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到底怎么伤硬盘啦?
为什么我每次用BT的话人家就说我在折磨我的硬盘呀,我听之十分不爽~~为虾米呢~BT到底是怎么伤硬盘啦~能不能用简单的语言讲明白呢~
回复: BT到底怎么伤硬盘啦?
因为BT会比较频繁di读写磁盘,但是只要设置好缓存di话,可以减少磁盘写的次数~~~~~8过,真正因为用BT用坏硬盘di我到现在还没有听说过~~~^_^
回复: BT到底怎么伤硬盘啦?
好~好~好~~哈哈~~~~回复: BT到底怎么伤硬盘啦?
所谓BT下载伤硬盘的说法目前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诠释。回复: BT到底怎么伤硬盘啦?
毁硬盘,只不过短期内不容易察觉到而已。至少在你换下块硬盘之前不容易坏反复高速运作的硬盘读写头,不容易坏是不可能的
不过,用BT的硬盘不要认为是保险的,想要长时间保存的数据,最好放在没有用P2P软件的硬盘内
回复: BT到底怎么伤硬盘啦?
在BT软件中将缓存设置大一些可有效缓解硬盘的损害回复: BT到底怎么伤硬盘啦?
麻烦介绍一下方法撒回复: BT到底怎么伤硬盘啦?
用BitComet,里面就有设置,很方便~~~~回复: BT到底怎么伤硬盘啦?
楼上的能否介绍一下怎么个设置比较好我是512k的adsl
回复: BT到底怎么伤硬盘啦?
…………呃…………参考这里吧~~~~~
http://www.bitcomet.com/doc/faq-disk-zh.htm
基本上用默认di就OK啦~~~~
回复: BT到底怎么伤硬盘啦?
用硬盘就可能会有伤害。。且P2P软件已经改进了。。没想以前BT那么BT的坏盘。。。到是FLASHGET不设置的且下载速度快话。。硬盘伤害可能不小。。回复: BT到底怎么伤硬盘啦?
楼上的能否介绍一下怎么个设置比较好我是512k的adsl
512基本伤不了什么,不用设置也行
回复: BT到底怎么伤硬盘啦?
对硬盘的读写,就会对硬盘产生所谓的伤害。早期BT软件读写频繁,诸如每次断点续传前都要Hash一次,下载完每个块也要Hash一次,以保证数据的准确。这样于一般的软件相比,对硬盘的读写,也就是广义上的伤害,比一般软件要大。
所以,得出结论,BT伤硬盘。特别是网络带宽达到100M甚至1000M的时候。
现如今BT软件技术改进了,加上大缓存,提前预支空间,标记块等优化方法的应用,几乎谈不上什么伤硬盘了。
回复: BT到底怎么伤硬盘啦?
迷你讯雷 才最NB BT读写频繁所以说伤硬盘回复: BT到底怎么伤硬盘啦?
用BitComet,里面就有设置,很方便~~~~同意这个!看http://sinofool.blogchina.com/1980577.html,关于缓存的设置当然越大越好。
回复: BT到底怎么伤硬盘啦?
自从有人说BT精灵不坏硬盘后我就一直用BT精灵,每次下载我都把缓存弄到最小2MB,这样应该就等于不坏了吧……哈哈,而且这样速度都不掉的,只不过死机可能会难看点,不过我的死机纪录是1/1000,用BT精灵吧!而且BT精灵设置也方便,是SP2网速慢的还有破解布丁哩!就是一开始等一会速度就开始狂长,长满后不重起一下下好,最后也会慢一点,也就和电驴一样的哩,种子比电驴难连,但电驴会要排队的……回复: BT到底怎么伤硬盘啦?
迅雷是PSP点对点的,更伤硬盘......回复: BT到底怎么伤硬盘啦?
迅雷是PSP点对点的,更伤硬盘......朋友,迅雷应该是 P2SP(P2SP除了包含P2P以外,P2SP的“S”是指服务器。P2SP有效地把原本孤立的服务器和其镜像资源以及P2P资源整合到了一起。也就是说,在下载的稳定性和下载的速度上,都比传统的P2P或P2S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di,而不是PSP或P2P这么简单~~~~~%&078
回复: BT到底怎么伤硬盘啦?
自从有人说BT精灵不坏硬盘后我就一直用BT精灵,每次下载我都把缓存弄到最小2MB,这样应该就等于不坏了吧……哈哈,而且这样速度都不掉的,只不过死机可能会难看点,不过我的死机纪录是1/1000,用BT精灵吧!而且BT精灵设置也方便,是SP2网速慢的还有破解布丁哩!就是一开始等一会速度就开始狂长,长满后不重起一下下好,最后也会慢一点,也就和电驴一样的哩,种子比电驴难连,但电驴会要排队的……缓存要开大,而不是开小.
缓存的意思是放在内存里面.(内存也能放东西,不过方法特殊罢了).
不过这个问题讲好多遍了.
没什么讨论的意义了.
不过楼上的P2SP倒是不错.
我觉得P2P最后应该是P2SP和无种下载
回复: BT到底怎么伤硬盘啦?
毁硬盘,只不过短期内不容易察觉到而已。至少在你换下块硬盘之前不容易坏反复高速运作的硬盘读写头,不容易坏是不可能的
不过,用BT的硬盘不要认为是保险的,想要长时间保存的数据,最好放在没有用P2P软件的硬盘内
世界上没有保险的硬盘。
IDE的都不怎么样。
要保险做一个x块SCSI的RAID 1好了,也不是100%保险。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