷养不起,朝廷倒了也没人能撑架子……当然还有东林党胡搞,福王朱由崧该即位时因为几十年前闹过那么一场(争国本)所以居然提出穆宗系的朱常淓(“贤明”),导致后来冒出来三四个政权还互相打……哎明末就是一笔乱账,都不知道找谁算去。
茅台 发表于 2011-10-3 00: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嘛,计算收入的标准算法就是米价嘛……银两折合成米然后再挪到今天再算回去
不过老实说,一个部长每月挣 ...
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还是养的起的吧。。。话说。。明朝的赋税是真心低啊。。。 就因为朱元璋是农民出生。。。穷怕了。。
所以特别为农民着想啊。。 有句话说得好:明朝俸禄之低,可以让八成官员理直气壮高呼“我要贪污”。 yylxxch 发表于 2011-10-3 22: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句话说得好:明朝俸禄之低,可以让八成官员理直气壮高呼“我要贪污”。 ...
= =果然是理直气壮,元璋说扒了你的皮,抽了你的筋,做人皮稻草人,便宜实用 古怪灰原 发表于 2011-10-3 21: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就因为朱元璋是农民出生。。。穷怕了。。
所以特别为农民着想啊。。
不,明朝的税低,主要是低在商业税上。农业税虽然相较其它朝代要低,但是任然是所有税收中最高的。
主要是农本商末思想作祟,认为农业是本,是主要经济来源,商业是末,要抵制。
明朝的经济政策最终得益者是那些大家族的官商。
对于明朝还有点很深的感触就是清流误国。。。
明朝很多事都是坏在那些清流的手上的。他们站在道德制高点,靠毫无底线的攻击所有不同意见者来出名,完全不知变通,拉帮结派,朝争不断,夸夸空谈,完全不做实事,实际上一个个都是哗众取宠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一肚子的男盗女娼。
在我看来,这种清流还不如在道德上稍微有点瑕疵,甚至稍微有点贪腐,但是实实在在做实事的官员。而且在那种环境下,说实话,要做事,就一定要有点变通,要做道德圣贤就注定什么事都办不成。 明朝官员的工资低,不过朱元璋给自己的龙子龙孙的俸禄可不低。到明朝后期,光是这些个分封到全国去的饭桶就成为政府极大的财政负担。
官员工资低,自然有官员的解决办法。朱元璋以后,虽然俸禄没有大变动,官僚内部的成例便是“火耗”,比方说,某县长收税收了1000两,上缴700两,然后申报灾情得到300两,这样这个县一年便有了600两的结余。这些应该是官员内部的共识,只要合情合理,上级一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说,如果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在这种情况下混的下去吗?海瑞是好官,可是海瑞自己就算不想活,还要不要其他的官活了?如果海瑞得势了,大家还火耗不火耗了?不火耗太祖这不是要玩命吗。。(-18-) 古怪灰原 发表于 2011-10-3 21: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就因为朱元璋是农民出生。。。穷怕了。。
所以特别为农民着想啊。。
朱元璋规定农民可以穿锦,商人不可以。。。。。。。。。。。。。
但是农民穿不起(-32-)
Conanyang 发表于 2011-10-4 01: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明朝官员的工资低,不过朱元璋给自己的龙子龙孙的俸禄可不低。到明朝后期,光是这些个分封到全国去的饭桶就 ...
而且还规定后代不准干活。。。。。。。。。。。。真是猪一般啊。。。。。。。。 Conanyang 发表于 2011-10-4 01: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明朝官员的工资低,不过朱元璋给自己的龙子龙孙的俸禄可不低。到明朝后期,光是这些个分封到全国去的饭桶就 ...
只能说,幸好海瑞不是皇帝,否则真是跟太祖一样狠……全国的官都死定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