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哉哉又录了一首叫做white wishes的歌,不知什么来头,还蛮好听的。经过2个多小时的不断修整,终于做到差不多可以见人的地步。很美地听了几遍后开始混缩,摘下耳机换上pc喇叭试听混缩成mp3后的样品,立刻就崩溃了,什么东西啊……怎么人声那么闷的,是不是消齿音后修复高频时提拉均衡器忘记激活了啊-w-于是马上换上耳机再试听mp3,没问题啊,很好啊,就是sam最后总线输出的效果,并没有遗漏均衡器的效果,于是这就是放音器材的音色差距导致的问题吗。。。
放到mp3播放器后再听,更悲剧了(sony原配的入耳式耳塞真是渣到无渣可掉,跟诺基亚随手机附赠的那种50块钱还带线控的货色没差多少- -
躺在床上我想起了磊磊在教程中说到的,最后混音时应该使用各类监听器材试听,不要用音染严重的设备等等。。。于是我们在混音时用的监听耳机就是录音时的那副,作为欣赏音乐的耳机它的档次是够高的了,但它对中高频的音染还真是非常厉害的样子,以前并没有如此理性的感受,只是觉得用它听歌的话,都变得比以前用其他的耳机听要好很多很多,想当然地就用它来监听了。现在知道它并不适合用于监听了,至少不适合用于混音时的监听,它对各种声音的中高频都优化了很多后,根据它的音色调整出来的东西,放到普通喇叭上再听时就显得中高频都闷了很多。(不过睡了一觉后再用pc喇叭听,似乎又不觉得像昨晚那么闷了-w-)
果然混音监听是需要专门的设备啊,得用那种真实表现所有的细节、不加任何味精的监听耳机,而不能用那种为了彰显音色而加猛料的产品。否则在自己这里听到很不错的后期设定方案,在人家那里听到的可能就很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