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快捷导航
事务所专题-柯南20周年纪念事件簿
搜索
查看: 80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笔] 焰——一篇关于音乐剧的随笔

[复制链接]

东之工藤

0

主题

0

好友

884

积分

 

升级
92%
帖子
1479
精华
9
积分
884
威望
491
RP
946
金钱
1003 柯币
人气
0 ℃
注册时间
2005-2-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顶楼
发表于 2006-5-12 23:28: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CENTER][CENTER]焰[/CENTER]
[CENTER]——一篇关于音乐剧的随笔[/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CENTER]

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格外关注音乐剧这一门艺术的,似乎是在某一个傍晚,有一股旋律一直不自觉地钻进耳中——只有我自己听得到的旋律。那是《形单影只》,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在音乐剧《悲惨世界》中对牺牲、奉献与美好的一种诠释。那细小的声音是一种探测,敲开了这扇门后,交响、合唱、舞蹈——那些演绎,如同滚滚的云层密密匝匝地挤压过来,在我的天空中打了一个闪电,之后是好一场瓢泼大雨的畅快淋漓。多种元素的涌入,云层散去,别一片令人无法控制住留连的领域。
这只是开始。而我的音乐剧进行式仅够塞时间的牙缝,领略过的剧目也并无多少。但若是空下心思,重新静坐,再将它们一一回顾,就像温习一般,有时候能感受到的那样多,也就不在乎具体的数量了。








[CENTER][CENTER]最熟悉的嘹亮[/CENTER][/CENTER]
在处理人物方面,英语音乐剧总能很快地抓住普通人的不寻常处,进行声乐的创作。音乐总是很隽永,是一望见底的清泉。但这股清泉也只流淌于欧洲大陆,本人对百老汇有着深刻且不可救药的偏见,那些闹剧般的载歌载舞总带有粉尘气,俗得很。看看四大名剧诞生在哪里,是哪一洲哪一国的作曲者将划时代的灵感付诸于笔端,这都是一目了然的事。英国的音乐剧作品中充满了欧洲文化的印子,充满了古典音乐摇曳的身影。在他们的歌唱和表演中,音乐和歌者一样有着绅士或淑女的风范,谦恭有礼,知道自己的所在。因此演员和音乐总是那样和谐地出现在舞台上,一同表演,就像芭蕾中的双人舞——当然做到这一点是不易的。一直都在留意有没有比麦克·波尔和音乐一起舞得更好的人,我想肯定是有的,但不多。总有一些演员想要表达自己对人物的见解,结果大大咧咧地一唱就砸了锅。
之前提到过对待人物。正是,音乐剧怎么可以脱离人物呢?人物是戏剧的主心骨。对于一部音乐剧的评价,有时候也正是看有没有那些大大咧咧唱砸锅的创造者们。丽雅·萨隆加遭受到的批评不是针对她那颇富感情色彩且有力的音色,而是责怪她不应将一个柔弱宽和的爱波妮唱成一个有着铮铮铁骨的女强人。其实“女强人”仅在一场中出现,可那恰巧是给人物性格一锤定音的《形单影只》,于是再出色的《小雨》也无奈她曾经的失误。通过声音的表演通常很容易辨别一个人物的个性,甚至可以给人物们进行明显的划分。《白衣女人》就是这样,安德鲁·洛依德·韦伯和伦敦首演的各位就这样在观众面前划了个格子,然后依照“三个女人,两个魔鬼,一个画家”的格子跳进去。这样无疑给人物的塑造减轻了许多负担,但老好人就是老好人,十恶不赦的也甘愿被人一恨到底。《白衣女人》仅刚刚起步,还有多的是的发展机会,毕竟完全不能否定那伟大的作曲家让每个人物都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旋律——那是从心中唱出来的。作曲家们像是音乐老师,人物就是他们的学生,知道了怎样唱歌后,就能用歌声来表达情感。但有时候也不一定,《简·爱》的作曲家比不上风靡音乐剧界的韦爵爷,但演绎者玛拉·夏菲尔却得到了“她才是真正的简·爱”这样高的评价,琼·芳登却未曾获此殊荣,估计不少音乐剧迷都要为此偷着乐了。不管怎么说,人物不断不断地在学习,比原先更加脱离平板,他们透彻的声音唱出了许多真实。每一字每一句,都像是自我剖析——独唱在这时体现出了魅力;而合唱,绝非跟着大队跑跑瞎凑热闹,不然《西贡小姐》中就不会有如此震撼人心的《此时此刻》。你听,那些嘹亮,都是深入人心的。










[CENTER][CENTER]香颂与狂想曲[/CENTER][/CENTER]
香颂是口中唱的,狂想曲是脑中延伸出去的种种。我想法国人的浪漫的确助长了他们的想象力。千万别提《巴黎圣母院》,我对这部音乐剧并没有很大的好感。好吧,如果非要说这部音乐剧是法语音乐剧中最著名的,我也只能默认这确是事实。在简洁不过的舞台与服装,很独特的化妆,再加上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道具。一群梳着黑人头的家伙身着麻布衫跳着乞丐之舞——现代化甚至流行化的舞蹈,以及交杂、嘶吼一般的音乐,让我惊讶,也让我不喜欢。《巴黎圣母院》倒是很现唱功,只是有一点让我经常以一种嘲弄的眼光看着它:当初不少人跑去看这部剧全然是冲着伊莲娜·希加拉,也不管她是否演出了一个迷人的艾丝梅拉达(实际上我觉得,她并没有)。法国人在这方面对待音乐剧实在有些不妥当,《巴黎圣母院》一时间如日中天,但红火了一阵子以后再也调动不起大众的胃口——如果在音乐剧中融入过多流行的元素,是无法使其成为经典的。法国人强调“与时俱进”,二十一世纪的确有这么两部作品,同是出于杰拉尔·普莱斯居尔维克之手的,是十分美的。——《巴黎圣母院》不够美,太硬。《飘》的唯美可说是淋漓尽致,以一曲纯音乐作为主题,向外延伸出全剧各不相同的曲目,又以主题贯穿全剧。但若要体现一种风格与想象力,还当推《罗密欧与朱丽叶》。流行的元素若要融到音乐剧中,就必要由优雅及灵活自如的古典元素来调和,使得全剧的音乐饱满起来。现代与忧伤,代表蒙太古家的蓝色和卡普莱家的红色中还夹了个象征死亡的白色,视觉与听觉上的艺术是满满的法国情调。因此,这是一部法国的全新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些曲目的创作和表演自然就要求往那凄美爱情以外的事物中挖掘。因为看到了人们沉浸在享乐主义的空虚之中,所以有奔腾欢悦的《世界之王》,殊不知歌舞着的人们眉尖有着不自觉地忧虑——每个人都在考虑着生命的意义,以及生与死的问题。因为看到了互相仇视却又格外贪图生命的人们的自我矛盾及可笑,才有《决斗》中几乎是戏谑的几下前奏。若要说这部音乐剧留给人的印象是什么,首先蹦出来的俩字是:现代,但之后还要忙不迭地补一句:“不是简单就能想象出的那种现代。”那些服装以及舞台布景,细一想,的确是属于法国人的创造力的。还有法语香颂的魅力,同样的旋律,到了伦敦和维也纳就是另外两种感觉了。
没错,我们要给音乐剧世界中的没一样事物都冠以音乐的光华。那么,法国那些作曲家和制作人的头脑,就可称是别样的一种狂想曲了。










[CENTER][CENTER]聆听思想砾石的碰撞[/CENTER][/CENTER]
曾经看到一位音乐剧同好对另一位说:“在维也纳上演的并不是只有瓦格纳啊。”当然,除了瓦格纳以外,风靡在维也纳音乐家们指尖的不仅仅是那些古典歌剧的大师。我想,他们一定比我更加了解麦克·昆瑟。奥地利的原创音乐剧中最优秀的三部作品中都能看到他坚定地站在词或曲创作的岗位上。在分别听罢《伊丽莎白》的维也纳演出版和埃森演出版之后,诸位同好们一致无奈地要求维也纳剧组在音乐的气势上“多学学德国人”,但音乐剧的底子是奥地利的——包括伊丽莎白这位历史人物,包括音乐剧中体现出的情感和精神。看《伊丽莎白》,要关注的有那么多,华丽多变的舞台背景,阴暗又灼热的历史气氛,比娅·杜维斯无人能及的对人物的拿捏以及她唱出的那一声缭绕心头久久不去的高音C,但彻人心扉的不是别的,正是伊丽莎白唱出的那一句:“我只属于我自己。”作为一部以历史为背景的音乐剧,一种对封建王朝的深度厌恶和抨击,一种深刻的宿命论和人性观,一种打破枷锁追求自由的热切渴望,通过历史以及伊丽莎白王后的一生,挟带着华丽、壮观,一同显现。震撼,正如沉沉黑夜中猛然射出的一道白亮的光,令人措手不及。他们不仅仅是在创作一部音乐剧,而是经由创作在探讨,继而将那重磅的结果赫然呈现。信手掂一掂,便知这种在思想上的充实,是目前的英语音乐剧不能及的。至于百老汇的那些“喜歌剧”,在这方面也只能缩在后头充小辈,尽管百老汇过去曾经是音乐剧的垄断。
如果脱离开历史,奥地利的音乐剧同样能涉及到人性。《吸血鬼之舞》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吸血鬼之舞》是一部喜剧,欧洲人的心眼不是一点点的复杂,他们就连喜剧都让人头皮发麻。观众们在台前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被那出色的音乐所深深吸引,但不知他们是否在享受这种福分的同时,进一步想过这部喜剧要笑的究竟是什么。不存在的事物嘲笑存在——正是胜利的吸血鬼在舞蹈时的嘲笑。这些贪婪又强大的活物正如现代的人类,浸泡在物质之中,也浸泡在无止尽的虚无之中。可以说,呈现在舞台上的不是这些披着丑化装束的演员们,而是一面硕大的镜子,照出一种真正的丑陋,让下面无知无觉的人们无知无觉地笑——嘲笑自己。这就像是一个小把戏,自然可以愚弄得他人浑然不快,但只是要看被愚弄的有没有那番醒悟过来的境界罢了。若是真醒悟了,这场把戏,就是一堂有效率的课。吸血鬼故事原是放在消遣书里或者休闲碟里来吓吓人,咋呼咋呼应和人们心理上的一种无谓需求的,却被奥地利人搬上了舞台,一边演绎着至上华美的音乐,一边重复着下边人的可笑。
作曲家依旧在给角色们上声乐课,上得很精彩;这里也有一批毫不逊色但风格完全不同的狂想者,给舞台绘上浓重的各种色块,眼前顿然多彩了起来;不同的是这儿颇有一批在思想的里程上马不停蹄一刻不歇的思想家,他们自称是业余的,跳跃到这片音乐剧领域中来干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相信没有一首曲子只存在单一的旋律,没有一片油彩只容得下一种颜色,而人们也决不能只有平板的感情、追求和思想。这片天地需是不停跃动又不乏理智的。
我想不会再有人怀疑自己应该听些什么了。在聆听之中,你仿佛能够感到皮肤上的一阵灼热——是这些思想砾石相互碰撞所溅出的火花,深深地扎入了你的骨髓。一时间,无法动弹。
人,只怕,久久不彻悟,就会变成一具傀儡。








    自己曾经也说过写过不下无数遍,音乐剧不是耳边的或者眼前的东西——是心中的。艺术广博、浑厚、饱满,但它撑起的天空却是无可形容的澄明透澈。我在这种艺术中沉醉了吗?不,这是一段清醒的旅程,没有沉湎,没有茫然,只清楚地看到:那跌宕出的——无关辉煌,却在不断层进,熠熠灼烧。
Jenseits der Nacht, jenseits der AngstHolt kein Schatten uns mehr einJetzt sind wir frei uns´re Träume zu leben—— Rebecca das musica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ch möchte leben!

东之工藤

0

主题

0

好友

884

积分

 

升级
92%
帖子
1479
精华
9
积分
884
威望
491
RP
946
金钱
1003 柯币
人气
0 ℃
注册时间
2005-2-18
沙发
发表于 2006-5-12 23:29:5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焰——一篇关于音乐剧的随笔

那个,请将就着看,并且容忍一下,谢谢
Jenseits der Nacht, jenseits der AngstHolt kein Schatten uns mehr einJetzt sind wir frei uns´re Träume zu leben—— Rebecca das musica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ch möchte lebe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手机版|Archiver|名侦探柯南事务所 ( 沪ICP备17027512号 )

GMT+8, 2024-5-15 16:26 , Processed in 0.024892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