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事务所专题-柯南20周年纪念事件簿
搜索
查看: 1225|回复: 10

[活动] [书籍类]这样一本圣经——关于《查令十字街84号》

[复制链接]

觉醒的小五郎

发表于 2006-10-4 22: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我一年多以前写的文章,可能只带些笔记或日记性质吧,算不得书评




[CENTER]这样一本圣经——关于《查令十字街84号》[/CENTER]

      第一次见到《查令十字街84号》,是在BOL的广告中,和一堆毫无价值可言的小说挤在一起。近视的我一眼便在群书中衔出了它,因为那陌生的封面——干净、简洁、艺术、美观。我看到了书与信,我生命中那般重要的两样东西。心在一瞬间找到了某种向往,但又一下子平息下来——但愿这不会是令我失望到让我厌恶的书籍才好。
  
   “爱书人的圣经”,我采取好奇而又质疑的态度。
  
   第二次是在拉莫德庄园的讨论区之爱书人俱乐部板块中。看到写着书名的这片帖我没有犹豫便垫进去了。——那个故事令我欣喜。
  
   纽约穷困的老小姐爱写爱读,向往英国文学,因受不了纽约市场上毫无文学价值可言的畅销书而越洋去信,向伦敦的一家二手股东书店订书,从而与书店结下不解情缘。二十年的信件往复,友好的船只横渡大西洋,只因文学只因书。这便是纽约破旧的小公寓,那边是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
  
   得知汉芙最终未能实现亲眼见到自己的老朋友们、亲身穿梭于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书堆之间的愿望时,书未读,心中已泛起阵阵感慨。
  
   或许是对书太过敏感的缘故吧。
  
   第三次是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在BOL会员中心。回头的那一刹那,我见到了那淡淡的米黄,一次成功的捕捉。走上前去,心中有说不出的激动。见是薄薄一册,不由得有些不满与——不甘心——我是希望它能更厚一些,好让我久久去读的。但我立刻就买了。看那精致又毫不造作的装帧,我在地铁上时一次又一次地用手抚摸它,属于我的每个细胞都在庆贺它的到来。
  
   只需一秒钟,便立刻就有的好感。光是看着封面、封底、作者介绍、以及扉页上的一切,便坚定了自己对此书的爱。是的,包括译者陈建铭先生在译序中引起我深深共鸣的一段话:
  
   「我一直以为:把手写的信件装入信封,填了地址、贴上邮票,旷日费时投递的书信具有无可磨灭的魔力——对寄件人、收信者双方皆然。其中的奥义便在于“距离”——或者该说是“等待”——等待对方的信件寄达;也等待自己的信件送达对方手中。这来往之间因延迟所造成的时间差,大抵只有天然酵母的发菌时间之微妙差可比拟。
  
   「我始终不愿也不甘臣服于转瞬出现在对方屏幕上的电子邮件;自然更视ICQ(线上实时对谈)为畏途。拜传统邮政有运作不辍之赐,我至今仍与老友、至亲维持着以手写、投递信函的老把戏,全然是因为我由衷相信:致力消弭空间、时间的距离纯属不智亦无益。就在那些自以为省下来的时、空缝隙里,没有的事物大量流失。我指的不仅仅是亲笔书写时遗下的手泽无法取代;更重要的是:一旦交流变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翘首引颈、两两相望,某些情意也将因而迅速贬值而不被察觉。我喜欢因不能立即传达而必须沉静耐心、句句寻思、字字落笔的过程;亦珍惜读着对方的前一封信、想着几日后对方读信时的景状和情绪。」
  
   首先我钦佩陈建铭先生文字功底之深妙。他的每一个字眼都直抒胸臆,着意会情。我将这段文字在信中抄与了朱蕾。同是写信人,读罢之后也定会深有同感。收到信的那一刻感觉是奇特而又微妙的——尤其是心中内容充实,夹杂着多少自己所爱及意想不到的话语。我想海莲·汉芙与弗兰克·德尔之所以会有那信件来往间的深刻情意,的确——正如译者陈建铭先生所言——“关乎书写,更关乎距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陌生,有时候的天涯海角,变成近在咫尺只不过是一瞬之间的事——心灵。当然,也当心与心之间有某种联系的时候,比如,书。
  
   若说是古董书店的话我想它同汉芙所无奈也所厌弃的那些纽约书店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更具艺术文学价值,后者则充斥着浓烈的商业气与浮躁。崭新的畅销书虽新,但也只稍纵即逝。它无法像那些古老的作品持有一种平静的姿态。古老的英国文学在鼎盛时期如同宫殿一般,金碧辉煌。在被人们渐渐遗忘的同时它的华丽盛大却永不褪色。有一种高度有一种美好永远都驻扎在那些隽永流畅的文字当中,好比血液与灵魂,是命脉。海莲·汉芙是个被富足生活所遗弃的穷作家,但也正因如此她得以停歇在自己安静的小角落里无人打扰。要知道这是件多么美好且难能可贵的事情。她那瓶和乐观的心境整日与承载着历史的文字相伴,越发丰饶起来。
  
   当然这可爱的人儿也不是地坐着有一天能发财的梦,为的是寻访那美丽的英伦之岛。当她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或是要着手写一极赚钱的剧本时,她总是乐得在信中热情洋溢地写着自己的愿望。发财之围着这么个单纯却美丽无比的梦想。
  
   「有个朋友曾经说:人们到了英国,总能瞧见他们想看的。我说,我要去追寻英国文学,他告诉我:“就在那儿!”」
  
   汉芙并不是自命清高的人,一点也不。她甚至没有上大学。身为作家译者毫不留情地说她“欠才华”。但她对文学的热爱已将她升高到了一定的精神地位,这是金钱难以买到的可贵之处。
  
   读汉芙的信是件令人愉快的事。那活泼跳跃又不乏幽默的口气让人忍俊不禁,亦或说是禁不住地会心一笑。不过那之间也有几许的自卑与慨叹,心中所提及的文学家与书,我几乎都未曾耳闻,但那些书光听名字就是诱人的。我注意到了汉芙不爱读小说,仅读诗歌、散文、笔记体文学等等。说是不喜欢那些凭空编造出来的滑稽故事。这令我感到十分有趣,但同时也对她多生了几分敬意。当我得知汉芙看起奥斯汀来,并且被《傲慢与偏见》深深吸引时,心中涌起了无限惊喜与激动,仿佛与她成了书友,令我感到荣幸之至。一边听她唠唠叨叨(或是喋喋不休吧)地列着一个个名字里都带着神圣的作者和书名,一边翻着书后的附录,我终于明白这为什么被公认为“爱书人的圣经”了。它不仅牵涉到一段书缘,更将古文学的先知们和伟大的巨著一一列举了出来,可列成一份清单。这可真是大胃口的读者呢,“被使唤”的弗兰克·德尔和那些店员们一定这么想。起码我真得很羡慕汉芙能有幸读到那么多作品,并能细细地将它们消化,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那样的。她或许是个稍欠天分(畅销天分)的作家,但的的确确是个极其专业的读者——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很喜欢听德尔和汉芙在信中细细描述那些古老书籍的样貌。有些书实在是美极了,真巴不得也想要一本。那些布面的、皮面的、有烫金的、薄得如洋葱皮一般的印度纸作内页的书,扉页上有前任主人的签名或题词,书页上有读书时所记的密密麻麻的笔记。汉芙说看到那些笔记仿佛就在分享那人的读书心得。这对我充满了诱惑力,不过我想我绝不敢尝试把我的任何墨迹留在我的那些书上面。我和汉芙对书有许多处都是截然不同,但我尊敬且向往她对书的一些态度。毕竟时代不同,书也不同。但我想我比以前更愿意去便宜的小书店逛一逛,而不是在上海书城里消磨时间。
  
   「大概因为我长久以来就渴望能踏上那片土地……我曾经只为了瞧伦敦的街景而看了许多英国电影。记得好多年前有个朋友曾经说:人们到了英国,总能瞧见他们想看的。我说,我要去追寻英国文学,他告诉我:“就在那儿!”
  
   「或许是吧,就算那儿没有,环顾我的四周……我很笃定:它们已在此驻足。
  
   「卖这些书给我的好心人已在数月前去世了,书店老板马克斯先生也已不在人间.但是,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路径查令十字街84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
  
   只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追寻罢了。
  
   最后的这个结局无奈而又苍白。我从未像现在这样怨恨金钱的匮乏。海莲·汉芙踏上了英国土地,却怎么也见不到自己的朋友。或许,上天注定他们之间要保持那种距离,永久的距离。可是二十年的友谊。这一生又有多少个二十年。我们或许不用计较别的,只需留意那书信来回的二十年,他们伴着彼此,与书,一起度过。
  
   德尔他们替汉芙找书,汉芙则慷慨地寄上物资的捐助。他们都感到自己对对方有了亏欠,于是不断地热心帮助,彼此间已形成一座桥梁。汉芙这样说,对我的心有了很深的撞击,那已不止是单单的认同之感:
  
   「我打心里头认为这实在是一桩挺不划算的圣诞礼物交换。我寄给你们的东西,你们顶多一个星期就吃光抹净,根本休想指望还能留着过年;而你们送我的礼物,却能和我朝夕相处、至死方休;我甚至还能将它遗爱人间而含笑以终。」
  
   所以汉芙说:“我亏欠它良多……”
  
   换了是我,我想我也会感到亏欠,因为对方寄来的是书——尽管我付了钱。
  
   对于这摇笔杆的穷作家来说,她有了最幸运的二十年,不光有读书的乐趣。陪伴她度过漫长冬夜的,不止是《佩皮斯日记》,还有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店员们的热情,以及无尽的温暖。
  
   顿然间心中有了无限的向往。和其他读过《查令十字街84号》的人一样,想去英国,伦敦,那条路上走走,看看,寻找曾经的影子,就如同朝圣一般。
  
   有这一条街,它比整个世界还要大。
  
  
  
   If you happen to pass by 84 Charing Cross Road, kiss it for me! I owe it so much. ——Helene Hanff
  

觉醒的小五郎

 楼主| 发表于 2006-10-4 22: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书籍类]这样一本圣经——关于《查令十字街84号》



书名: 查令十字街84号
      (84, Charing Cross Road)
作者: 海莲·汉芙 (Helene Hanff)
译者: 陈建铭
定价: 18.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废话一句:我一直都想找原版的来读读,原版比译本更能读出汉芙笔下的那股伶俐来.  只是一直找不到找不到||||||||||||||||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最后的银色子弹

发表于 2006-10-5 10: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书籍类]这样一本圣经——关于《查令十字街84号》

已经很多次听很多人提起这本书。
很喜欢它的包装,感觉简单又温暖。是种让人安心的感觉。
故事也是这样,就是这样的故事,让看惯了那种波澜起伏过头的故事的人觉得非常感动。

书上的一句话:有这一条街,它比整个世界还要大。

是的,这条街,带给我们世界上所有的感动。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侦探助理

发表于 2006-10-5 18: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书籍类]这样一本圣经——关于《查令十字街84号》

我爱这本书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觉醒的小五郎

 楼主| 发表于 2006-10-5 21: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书籍类]这样一本圣经——关于《查令十字街84号》

对不起,“有一条街,比整个世界还大”不是我说的,我在文章里引用却没有注明,真是抱歉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最后的银色子弹

发表于 2006-10-5 21: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书籍类]这样一本圣经——关于《查令十字街84号》

没看过故事只看过很多关于这书的书评的某人露馅 - -
OTL去改……然而我一直没机会去买到这书|||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侦探助理

发表于 2006-10-5 21: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书籍类]这样一本圣经——关于《查令十字街84号》

我喜欢那句关于爱的另一种译法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杯户大学生

发表于 2006-10-6 11: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书籍类]这样一本圣经——关于《查令十字街84号》

我想看这本书很久很久了……

电影版也很不错……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觉醒的小五郎

 楼主| 发表于 2006-10-6 15: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书籍类]这样一本圣经——关于《查令十字街84号》

然而我一直没机会去买到这书|||

这书不难买,溪蓝是上海的吗?在上海书城百分之两千能买到(虽然被摆在角落旮旯里…|||||)如果不是上海的,其他城市的大书店里应该也会有,要不可以尝试网上定购……我总能特别眼尖地看到这本书,因为对它喜欢,所以也特别敏感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杯户大学生

发表于 2006-10-6 15: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书籍类]这样一本圣经——关于《查令十字街84号》

因为高三的缘故。看书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最近只看了《肖申克的救赎》。

这本书只是听说过。还没机会看了。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最后的银色子弹

发表于 2006-10-6 16: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书籍类]这样一本圣经——关于《查令十字街84号》

[quote=飘浮]这书不难买,溪蓝是上海的吗?在上海书城百分之两千能买到(虽然被摆在角落旮旯里…|||||)如果不是上海的,其他城市的大书店里应该也会有,要不可以尝试网上定购……我总能特别眼尖地看到这本书,因为对它喜欢,所以也特别敏感[/quote]
我显然不是上海的 = =
问过几个书店他们都没进……我正奇怪伍尔芙都有人进为什么这书不进。大概我想要看只有去依靠表姐的贝塔斯曼订购了OTL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杯户大学生

发表于 2006-10-7 12: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书籍类]这样一本圣经——关于《查令十字街84号》

这个新华书店之类的都可以买到。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侦探柯南事务所 ( 沪ICP备05038770号 )

GMT+8, 2025-1-24 11:27 , Processed in 0.088741 second(s), 1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