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侦探柯南事务所

标题: [任我行] 之 拉丁美洲 [打印本页]

作者: 小江    时间: 2004-7-22 05:31
标题: [任我行] 之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国家包括:
      阿根廷,巴西,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
      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巴拉圭,
      秘鲁,乌拉圭,和 委内瑞拉。

这次只去:玻利维亚,智利,危地马拉,墨西哥,和 秘鲁

资料来源:http://maya.go2c.info/





    有人稱玻利維亞為「南美的西藏」,因它同樣是位於大片高原之上,地貌亦頗相似。事實上拉巴斯的海拔便較拉薩高出約二百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首都;拉巴斯機場的海拔更比拉薩貢嘎機場高出約八百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國際機場。



    玻利維亞自然風光多變:一望無際而平坦如鏡的鹽湖堪稱世上一絕,呈現多種顏色的高原湖泊讓人眼界大開;然而一條號稱世界上最危險的公路,卻把旅客從冷酷死寂的高地帶到生機盎然的亞馬遜熱帶雨林。

往 Yumani 山路沿途風光


    這南美最窮的國家有著豐富的歷史遺產:公元五至十世紀的蒂瓦納庫帝國 (Tiahuanaco/Tiwanaku) 遺下同名的古城遺跡。後來的印加人相信太陽誕生於的的喀喀湖 (Lago Titicaca),在湖中的太陽島上建起祭祀的廟宇。西班牙人發現玻利維亞豐富的礦藏後,在 Potos 建立了採礦基地,三百年前曾是南美最大的城市。今天的 Potos 已無復當年光輝,但不少貧苦礦工仍冒著危險和惡劣環境繼續採礦,成為另類遊客參觀項目。

高原飛鷹  


地理、位置:
    玻利維亞是個沒有海岸的內陸國,東面和北面是巴西的亞馬遜雨林,西面為秘魯和智利,南面跟阿根廷和巴拉圭接壤。國境大致西南高而東北低,高地為海拔四、五千米的貧瘠地區,低地為潮濕炎熱的熱帶雨林。玻利維亞不算太大,面積只有 1,098,580 平方公里。

首都:
    拉巴斯 (La Paz) (行政首都) / 蘇克雷 (Sucre) (立法首都)

氣候:
    高地屬高原氣候,日夜溫差很大,夏季 (11-3 月) 多雨清涼,冬季 (5-10 月) 雖寒冷乾旱,但常天朗氣清。雨林區則終年潮濕炎熱,冬季稍為少雨。綜觀冬季最宜旅遊。

貨幣:
    Boliviano (無正式中文名稱,或可稱玻幣),簡寫 B$,2004 年 4 月時 HK$1 約值 B$1.01。 [即時匯率]

語言:
    (拉丁美洲的) 西班牙語

宗教:
    大部分人信奉天主教

簽證:
    BNO 免簽證 (但留意玻利維亞並不在 BNO 免簽證國家名單內),香港特區護照要簽證。從陸路入境的或會遇到關員借故收取金錢。

La Paz
拉巴斯


位置:
    玻利維亞西部一個約 400 米深的盆地之中,城市依山坡而建,市中心海拔約 3,600 米。

歷史:
    西班牙人於 1548 年隨著淘金熱而建立起拉巴斯城,後來因它位處 Potos 和利馬之間的銀礦運輸線上而急速發展起來。

特點:
    玻利維亞行政首都兼最大城市。
    位於鍋底似的山谷之中。
    常會看到身穿傳統服裝的印第安女子穿梭於現代化建築之間。

拉巴斯簡介:
    拉巴斯的最繁華的大街沿鍋底似的山谷最低處走過,漫步其中可看到兩邊街道傾斜向上。跟香港富貴人家住半山的傳統相反,拉巴斯是貧民才住山上 (因為山上風大而寒冷),由於貧民愈來愈多,位於「鍋邊」之上的 El Alto 漸漸也變成一個城市,世界最高的國際機場 El Alto 機場位於其附近,往來市區需沿「鍋」而上或下,沿途可俯瞰拉巴斯市。

El Alto 機場一帶                     山坡上的貧民窟


    拉巴斯有數座大教堂,其中建於 1549 年的 Iglesia de San Francisco 正位於市中心的 San Francisco 廣場之旁,附近有很多旅館和遊客店舖。從教堂後方走上兩條街,是一個售賣各式草藥、民族物品及一些古怪靈異物品的街頭市場 Mercado de Hechiceria,例如在街上常見的駱馬胚胎,據說是當建新屋時埋在地下辟邪用。

Iglesia de San Francisco


大教堂前的小廣場和街道                   動物胚胎

大教堂附近


    拉巴斯有很多不同形式的博物館,較有名的要算國立考古博物館 (Museo Nacional de Arqueologia),館內展出蒂瓦納庫帝國 (Tiahuanaco/Tiwanaku) 的遺物,但陳設只屬一般。本來我對一間介紹可可葉的博物館 (Museo de la Coca) 也有興趣,可惜博物館正在裝修。

博物館展品


    拉巴斯街頭新舊建築物交雜,穿西裝的和穿印第安民族服裝的常會並排而行。而除了 San Francisco 教堂及廣場外,市內還有不少其他教堂和廣場,其中 Plaza Pedro D Murillo 及旁邊的大教堂可看看,晚霞時分尤其美麗。

七月十六街 (Avenue 16 de Julio)


市內的舊建築 (Museo de Arte Contemporaneo)         市內的新建築 (Avenue Mariscal Santa Cruz)


市中心大街上的雕像                    Bolivar 的雕像


Plaza Pedro D Murillo


國會大廈


    離開時,飛機先飛往東南部的 Santa Cruz 稍停,沿途可俯瞰安第斯山,飛返美國途中則經過巴西亞馬遜、哥倫比亞和加勒比海。

俯瞰安第斯山


飛離南美大陸


[/quote]Isla del Sol
"Island of the Sun"
太陽島


位置:
    位於玻利維亞境內的的喀喀湖中,離城鎮 Copacabana 約 12 公里。太陽島附近還有另一小島 Isla de la Luna (月亮島) 有印加遺跡。

遠眺月亮島


歷史:
    印加人相信太陽誕生於的的喀喀湖,湖的名稱源於太陽島上一塊名叫“Titi Khar'ka”的大石,解作「美洲虎之石」。印加人在島上遺下多座建築,其中以島西北的 Chincana 遺跡最大最完整,其他主要遺跡包括 Pilco Kaina (Pilcocaina)、Templo del Sol (太陽廟) 以及一些印加人的石梯和水道等。

從遺跡眺望的的喀喀湖                      Pilko Kaina


特點:
    號稱玻利維亞境內最大最完整的印加遺跡。
    沿明顯山路登山,欣賞的的喀喀湖的風光,感受太陽出生地的猛烈高原陽光。

太陽島簡介:  
    遊客多從太陽島附近的旅遊小鎮 Copacabana 乘船前往太陽島,可選擇半天的島南走馬看花遊,一天的太陽島南北遊,一天同遊太陽、月亮兩島,甚至在島上的留宿一、兩晚。我是選擇了一天太陽島南北遊的。

Cha'llapampa 的村莊和梯田


    船在南岸的 Yumani 卸下留宿的旅客後,便換上一小船繼續行程,往島北的村落 Cha'llapampa。登岸後可先到村內的小型博物館 (Museo de Oro 或 Museo Marka Pampa) 參觀;英文旅遊書把它形容成非去不可的,但我則不懂得欣賞,匆匆數分鐘便參觀完。之後繼續朝島西北的 Chincana 遺跡走去。

島北湖濱


    往 Chincana 的路要走約 45 分鐘,沿途風光不俗,還會經過一些印加遺跡如 Piedra Sagrada 和 Templo del Sol。

Chincana 遺跡


    Chincana 遺跡以石砌的 Palacio del Inca 為主要建築物。它跟馬丘比丘等大型遺跡自然無法相比,但它位於蔚藍、廣闊的湖畔山坡之上,景觀豁然開朗,另有一番吸引之處。

Chincana 遺跡


    從 Chincana 往 Yumani 的山路平坦好走,只是位處的海拔已達四千米,平平無奇的緩坡路也能令人走來氣喘,加上不知前路有多遠和會否難走,又要趕及下午的回程船,我走初段上坡路時也感頗辛苦。不過沿路風光明媚,絕對值得走。


往 Yumani 山路沿途風光             往 Yumani 的山路


    Yumani 碼頭外有些印加的石梯和水利工程,跟秘魯 Ollantaytambo 的有些相似。回程船會稍停島南的另一印加小遺蹟 Pilko Kaina。

Yumani                          Yumani 高處的露天餐廳  
[/quote]

Copacabana
科巴卡巴那


位置:
    玻利維亞境內的的喀喀湖 (Lago Titicaca) 畔,鄰近跟秘魯接壤的邊境。

不設防的邊境


歷史:
    在印加年代,Copacabana 是前往太陽島 (Isla del Sol) 朝聖者的中途站。及至西班牙殖民地年代的 1583 年,一尊「黑聖女」像 (La Virgen Morea del Lago 或 Virgen de Candelaria) 被豎立,據說自此便多次顯靈,Copacabana 因此亦成為聖地。1605 年,當地人開始建築一座大教堂,工程直至 1820 年才完成。今天,Copacabana 仍是一處宗教聖地,玻利維亞、秘魯甚至其他國家的虔誠信眾仍繼續到 Copacabana 朝聖。  

Copacabana 的沙灘                 


特點:
    宗教聖地。
    西班牙殖民地小鎮色彩。
    最理想安排前往太陽島和月亮島的基地。
    往來秘魯 Puno 和玻利維亞拉巴斯之間的中途站。

簡介
    的的喀喀湖橫亙秘魯和玻利維亞兩國國境,號稱「世界最高可通航湖泊」,Puno 是旅客在秘魯參觀的基地,在玻利維亞這邊則以 Copacabana 為中心。

Copacabana 街頭                   廣場的旗幟和雕像

街市                              Copacabana 的碼頭


    Copacabana 跟其他西班牙殖民地小鎮一樣,鎮內也有一座古老大教堂 (La Cathedral),從 1605 年開始至 1820 年才建成。這教堂可有點與眾不同,地位也高了點,因為據說自裡面的「黑聖女像」(Virgen de Candelaria) 豎立起來後便多次顯靈,Copacabana 亦因此成了宗教聖地。大教堂還設有一間博物館,職員煞有介事地打開博物館門鎖並陪同參觀,但我不覺得裡面的展品太吸引。

大教堂入口                        大教堂外觀

大教堂外的十字架                  大教堂門上的雕刻

大教堂內                         放置「黑聖女」像的聖堂


    Copacabana 沿湖而建,不怕水冷的可到沙灘暢泳,但更值得的是花半小時登上約三百米之上的 Cerro Calvario。山上有些宗教建築,不過最吸引的是黃昏時分登上俯瞰山下的 Copacabana 和欣賞的的喀喀湖日落。

登山路                              俯瞰 Copacabana


山上的教堂                          看日落


從小 Calvario 半山俯瞰 Copacabana


    可別輕視這小小的山頭,走來可令人幾乎斷氣。嫌太辛苦的或可走上另一邊往印加古蹟 Horca del Inca 的山頭 Nio Calvario (小 Calvario),但景色不及 Cerro Calvario。

Cerro Calvario


    Copacabana 是個寧靜而消費低的旅遊小鎮,有時間可在那裡小歇幾天,到大教堂前的廣場 (Plaza 2 de Febrero) 閒坐捕捉印第安民族風情,或到街市看看民生,有緣的或可像我一樣欣賞到當地人的街頭跳舞派對。

街頭跳舞派對
[/quote]
作者: 小江    时间: 2004-7-22 05:34
标题: 智利


    智利北部屬沙漠地區 (Atacama desert),旅遊以自然景觀為主。這次我到了 Lauca 國家公園一帶和旅遊小鎮 San Pedro de Atacama 附近地區。前者除可欣賞壯麗的安第斯山風景和尋找野生駱馬外,更可走訪一些智利北部小鎮,跟其他殖民地小鎮相比,別有一番韻味;後者除典型高原風光外,月亮谷 (Valle de la Lunar) 的奇特地貌和日落時分欣賞大地變色奇景皆叫人難忘。


    智利雖沒有著名的美洲古文明遺蹟,但在 Arica 附近仍可發現一些早年居民的壁畫和建築遺跡。San Pedro de Atacama 的博物館裡,展出數具木乃伊,其中外號「智利小姐」的在南美「木乃伊界」頗有名氣。

    智利明顯較秘魯和玻利維亞富裕和先進,旅遊消費亦因此較高。跟其他拉丁美洲國家一樣,英語並不通行 (或許首都不同吧)。

我乘了十小時以上的直達巴士縱走南北,原來只走了智利從北到南不到五分一的距離,智利國土之長可見一斑。其實我最有興趣到的是智利南部的百內國家公園 (Parque Nacional Torres del Paine),希望不久將來可以到訪。

地理、位置:
    雖然智利面積不算大 (748,800 平方公里),只有玻利維亞七成左右,但它南北跨越超過四千公里,孤立在南太平洋的復活節島跟智利大陸東西相距又達三千多公里,要走遍智利東西南北可不容易。智利北部是極乾旱的沙漠,中部氣候溫和,南部卻受南極西風帶影響,以天氣惡劣見稱。智利西面是南太平洋,東面大致沿安第斯山脈跟玻利維亞和阿根廷為界。智利因地形狹長,固有「絲帶國」之稱。

首都:
    聖地牙哥 (Santiago)

氣候:
    北部屬沙漠氣候,部分地區從未有雨量紀錄,旅遊季節不太分明。中部氣溫溫和,宜選春秋兩季旅遊 (滑雪則當選冬季)。南部冬季嚴寒,旅遊宜選夏季 (12 - 3 月)。

貨幣:
    (智利)披索 (Chilean peso),2004 年 4 月時 HK$1 約值 78.3 peso。 [即時匯率]

語言:
    (拉丁美洲的) 西班牙語

宗教:
    大部分人信奉天主教,其次約有一成人信奉基督教。

簽證:
    BNO 及特區護照皆免簽證。

Parque Nacional Lauca
Lauca National Park
Lauca 国家公园


位置:
    智利最北、跟玻利維亞接壤的地方,離邊境城鎮 Arica 約 100 公里。

Lluta 谷地遺址標記柱


特點:
    圓錐形火山加上美麗的高原湖泊。
    很容易便可看到南美洲特產野生羊駝 / 駱馬。
    寧靜的智利北部小鎮

古代貯存穀物的遺址


Lauca 國家公園簡介:
    原本我想像在 Lauca 國家公園主要只會看到像富士山一般的圓錐形火山散落在南美高原上,行程來回會是沉悶的冗長車程。想不到那裡除了美麗的風光外,沿途有著不少特色景點,行程十分豐富。

古代岩畫


    行程共一天半,午後出發。汽車沿一貧瘠山谷中的綠洲走,先參觀公路旁一些古代貯存穀物的遺址和一些古代岩畫 (Geoglifos de Lluta),算不上吸引。走過 Ponconchile 的一間有數百年歷史的小教堂 (Iglesia de San Gernimo) 和墓園後,汽車開始駛離谷地,進入安第斯山脈高地。

Ponconchile 的教堂                             Ponconchile 的墓園

回望谷地


    進入高地後景觀立即有所變化,一株株比人還高的仙人掌屹立在乾涸坡地上。它們每年只生長數毫米,一年只開花一天。之後的山谷較剛才的更形險峻,約九百年前的 Aymara 族先民選擇在那裡興建了一些軍事堡壘遺跡 (Pukara de Copaquilla)。從這裡開始,已可看到可愛的南美野生動物朋友。

生長緩慢卻可高逾三米的仙人掌                    Pukara de Copaquilla


    途中公路上的一處景點比較特別,司機會把車駛到那段看來是下坡路的前端,然後熄火放開剎車腳踏,接著奇怪的事便發生:地心吸力在那裡像倒轉過來,我們的車慢慢地竟倒流上坡!其實我知這類現象在世界另外幾處地方都有發生,應該只是視覺上的錯覺把上坡路看成下坡路。但當然還有一些更有動聽的解釋,例如說地下有一股特殊磁場把汽車吸上去。

四種駱馬之一 (Guanaco)


    一個寧靜的小鄉鎮 Socoroma 為乾旱大地添上生氣。它跟之前到過的拉丁美洲殖民地小鎮風格雖相似卻又不同,鎮內的教堂 (Iglesia de San Francisco) 沒有富麗堂皇的雕刻,部分屋頂鋪上些乾草,看起來另有一番美感。

鎮上的小公園                                 鎮上老婦     

Iglesia de San Francisco                           教堂的鐘樓


    Putre 雖然是附近最大的鄉鎮,卻只有縱橫兩、三條石子街道,住宿亦不多選擇。不過那裡很有小鎮風情,晚上更是夜觀星象的好地方。

俯瞰 Putre

鎮上房屋的大門                           鎮上的銀行


    次日早上繼續行程,很快便正式進入國家公園範圍。一塊寫上“Vizcachas 地區”的木牌,把我們引領到一片沼澤地。那裡有一動一靜兩樣特色,動的是蹦蹦跳跳的野免,靜的是看似一塊青綠軟墊、實則堅硬如石的高原灌木。

高原沼澤地                                     一年生長少於一毫米的高原灌木


    再走不遠,終於看到當地最有名的圓錐形火山 Volcn Parinacota (6310m)。

Volcan Parinacota


    之前以為要像在東非找 "big five" 那般找野生動物,卻原來隨處可見,若不是動物數量仍遠遠不能跟東非比擬,倒可以稱之為「南美塞倫蓋提」。幾頭駱馬想是有人豢養慣的,學會了跟人類打交道,竟會伸頭進每部停下的車輛索取食物!除駱馬外,沿途亦能看到不少野鳥。

高原野免                                           高原小鳥


    Volcn Parinacota 和旁邊的 Volcn Pomerape (6280m) 在這裡更添一份秀美,一個水池恰好為雪山加上倒影,配合高原藍天,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雪山和駱馬是那裡的招牌                  雪山倒影  


四種駱馬之二 (Vicunas)


四種駱馬之三 (Llama)                探頭索取食物


四種駱馬之四 (Alpaca),又稱羊駝



高原水鳥  


    那裡附近還有另一個小鎮 Parinacota,鎮上的小教堂透著幾分詭異,在一間小石室裡,展出了兩具頭戴花圈的骷髏頭。

Parinacota 的小教堂

小教堂內

骷髏頭展品                                           數百年歷史的袍服和書本


    那裡已很接近玻利維亞的邊境關卡,正常再走幾小時已可到拉巴斯。我們不打算過境的,在位處海拔 4,500 多米、有寥寥可數幾頭紅鶴的湖泊 Lago Chungara 旁野餐後,便沿來路返回 Arica。  

路過的湖泊群 Lagunas Cotacotani                    Lago Chungara

Volcan Pomerape                                    Volcan Parinacota
  


Valle de la Luna
Valley of the Moon
月亮谷


位置:
    智利北部旅遊小鎮 San Pedro de Atacama 西南約 15 公里。

俯瞰月亮谷                             月亮谷                     危站懸崖上


特點:
    日落時分大地和遠山隨著時間變色。
    巉岩林立的谷地,彷如置身火星或月球之上。

月亮谷簡介:
    月亮谷其實代表 San Pedro de Atacama 西南一帶的山谷,隨著旅遊業發展,個別地形較特別的山谷也被冠以如「金星谷」(Valle de Marte)、「死亡谷」(Mirador Valle de Muerte) 等。

嶙峋石林                                       風化了的岩壁


    絕大多數旅客會從 San Pedro de Atacama 出發前往參觀半天,靜待日落後返回。因月亮谷並無公共交通,若非自行包計程車,便得參加旅行社的半天團。

狹隘的山谷口                                   走下山谷


    小巴把旅客載到一狹隘的山谷口,旅客便下車徒步往下走過一些鬆軟的幼沙地,像走在沙灘上一般。之後路旁出現一座約五十米高的大沙丘,部分旅客會走上山丘俯瞰四周,有些甚至有備以至,帶備滑板玩滑沙。小巴會從另一條路駛往山路另一邊,迎接走下山的旅客。

大沙丘                                        波浪沙紋


兩旁的山岩



    在一處高位俯瞰過月亮谷的地勢後,我們去到一處有幾塊大石的地方。它們被稱為「三個瑪利亞」(Tres Maria),因有三枝豎立的大石而得名。智利人的命名文化可較我們差得遠了,若把月亮谷搬到中國,可能整部《西遊記》中的角色都會出現。

「三個瑪利亞」
   
    行程的高潮,是黃昏時分走上一座高高的大沙丘,欣賞月亮谷變色的奇景。別看輕走上山丘的難度,走來令人氣喘,不少人中途放棄。

走上沙丘                          走上最後一段


    日落景色本身沒有預期中壯觀,很多遊客似也沒有耐性繼續等待,紛紛離開。可是最美的一刻要待日落後十多分鐘才開始,但見日落餘暉像一枝彩筆,不斷為天地塗上紅、橙、黃、粉紅、藍等多種顏色。其實這樣的變色在各地每天都發生,只是那裡的山勢地形像畫布般被日落餘暉沾上色彩。
  
等待奇景                          金黃色大地

開始透紅                          黃色漸退                         紅透半邊天

橙紅色漸漸淡出舞台                 藍色最後登場                     夜幕將至


San Pedro de Atacama
San Pedro (簡稱)
聖彼得


位置:
    智利北部,離首都聖地牙哥 1,500 多公里,鄰近玻利維亞邊境。

特點:
    安第斯山高地和地熱噴泉風光。
    博物館展出的木乃伊。
    往玻利維亞 Uyuni 大鹽湖旅遊線的起點 (或終點)。
    出發往月亮谷參觀的基地。

San Pedro 簡介:
    San Pedro de Atacama 是乾旱沙漠地區的一個綠洲小鎮,鎮上居民多賴遊客維生。

Salar de Atacama


    Salar de Atacama 面積約 74,000 公頃,當中的鹼性湖 Laguna Chaxa 是紅鶴的棲地,連同附近地區被劃為紅鶴保護區 (Reserva Nacaional Los Flamengos),不過紅鶴數量跟肯亞 Lake Nakuru 比較就望塵莫及了。Salar de Uyuni 雖然跟玻利維亞的 Salar de Uyuni 同為鹽湖,但風光相差老遠,到過 Uyuni 的可省卻這部分行程。

Laguna Chaxa                    Andean Flamingo                           振翅高飛


    在高地小鎮 Socaire 吃過午飯後,我們便前往幾個高原湖泊,當中最大的是 Laguna Miscanti,湖水呈深藍色,離它不遠是較小的 Laguna Miniques。

Laguna Miscanti


    雖然那裡的野生動物品程和數量都遠遠不及 Lauca 國家公園,但我仍看過一些野生駱馬。

沿途風光


    參觀的最後一個高原湖泊是 Salar Aqua Caliente,是一個溫泉,有一間地熱發電廠。湖雖不算太突出,但沿途風光頗秀麗。

Salar Aqua Caliente


    在另一天的清晨,我到了當地頗有名的地熱噴泉區 El Tatio Geysers。因噴泉多在日出時分活躍,旅客需清晨四時左右從 San Pedro 出發,車程約兩小時半。儘管旅行社早以提醒會很冷,我心裡以為那麼多蒸汽也不會太冷,怎知真的冷得令人四肢僵硬,最冷時約零下五度左右,還好是旅行社會預備熱咖啡為顧客驅寒。

一間智利菜餐廳


    那裡有大小數十個噴泉,有些不停噴發,有些則間歇性噴發,較玻利維亞南部的 Sol de Maana 壯觀。除觀看噴泉外,附近還有一個露天溫泉,不少老外冒著寒風露天更衣下水。之後各旅行社便會把旅客載返 San Pedro,稍停途經小村落 Caspana。

Caspana


噴泉


日出後,噴泉的活動便漸漸靜下來。                  露天溫泉


那裡很有特色的植物


    San Pedro 本身很小,一小時已可走完。較特別是它的博物館 (Museo Gustavo Le Paige),展出附近的出土文物和考古發現,最注目的幾具木乃伊,包括著名的「智利小姐」木乃伊。

San Pedro


木乃伊

作者: 小江    时间: 2004-7-22 05:36
标题: 危地马拉

  
    跟墨西哥相比,危地馬拉 (瓜地馬拉) 是一個很小的國家,但她位於古代瑪雅文明最輝煌時期的中心地帶,瑪雅古蹟遍佈境內。


    危地馬拉的前首都 Antigua (安提瓜) 是一個很美麗的殖民地小鎮,鎮內色彩繽紛。鄰近的鄉鎮仍保留有印第安傳統風味,每星期兩次的 Chichi 市集成了旅遊名勝。

    中美洲火山活動頻繁,不怕硫磺味的可學我一樣登上仍在不斷冒煙的活躍火山 Volcan Pacaya。此外,在中美洲熱帶雨林裡不乏接觸大自然的機會。

地理、位置:
    位於中美洲的小國,面積 108,889 平方公里,跟墨西哥、伯利茲 (Belize)、洪都拉斯 / 宏都拉斯 (Honduras) 和薩爾瓦多 (El Salvador) 接壤。境內北部為熱帶樹林,南部則多山,其中包括中美洲最高的 Volcan Tajumulco (4220m),火山活動十分活躍,有多座噴煙甚至流出熔岩的火山。

首都:
    危地馬拉城 /瓜地馬拉城 (Guatemala City, Ciudad de Guatemala)

氣候:
    南部高地氣溫宜人,但山上氣溫有時會跌至冰點以下,北部則炎熱多雨。南部十一月至五月為旱季,北部十二月至四月為較少雨季節,但熱帶氣候幾乎每天都會下雨。

貨幣:
    quetzal (國鳥的名稱),代號 Q。2002 年 2 月時一美金約值 Q7.8,也就是 HK$1 幾乎等於 Q1。 [即時匯率]

語言:
    (拉丁美洲的) 西班牙語

宗教:
    大部分人信奉天主教

簽證:
    香港特區護照或 BNO 皆要簽證,但香港不能辦,而且手續相當麻煩。不過很多香港人手持 BNO 皆能順利陸路入境 (因英國護照免簽證),乘飛機則很可能被拒上機。至於倒楣如我的,則要被迫辦 「落地簽證」了。

Tikal
提卡爾, 蒂卡爾


位置
    危地馬拉 (瓜地馬拉) 北部 El Petn 州的熱帶叢林之中,離旅遊小鎮 Flores 71 公里。
歷史
    Tikal 的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 700 年,但要到約公元 300 - 450 年間的“美洲虎之爪”(Jaguar Paw)、“蜷鼻王”(Curl Nose) 和“暴風雨天王”(Stormy Sky) 等幾個王朝,它才發展成古典時期瑪雅的最大城邦,高峰期人口可能高達十萬人,佔地超過 30 平方公里。

    之後的約二百五十年間 Tikal 進入衰落時期,至公元約 700-800 年間再度興起,並發展成最大的規模,今天看到的很多神廟都是這時期的建築。到了公元約 900 年,Tikal 跟其他古典時期瑪雅城市一樣神秘地被棄置。

特點
    古典時期瑪雅最大最強盛的城邦。
    瑪雅遺址中擁有最多和最高的神廟。
    遺址位處國家公園之內,處身熱帶叢林之中,到處可聞鳥聲和猴子聲,我甚至看過一頭胡狼模樣和一頭鹿模樣的動物走在遺跡之間。

Tikal 簡介   
    很多遊客來到 Tikal 後會立即沿明顯小徑直奔往大廣場 (Great Plaza),那裡是 Tikal 的標誌,兩座高峭的神廟東西相對而立。兩座神廟建於公元 700 年左右的 Ah Cacau 王 (又稱“巧克力王”) 時代,其中一號神廟 (Temple I / Temple of the Great Jaguar) 高 38 米,正面階梯坡度超過 70 度,但因太破爛不准攀爬;二號神廟 (Temple II / Temple of the Masks) 高 47 米,正面階梯已經修整。遊人可走上這神廟,一面俯瞰大廣場四周和對面的一號神廟,一面感受四周鳥語帶來的大自然氣氛,神廟旁邊很多樹木都築有鳥巢。

晨霧下的大廣場             一號神廟              二號神廟


    大廣場南北兩邊各有一建築群,近北面的建築群有一排的石碑,石級上則有一些石雕。

廣場北面的石碑                 廣場北面的人面石雕                  北面的建築群


    繼續往西行會經過高 55 米、還被泥土和樹木覆蓋著的三號神廟 (Temple III),展示金字塔還未被發掘的樣子,也讓人明白為什麼那麼多瑪雅遺址會沉睡數百年而不被人發現。

三號神廟的底部                三號神廟的頂部


    小徑最後來到四號神廟 (Temple IV / Temple of the Two Headed Snake),它高 65 米,建於約公元 470 年,是 Tikal 和瑪雅世界最高的神廟。神廟現在只露出頂部,底部仍埋在泥土和樹木之下。登上四號神廟可環顧 Tikal 四周的樹林,幾座較高的神廟像海中的孤島般浮現在林海之上。

四號神廟                         從四號神廟看一、二、三號神廟


    接著沿小徑可前往西南面的建築群“迷失世界”(El Mundo Perdido / the Lost World),在吵鬧的猴子叫聲襯托下,穿梭於叢林之間,恍如野外探險。這裡的建築群以 32 米高的金字塔 (Pyramid of the Lost World) 較突出,金字塔最早建於公元前 700 年,其後在外面覆蓋加建三次,登上其頂可以遠眺幾座最高的神廟。

“迷失世界”金字塔                         “迷失世界”內的建築


    繼續朝東面走,穿過“七廟廣場”(Plaza of the Seven Temples) 和南面的建築群後,便來到 58 米高的五號神廟 (Temple V)。神廟建於約公元 700 年,我去到時卻遇著修復工程封閉。經過中部的建築群後,再走不遠便返回大廣場。

“七廟廣場”               五號神廟


    一號神廟後側有一小路通往偏處一隅的六號神廟 (Temple VI / Temple of Inscriptions),神廟建於公元 736 年,跟 Tikal 其他神廟不同之處是它牆上的銘刻。神廟距離大廣場頗遠,回程時剛巧有一部當地職員的車駛過,我們也趁機坐了一趟便車。由於地處偏僻,前往要小心安全。

六號神廟                         六號神廟頂部朦朧的雕刻


    此外,Tikal 還有很多建築群,有不少保存甚好的石碑、祭壇等。

在 F 建築群的一塊石碑


Volcn Pacaya
Volcan Pacaya
帕卡亞火山

位置:
    位於危地馬拉 (瓜地馬拉) 首都以南約 33公里。
歷史:
    這火山從 1565 年開始已爆發 23 次,自 1965 年開始呈長期活躍狀態,最近一次較大型噴發在 2000 年 1 月。
特點:
    世界上最活躍的活火山之一。
    可直接登上不斷冒煙的火山口,感受火山口的熱氣,「享受」刺眼和刺鼻的滋味。
    山雖不太高,但登頂一段很辛苦!

Volcan Pacaya 簡介:
    Volcn Pacaya 鄰近首都 Guatemala City 和旅遊城鎮 Antigua,而且是世界上最活躍的活火山之一,自然成為遊客登火山的首選。

    開始時走在樹林之中的山路,並不太辛苦難走,只是跟隨外國人走,一般速度較快,但仍可應付。走了約一小時後景觀豁然開朗,冒煙的火山口展現眼前。

初看火山口


    沿山脊走了一會,山路急劇轉斜,更糟是成顆粒狀的火山泥十分鬆軟難走,走路時雙腳會插進土中,走上一步便隨同泥土退回半步,走來倍加吃力,是我登過最艱辛的山之一,途中甚至想過放棄。

沿山脊走                        十分辛苦的一段


    經過約一小時的搏鬥,終於到達海拔 2,552 米的火山口邊緣。只見火山口被大量湧上的蒸氣和煙霧完全掩蓋著,但可感受到火山口的熱力。偶然吹來一點火山氣體,帶有濃烈硫磺味道和有點刺眼,還好是山上吹著強風,把火山氣體吹往另一邊。

火山岩


    我一方面有點意外原來可以走得那麼近,直接站在火山口的邊緣,火山的活躍程度也比想像中高。但另一方面也有點失望,因為我以為可以看到熔岩,如今只看到一些紅色的火山岩。

火山口


    由於拍照耽誤,我變成下山的最後一人,要從陡峭的山坡疾奔而下,雙腳深深插入鬆散的火山泥土裡,有時其實是滑下去。走到山脊時剛好日落,回到登山口時已是晚上了。

日落時分                         遠眺 Volcan Aqua


    參加登山團有嚮導和護衛同行,出發前也聽聞所謂的護衛可能是一名小孩,也可能是一名老人。想不到我們竟然共有「三名」護衛,而且沿途緊隨大隊,絕無躲懶,還十分可愛的。牠們是三頭可愛的小狗,不停向登山客討食物,相信如有盜賊想搶走登山客的食物,牠們一定會跟他拼過,絕不會躲懶的。

登山護衛員

作者: Amy_xuru    时间: 2004-7-22 05:37
标题: 回复:
嗯嗯~~
什么时候有钱了再去看看
作者: 小江    时间: 2004-7-22 05:38
标题: 墨西哥
  

地理、位置:
    墨西哥東面是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西面為太平洋,北面跟美國接壤,東南面則與中美洲國家危地馬拉 (Guatemala) 及伯利茲 (Belize) 為鄰。墨西哥北部為沙漠地區,中部為高原,東部為熱帶森林。墨西哥是一個很大的國家,面積 1,953,162 平方公里。

  

首都:
    墨西哥城 (Ciudad de Mexico)

氣候:
    中部和北部氣候乾旱,東南部和 Yucatan 半島則潮濕多雨。沿海低地炎熱,高原則氣溫清涼,日夜溫差較大。十月至五月為旱季。

貨幣:
    披索 (peso),2002 年 2 月時 US$1 約值 8.95 披索。 [即時匯率]

語言:
    (拉丁美洲的) 西班牙語

宗教:
    大部分人信奉天主教

簽證:
    BNO 免簽證,特區護照要簽證。

Ciudad de Mxico
Mexico City
墨西哥城

位置:
    墨西哥中部海拔 2,240 米的高原上。
歷史:
    在數百年前,墨西哥城原是一個湖 (Lago de Texcoco) 和幾個小島,受到鄰近 Teotihuacan 和 Toltec 等文明影響,但真正使它成為一個大城市的是後來的阿茲特克人 (Aztecs)。
     阿茲特克人原是散居於今墨西哥北部地區的遊牧民族。公元 1325 年,他們在 Texcoco 湖中的一個島上,看到一隻鷹站在仙人掌上正在啄食一條蛇,而根據他們的古老傳說,這正是他們理想定居地的象徵,於是他們便在這島上建築了 Tenochitlan 城 (Tenochitln),成為墨西哥城的前身。今日墨西哥國旗上的圖畫也是描述著這段故事。
     西班牙人佔領墨西哥後,把 Tenochitlan 城改稱為 Ciudad de Mexico,並陸續抗建它和把它周圍的湖填平,成為今日的墨西哥城。

特點:
     世界最大城市之一。
     新舊交雜,既有古蹟和殖民地建築,也有現代化都市的一面。
     世界著名的博物館 - 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
     墨西哥的交通樞紐,遊客必到必經之處。
     大城市的通病,人多車多空氣差,聽說近年治安亦較差。

墨西哥城簡介:
     墨西哥城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中央廣場 Zocalo (Zcalo) 那面隨風飄揚的巨大國旗和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 (Museo Nacional de Antropologia)。

中央廣場和國立宮殿                    中央廣場上的巨大國旗                          中央廣場上的賣藝人


     在中央廣場的四周,都是一些古舊的建築物,如建於十六世紀的大教堂 Cathedral Metropolitana 和國立宮殿 Palacio Nacional 等,可說是每位首次到墨西哥城的遊客的必到之處。

大教堂                         大教堂內


     大教堂旁是古時阿茲特克帝國首都的中心區域、大神廟 Templo Mayor 的遺址之所在,附設有博物館。

大神廟 Templo Mayor                       大神廟博物館內展品


     中央廣場附近屬於舊城區,有很多古色古香的殖民地建築物,例如國立美術院 Palacio de Bellas Artes,旁邊 Alameda 公園的雕像亦富有藝術氣色,有時還可遇上街頭舞蹈表演。美術院對面的拉丁塔 Torre Latinoamericana 是墨西哥城最高的建築物 (1996 年),塔頂可俯瞰全市景色。

Alameda 公園                           Alameda 公園的小舞蹈家


Palacio de Bellas Artes

俯瞰墨西哥城
  

     在墨西哥城的另一個公園 Chaputepec 公園內,是大名鼎鼎的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館內收藏了大量墨西哥古代文物,並對墨西哥地區的歷史作出有系統的介紹。全館分兩層,上層介紹墨西哥各民族的文化與風俗,下層共十二個展室分別介紹墨西哥各地區的歷史。展室面積相當大,內容豐富,整體佈置甚隹,但令人遺憾的是館內大部分說明都只有西班牙文 (1996 年)。

國立人類學博物館                           著名的阿茲特克太陽石,上面刻著阿茲特克的曆法


Teotihuacan 出土的水神 Chalchiuhtlicue 石像


     墨西哥城的 Zona Rosa 區 (又稱 Pink Zone) 跟之前的風格恰好相反,新建大廈林立,是一個商業區。

Zona Rosa 區內的現代化商業大廈                           兩名騎警


獨立紀念碑 "El Angel",前面是墨西哥很流行的「甲蟲」的士

Uxmal
烏希馬爾 / 烏蘇曼


位置:
    墨西哥東部 Yucatan 半島 (Yucatn, 猶卡坦) 的熱帶叢林之中,鄰近到墨西哥旅遊的其中一個遊客熱門停留站 Merida。

歷史:
    興盛時期約在公元 800 - 1000 年間的古典晚期,較 Chichen Itza 興起得較早,建築仍大多保留傳統瑪雅風格。
特點:
    可挑戰自己膽量,攀爬 60 度的狹窄石級走上金字塔。
    Uxmal 沒有大廣場,但有多個宮室建築,雨神 Chac 的雕像亦是 Uxmal 的特色。
    繼 Chichen Itza 之後墨西哥第二最熱門的瑪雅古蹟。
    晚上有聲光表演 (Light and Sound Show)。
    遊客很多。

Uxmal簡介   
    Uxmal 高 35 米的巫師金字塔 (Pyramid of the Magician / Pirmide del Adivino) 使人望而生畏,遊人需扶著一條鐵鍊沿狹窄而破爛的梯級向上攀爬,真不知古時的瑪雅人如何昂首挻胸、面目莊嚴地登上金字塔舉行宗教儀式。巫師金字塔四邊圓角,整體造型跟其他馬雅金字塔明顯不同。

    巫師金字塔旁邊是共有 74 個房間的「修女四合院」(The Nunnery Quadrangle / Cuadrngulo de las Monjas),它跟女修士完全沒有關係,名稱由來只是它跟西班牙的女修道院相像。它的四邊墻面都飾以圖案,尤以雨神 Chac (或 Chaac) 的形象最突出。遺址的南面是「總督之宮」(Palacio del Gobernador) 等幾座建築物。


不少遊人在巫師金字塔前望而卻步

攀爬巫師金字塔真是一步一驚心

從巫師金字塔下面仰望,十分嚇人


巫師金字塔與修女四合院

修女四合院

從巫師金字塔上眺望


雨神 Chac


Uxmal 晚上有聲光表演,旅客會坐在「修女四合院」外欣賞,我覺得最難忘的是天上繁星點點,不過聲光表演本身也值得一看。  

聲光表演

作者: 小江    时间: 2004-7-22 05:40
标题: 秘鲁


    秘魯最為人熟識的,是印加那俗稱「天空之城」的馬丘比丘 (Machu Picchu),還有納斯卡 (Nazca) 的巨大地面圖案和的的喀喀湖 (Lago Titicaca) 等。但其實到秘魯還可一探亞馬遜熱帶雨林,可在安第斯山 (Andes) 山麓欣賞雪山壯麗景色,可看看印加以外的奇特古文明遺跡 ...。


  
地理、位置:
    秘魯位於南美洲赤道附近的南半球,雖然不算是十分大的國家,但地形變化多端,西部是安第斯山高地,有多座海拔六千米以上的雪山;東北部為亞馬遜熱帶雨林,南部太平洋海岸卻是十分乾旱的沙漠地區。秘魯分別跟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巴西、玻利維亞和智利接壤。

首都:
    利馬 (Lima)

氣候:
    基本上一至四月為雨季,五至九月為旱季,南部沙漠地則長年乾旱,但海岸在一至三月常有海霧。亞馬遜地區較炎熱多雨,首都利馬則幾乎全年無雨,高地晚間氣溫有時會接近零度。

貨幣:
    索爾 (sol),代號 S/。2003 年 9 月時 US$1 約等於 S/3.45,即 S/1 約值 HK$2.26。 [即時匯率]

語言:
    (拉丁美洲的) 西班牙語

宗教:
    大部分人信奉天主教

簽證:
    BNO 和特區護照皆免簽證

Lima
利馬

位置:
    秘魯中部太平洋海岸。 [地圖]

歷史:
    為 1535 年西班牙殖民者皮薩羅 (Pizarro) 奪取秘魯統治權後所建立,之後發展迅速。1746 年曾被地震徹底破壞,不過後來也很快重建起來。近數十年人口急劇增加,2000 年時達 750 萬人,是 1920 年代的 43 倍。
特點 我 1996 年去到時覺得利馬有點烏煙瘴氣,秩序混亂。我 2003 年再訪利馬機場時感覺較七年前改善了很多,不過這次我只轉機,沒有外出。
    利馬被形容為「滿街是賊」,但我沒有遇過甚麼麻煩。不過 1996 年初訪時,街上卻不時看到荷槍實彈的大群軍警煞有介事地佈防。多年來認識或聽過很多人去過也沒有大問題,總結我認為時刻格外提高警覺是必須的,但應不至於十分危險。

利馬 (1996 年) 簡介:   
    乘坐的飛機清晨到達利馬機場,還未出機場已有一種混亂的感覺:等候過海關時,竟看到機場的告示叫人不要盡信官員;過海關時,關員顧著聊天給我蓋了兩個入境印;甫步出接機廳,便被大群旅行社職員圍著不放。最後我們也向一家旅行社“投降”,包車到 Nazca 一天遊。

舊城區


    旅行社介紹我們入住一間澳門華人移民開辦的旅館,房間和設備都不錯。在那裏可吃到炒飯、炒麵,又可渴到中國茶,都是一些當時久違了的東西。此外我們也跟老闆娘吃了一頓晚餐,對秘魯和利馬都加深了認識,但她似乎對秘魯人有很深成見,常說他們全都是賊。

入住的旅館 - Michelle Inn


Armas 廣場旁的 Pizarro 雕像                   Armas 廣場旁的小販


    因逗留利馬的時間實在不多,再加上當時我們擔心安全亦不敢夜歸,所以到過的地方其實不多,主要有新城區、黃金博物館 (Museo de Oro del Peru)、國立人類學博物館 (Museo Nacional de Antropologia y Arqueologia) 和 Armas 廣場等。
  
Armas 廣場旁的總統府             Armas 廣場旁的大教堂

Machu Picchu
馬丘比丘 / 馬朱比朱
「天空之城」 (俗稱)

位置:
    秘魯南部庫斯科市 (Cuzco) 西北 112 公里、海拔 2,280 米的山谷之上。 [地圖]

歷史:
    西班牙人佔領了印加後,大肆劫掠,無惡不作。1536 年,印加傀儡皇帝 Manco 藉著一個機會,組軍十萬起義,可惜最後事敗,逃到安第斯山谷中的 Vilcabamba。抗爭經歷兩代,到 1572 年西班牙才鏟除了印加皇帝的後裔。

回望 400米下的 Urubamba 河


    Vilcabamba 那時已遭荒廢,西班牙人也沒記下它的位置,從此 Vilcabamba 變成消失了印加人最後避難所,而那裡藏有印加皇帝寶藏的傳聞亦不逕而走。

    1911年,美國歷史學家 Bingham 希望尋找這座印加人最後的避難所,卻機緣巧合地發現了更宏偉壯觀的 Machu Picchu,他至死還以為自己發現的是 Vilcabamba。

Machu Picchu


    Machu Picchu 真是一個百分百的迷城,像是忽然間在地球上出現的一座古城,甚至在印加帝國仍在的時候已被荒廢了。它的真正歷史、用途和為何人去城空至今仍未有定論。

    至於 Vilcabamba,後來終於被發現在更偏遠荒僻的 Espiritu Pampa 附近,不過規模就小得多了。

特點:
    地勢險要,四周群山環抱,城下河谷蜿蜒,位於 400 多米深的烏魯班巴 (Urubamba) 河谷之上。

火車沿狹窄的 Urubamba 河谷而行


    充滿神秘色彩的印加迷城。
    可能是秘魯甚至是南美最出名的名勝,不用說也知不容錯過,亦因此你去到時可能覺得它應該叫作「遊客之城」。




Machu Picchu 簡介:
    只怪我當年沒有體能應付走山路,只怪自己事前缺乏妥善計劃弄得行程要走馬看花,不知用腳走才是領略 Machu Picchu 的最好方式,結果選擇了乘火車來回的一天遊。

民房遺跡


    不過前往的窄軌火車本身也甚具特色,火車會「之」字形走,迂迴上山,沿途風光也相當不俗。下火車後立即轉乘接駁巴士,巴士沿「之」字形的山路吃力地走上四百多米上面的入口,未到 Machu Picchu 已先能感受它的地勢險要。


火車途中可看到5,750米高的 Veronica 雪峰


    進入遺址首先經過一片梯田遺跡,之後便到達一大片建築群,包括有太陽神廟 (Temple of the Sun)、皇宮、監獄、民居等,亦可看到印加完善輸水系統的遺跡。再往內走便到達有名的三窗神廟 (Temple of the Three Windows) 和一塊用作測量四季和冬、夏至的雕石 (Intihuatana)。

三窗神廟


    遺址北面有山路通往傲視遺址的尖山 Huaina Picchu,不過據聞山路危險,登山前要先在入口簽「生死狀」,曾有遊客在山路摔下山死亡。

背後的山峰便是摔死人的 Huaina Picchu

Puno / Lago Titicaca
Puno / Lake Titicaca
普諾 / 的的喀喀湖


位置:
    秘魯南部跟玻利維亞接壤處,離首都利馬約 800 公里,海拔約 3,800 米。 [地圖]

特點:
    的的喀喀湖上的 Uros 浮島是那裡的最大特色,雖然變得很旅遊化,但仍不乏印第安風情。
的的喀喀湖有「世界最高可通航之湖」之稱,但當然其實不乏更高而可通航的湖,只是那些湖沒有通航的價值。較特別是的的喀喀湖以前曾有海軍艦艇駐守。

出發往浮島


Puno / Uros 浮島簡介:
    Puno 位處安第斯山高原湖泊的的喀喀湖湖畔,遊人到訪亦大都跟這湖有關:若不是乘船到湖中一些用蘆葦草織成的浮島參觀,便是過境到湖另一邊的玻利維亞繼續行程。

浮島


    浮島是當地印第安民族用湖中盛產的蘆葦草綑起而成,作日常起居生活用,現今遊客到訪的則大都是專為接待遊客而設的。以往浮島會隨水漂流,現在則大都下了錨。別以為浮島很小,它們有些大的甚至在上面建有學校。

島上小孩


    我參加了半天團從 Puno 乘船到訪了其中三個浮島,剛踩上時「地」表虛浮,感覺頗新奇。之後有人示範如何製作蘆葦,然後解散自由活動,喜歡的可向小販買些紀念品,亦可向他們拍照,或是自費乘坐用蘆葦草織成的蘆葦船。蘆葦船的造型亦很趣怪,船頭會織成些動物形狀,跟我們的龍舟有異曲同工之妙。
  

島上的蘆葦裝飾品                             島上小販


蘆葦船


    Puno 本身則是一個旅遊小鎮,是參觀的的喀喀湖和附近地方的遊客集散地,亦是往來秘魯和玻利維亞熱門旅遊地的交匯點。從 Puno 出發,西北可往庫斯科,西南可往 Arequipa,往東南則可跨境往玻利維亞的 Copacabana 或直達拉巴斯 (La Paz)。

划蘆葦船


    Puno 市中心的 Huajsapata 山丘看來雖不高,但在這高海拔走來頗吃力,山丘上除可俯瞰山下的市區和湖景外,山上還矗立著相傳是印加第一位皇帝 Manco Cpac 的雕像。

Huajsapata 山丘上俯瞰 Puno  


    跟其他拉丁美洲市鎮一樣,Puno 市內有一座大教堂,我去到時剛好有一場舞蹈表演,不過在中、南美已是司空見慣了。Puno 市內還有一條繁華的購物街,跟內地典型的「步行街」不遑多讓。
大教堂外                     大教堂內                           大教堂外的小販


Manco Capac 雕像                     Puno 的「步行街」


秘魯境內的安第斯山脈                    俯瞰 Arequipa                       飛過 Arequipa 外的高山

作者: Happy女生    时间: 2004-7-22 08:49
标题: 回复:
江什么时候搞旅游了..............汗................看起来还不错..................
作者: mengxi    时间: 2004-7-22 21:07
标题: 回复:
江的耐性真好,发了欧洲发美洲,发了美洲发*洲,什么时候准备发亚洲啊?不过挺漂亮的




欢迎光临 名侦探柯南事务所 (https://bbs.aptx.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