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快捷导航
事务所专题-柯南20周年纪念事件簿
搜索
查看: 208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游戏同人,三国贾诩传

[复制链接]

侦探

原无线区荣誉版主

0

主题

0

好友

344

积分

 

升级
84%
帖子
1230
精华
4
积分
344
威望
53
RP
696
金钱
1003 柯币
人气
4 ℃
注册时间
2004-1-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顶楼
发表于 2006-1-28 00:17: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  
  这些日子总是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来,就连每天一个时辰的读书功课也很容易就睡着了。
  “人老罗。”贾诩总是自嘲地说。
  一个接着又一个的梦幻,往事如闪电般清晰地重现,有时是揪心的痛,有时却是无可奈何的伤。
  那些微妙的感觉和奇妙的感情纠缠在一起,却无力自拔。
  梦中的过去,如同怒海中一个又一个浪头,让你措手不及、力不从心。
  贾诩依稀觉得,这些梦就像是一个大磨,一点一点的将他的精力挤压出来,几乎要耗尽他全部的生命力。
  可是贾诩知道自己逃脱不了宿命。
  渐渐的,他迷恋上了这些梦。
  尽管他明白这些梦就像一个深渊,迟早会将他的过去和他自己一起吞没。
  “老爷,请用膳。”门外传来了佣人的声音。
  “哦。”贾诩含含糊糊应了一声,皱皱眉头,意识到自己还在书房中,他甩动了一下手臂,却没有从椅子上起来。
  此刻窗外壮丽的夕阳将屋里洒满了跳跃的、红色的光芒。
  贾诩静静的等待着这光芒的淡去。
  落日最后的辉煌,昭示着黑夜的来临。
  “真是太累了——”贾诩没精打采的想着。
  稍稍打起一点精神,贾诩对外面的佣人说:“我再打个盹儿,你呆会儿再过来吧。”
  “是的,老爷。”
  侧耳听着渐远的脚步声,终于附近没有任何的声音了,贾诩这才露出了笑容。
  这一次,他几乎是满怀感激的合上眼。
  “我来了。”
  一时间,贾诩仿佛有股即将扑到母亲怀中的婴儿一般的冲动,甚至连手中的书也没来得及丢下。
  很快,梦幻宛如黑夜一般,伸开巨大的双翼,将贾诩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
  与此同时,火炉里的火妖异地沸腾起来。
2.  
  那时候可真是年轻啊。
  还没适应汉末官场的昏暗和同僚的蒙昧,贾诩决意摆脱这百无聊赖的生活,找了个借口,托病辞官回家。
  回家的路上黄沙漠漠、人烟罕见,越发为贾诩的去职之行蒙上了一层阴影。
  那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傍晚,狭路相逢一群打伤主人逃到荒野来的氐人,贾诩家丁及随行人等全部都被抓住。
  西北这个地方,民风彪悍,这些氐人看起来很像是谋财害命的强盗。
  “如果害怕能够解决问题的话,我一定显得会比所有人都害怕的。”贾诩回想起来,总是苦笑着说。
  “我是太尉段颎的外孙,只要你们不伤害我,我家一定会用重金赎回我的。”贾诩淡淡地说道。
  “太尉段颎久为边将,威震西土,吓吓这些打劫的强盗应该绰绰有余吧,”贾诩心想,“虽然说谎话不对,但是为了保命,也是情有可原的吧。”
  看到贾诩的雍容华贵和从容镇定,那些背叛主子的氐人犹豫了,一方面因着段颎的权势,另一方面因着重金的诱惑。
  他们因为忍受不了主人的奴役叛逃出来,受到官府的通缉,才逃到这片荒原来做强盗,如果再激怒了镇守边关的大将军,那就更没有活路了。
  令贾诩啼笑皆非的是,这群叛乱的氐人商量了一阵,决意加倍讨好他这个“段颎的外孙”,非但没有抢劫他的财物,反而还护送他这一行人到了安全的地方,并且表示出弃暗投明的意思来,希望贾诩能够引荐。
  “如果不是生活所逼,没有人会愿意当一辈子强盗的。”贾诩暗想。
  回到家后,贾诩竟然真的安排这一帮氐人充了军。在军中,地方官也只能对这些逃脱的奴隶望而兴叹了。
  这件事情被家丁和那些氐人渲染得沸沸扬扬,一次又一次的夸大其词和牵强附会使得贾诩名声大振,还惹得凉州兵马掾董卓亲自来拜访。
  董卓虽然凶残暴戾,但是豪爽过人、英勇善战,尤其善待部下,很得军心,在凉州威望很高。
  “能够在凉州这个地方声名远扬,使李催、郭汜这些桀骜不驯的人物心悦诚服,怎么说也有过人之处吧,”贾诩漫不经心的想,“这么一个人,将来或许可以名动天下呢。”
  在董卓的诚挚邀请下,静极思动的贾诩来到了西凉军中。
  贾诩性格孤僻,深居简出,不好交往,但是在和羌族一战中,一个看似极不起眼的诱敌之计竟然使得董卓大获全胜。
  于是董卓将贾诩提拔到了和李催、郭汜相同的职位上。
  贾诩也没在意,他似乎更喜欢出谋划策,甘居幕后,又不居功,用计每每言简意赅,却每言必中。纵然是李催、郭汜这等最看不起文人的鲁莽汉子,也对贾诩保持了相当的尊敬。
  不过,无论是董卓,还是李催、郭汜他们,都对贾诩的特立独行和无欲无求有一份疑惑。
  “这个人,竟然在想些什么呢?”
  

3.  
  何进邀请董卓进京师的消息传到了西凉军中,西凉军中一派喜气洋洋。
  “总算可以见见大世面啦。”
  “也许还会有发达的机会吧。”
  “兴许还能见到皇帝呢。”
  这群久在边关的将士们兴致勃勃。
  只是贾诩仍然闷闷不乐。
  “嘿,何进这不是引狼入室吗?”贾诩显然缺乏对董卓应有的尊敬,心下暗自盘算,“看来真是朝中无人啊,对付几个宦官倒还要求助外人,本来是应该迅速保密解决的问题,反而弄得天下皆知,授人以柄,纵然能够前门驱虎,可是后门招狼,何进只怕不得善终罗。”
  贾诩不由得有些忧心忡忡,担心西凉军能够逞雄一时,却不免成为众矢之的,董卓一介武夫,为地方豪强,乱世之猛将绰绰有余,可是说到王道,却一窍不通。
  一人衰而西凉绝,这数十万西凉子弟兵,还有多少骸骨能够回到家乡的呢?
  只是现在,董卓是听不进这番进谏的。
  自从得了何进的信后,董卓就躲起来每日和李儒、牛辅他们商量大计,最后满怀信心的鼓动全军。
  此刻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董卓和西凉军选择了这条路,就已经无法回头了。
  “这就是命运吧,”贾诩在多年以后回顾董卓这个决定时说道,“何进、董卓一起给了即将倒塌的汉帝国最后一击,从而彻底断送了这个庞大帝国复兴的机会,然而他们也不过是受命运的捉弄而已,在完成命运给他们的使命后,命运就无情的抛弃了他们。”
  “他们也是命运的棋子,在宿命的滚滚洪流中,他们身不由己的向前涌去,甚至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一下,他们无力抗拒,任凭命运的摆布。然而,在历史上,他们终究如同流星划过夜空,因为自己的愚蠢或者残暴记上了一笔,他们或多或少的改变了历史。”
  “可是,那些因为他们而死去的太多默默无闻的士兵和平民,从来就没有过关心和记载,史书中偶尔的会提到数十万人被屠杀或者自相残杀,其口气之轻描淡写使人觉得这不过只是统计数字而已。”
  “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啊,”贾诩经常感叹,“为什么总要忽略他们了呢?”
  “英雄横溢的时代,往往是大多数人不幸的时代,不过我们只注意到了英雄的丰功伟绩,那些自我标榜的英雄同暴君一样,手上沾满了鲜血。”多年以后的贾诩厌恶的想着。
  贾诩很清楚,自己潜意识中有为曾经那段西凉军中经历而辩护的意思,但是激愤之词多少也会有些真理。
  或许正是因为看透了仁义道德的虚情假意,三国这个最诡异的谋士才会以他不可思议的行为改变三国的格局,他没有任何功利之心,肆无忌惮的决断令当时甚至后来的每一个人困惑不解。
  然而有一点却是所有人的共识,那就是,贾诩的判断从来没有失误过。
  无论是战略上还是战术上,贾诩总是以他独有的考虑去看待,他绝对是三国的一个奇迹。
  可是现在,作为尚未进京西凉军中的贾诩,显然不会先知先觉。
  “既然无能为力,那么就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等待转机。”贾诩很快就下了决定。
  并且,贾诩也未曾料想以后的自己会对英雄有那么苛刻的评价,当时他仍然满怀憧憬。
  “总算能有机会见识一下天下的英雄了,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吧。”抱着这样的想法,贾诩心平气和的接受了安排。
  
4.  
  一切都在贾诩的意料之中,然而却似乎不在董卓和整个西凉军的意料之中。
  虽然预料到会出现困难,但是董卓并没有预料到会出现什么样的困难。
  这显然是缺乏准备的后果,董卓纵然能够解决一时的危机,却不免因此埋下了更深的隐患。
  董卓的入京策略是从废一帝、立一帝开始。
  对此无谋之举,贾诩表示难以理解,既然大权在握,则当生息养民,尽力拉拢朝中重臣,尤其是应该联络地方豪强,这个时候急于建立威信,反而将中立者推到了敌人一方。
  董卓遇到的第一个挑战是并州丁原,虽然通过收买吕布这一手段成功的化解了危机,而且趁机吸纳了并州的军力,使得自己实力大增,这次意外的收获令董卓迷失了方向,董卓更加嚣张跋扈,以至结怨朝中王允等忠心耿直的大臣,又惹急了地方豪强袁绍、曹操等人。
  强立新帝,董卓一时间便得罪了天下。
  “不过”,贾诩想,“这样的局面不仅是董卓一个人的责任吧,那些京师朝廷大臣多把董卓看成未开化的蛮夷,不甘心屈居手下,自然加倍为难,而董卓初掌大权,极为多疑,加上生性粗鲁,天生就和文质彬彬、侃侃而谈的文人格格不入,这样尖锐对立的矛盾一旦加剧,那就不可收拾了。”
  不久,曹操发矫诏,十七路诸侯起兵相应,董卓面临有生以来最大的挑战。
  这场战役也拉开了三国征战的序幕。
  “不管董卓怎么错,”贾诩心想,“此刻的凉州军和并州军都已和董卓吊在了一根绳子上,大家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渡过难关,否则就是毁灭的后果。”
  基于这样的共识,并州军和凉州军空前的团结了起来。
  因为政治上的战略失误,董卓招致了天下诸侯的联盟反对,但是联盟军的出现反而促使了董卓军的团结一心。
  而此刻联盟军内部反而分歧很大,各路诸侯都作自家打算,保存实力、互相陷害。
  对于这样的局面,贾诩觉得真够讽刺。
  “这完全是一场相互比较愚蠢和更加愚蠢的游戏。”
  不过,无论是联盟军还是董卓军,都因为这场战役而认识到了汉帝国和汉天子权威的一去不复返这个结果,虽然后来无数人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举兵,但是他们无疑都只是争取道义和政治上的主动,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势力把汉室真当成一回事情。
  可是乏味的战争还要继续。
  在贾诩看来,这场战役双方的表现乏善可陈,战略战术毫无亮色。
  联盟军的实力相当强大,四世三公袁绍、后起之秀曹操、江东猛虎孙坚绝非泛泛之辈,甚至刘备三兄弟出现于此,他们在之后或者逞强一时,或者名震天下,均表现出了非凡的能力。
  表面上看来,联盟军的战斗力是骇人的,三国中谁也不曾想象过的梦幻联盟——曹、刘、孙的联手,竟然如此不堪一击,甚至都没有表现出一点能够战胜的机会,最后仅仅造就了吕布的不败威名。
  董卓军方面,并州军因为吕布的功绩而深得信任,但是仅凭武勇是无法永远保持胜利的。
  可惜的是,董卓并没有明白这一点。
  “真是令人失望啊。”面对这场战役,贾诩从头到尾都没有打起精神,事后所作的唯一评价是:“简直就是乏味的打斗和完全没有意义的两败俱伤,这更像是一个武术比赛,双方都不约而同的把战场当成了斗兽场。”
  对于谋士来说,这样的大战役自己竟然毫无用武之地,可想而知,贾诩是郁闷的,也难怪出言不逊了。
  
5.  
  因为军力的劣势,弃守洛阳已经势在必行。
  “火烧洛阳和迁居长安吗?”贾诩听到后并没有惊讶。
  董卓军就像是一群狼,他们彻底的摧毁了洛阳这座繁华的都市。
  将一切可以带走的财产和人力都迁至长安,剩下的全部销毁,不留任何物资给敌人。
  按照李儒的想法,这样联盟军只是占领了一座废墟。联盟军本来就是乌合之众,一方面缺少粮食,坐守空城,难以打持久战;另一方面他们各怀异心,加上久离领地,也不安心,自然会土崩瓦解。
  这番分析贾诩倒是颇为赞同。
  “如果留下一个完好无损的洛阳给盟军,那么他们就会长期占据洛阳,从而对长安造成威胁,”贾诩心想,“既然洛阳已经完了,那些诸侯想趁机捞一把的美梦也该醒了,没有谁会为了毫无利益的价值而损兵折将的,联盟一旦解散,以后也就再也没有机会重建了。”
  “也许,”贾诩突然有个奇妙的主意,“留一个完好的洛阳也许更能有力的摧毁联盟军呢,让他们互相残杀不是很有意思吗?”
  只是风险太大,不值得冒险罢了。
  “既然大局已定,”贾诩想;“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董卓的鼎盛时期到来呢?最后谁能够击败这个突如其来的霸主呢?”
  虽然预料不会有追兵,不过以防万一,董卓还是派出了伏击和阻击的部队,出人意料的,贾诩提出愿意亲自领兵设伏。
  “那么,就由徐荣为第一阵,贾诩为第二阵吧。你们埋伏起来,等到李儒和吕布阻击追兵后,你们分别拦截就是。”董卓很快的决定了。
  贾诩微笑地领命,不无恶毒的想着:“追击董卓,这可是天下英雄成名的绝好机会哦,不过,他是不是还能有命获得这一荣耀呢?”
  让贾诩没想到的是,十七路联军竟然只有曹操一路来追击。
  很快的,曹操军经过吕布和徐荣的连番打击后近乎崩溃,而贾诩的生力军在前面等着他们。
  “怎么会是这样呢?”贾诩突然犹豫了,“不如我就给这个笨蛋一个机会吧,天下这么幼稚的人也不太多,如果他继续意气用事的话,那么他迟早也要丢掉这条性命的。毕竟,这样的伏击已经无关痛痒了。用一场无聊的伏击来结束无聊的战役,实在太无趣了。”
  基于感到乏味的理由,贾诩下达了撤伏的命令。
  “既然联军解散,那么我也该回陕西去了。长安嘛,我想我可能呆不习惯,何况董卓看上去更加宠信吕布和他的并州军。”
  董卓将凉州军派遣了回去,留下了吕布的并州军在长安,两路军马互为呼应,一时无二,天下再也没有任何人敢挑战董卓的权威。
  击退了众诸侯联盟的董卓终于到达了他这一生的最顶峰。
  而此刻的贾诩,正默默注视着长安即将上演的精彩好戏。

6.  
  “吕布杀了董卓吗?好像还是动用了美人计?”贾诩仔细的打听着京师传来的消息。
  有人问道:“那么,朝廷打算怎么处置我们呢?”
  另一个人闷闷不乐的答道:“李催将军上表求赦,结果被拒绝了。”
  “现在董卓、牛辅都死了,我们又求赦不得,吕布的并州军向来和我们凉州军不和,一定会趁机陷害我们,我们这里没有人是吕布的对手,与其送死,不如干脆解散部队各自逃命去吧。”李催早就乱了方寸,丧气地说。
  中军帐下,众将无语。
  不久之前还杀气腾腾,面对天下诸侯联盟而面不改色的西凉军一时间仿佛感到末日的降临。
  这个时候,贾诩站了出来。
  “朝廷要将我们斩尽杀绝,我们如果解散部队各自逃生,只怕更是得束手就擒罗。还不如大家聚集兵力,拼个鱼死网破,也算是为董丞相报仇,如果能够成功,还可以威逼朝廷而成就一世英名,如果不成功,大家再走也不迟啊。”
  “话是不错,可是吕布天下无敌,加上除掉董卓大得民心,我们能够战胜吗?”
  贾诩的话为李催燃起了一丝希望,虽然李催不甘心这样狼狈逃走,但摆在面前的现实却十分残酷,尤其现在西凉军士气低落,不堪一战。
  “如果只是较量武力,吕布的确天下无敌,但是我们斗智不斗勇,除吕布如除一鸭耳。”贾诩微微笑道。
  “至于将军所担心的民心所向,其实也不必多虑。”贾诩分析当前的形势,“京师之中,王允和吕布大肆收捕异己,弄得人心惶惶,大臣们自顾不暇,各地诸侯,都是各自为政,从来也没团结一心,联盟军解散后,各地豪强再无斗志。所以我们面对的敌人只有吕布的并州军。”
  “只要向军中宣扬我军之窘迫,激起西凉军的死拼之心,煽动置之于死地而后生的斗志,到时候略施小计,便可击败吕布,夺回长安,成就一番事业,将军何乐而不为呢?”
  在贾诩这番话下,李催恍然大悟,突然感到那渺茫的前途一下子变得辉煌起来。
  李催本来就是亡命之徒,天不怕、地不怕,一听得事情非但有转机,而且更有胜算,对于这个红了眼的赌徒来说,那是一定要下注的。
  一番慷慨激昂之后,各个将军都回去煽动军心,利用以前就有的并州军和凉州军的怨恨,加油添醋的渲染,顿时使得西凉军由垂头丧气变成了怒火冲天,这一群失去理智的战士已经可以无坚不摧了。
  或许是对虎牢关的无所事事有所不满,贾诩这次仔细的部署了对付吕布的计划。
  “李催将军守住谷口,吸引吕布的主力,但是不要与之接战;郭汜将军领军抄击其后,效彭越挠楚之法,鸣金进兵,擂鼓收兵,只管扰乱吕布军心,牵制吕布的部队;张济、樊稠两位将军分兵两路,连接内应,径取长安。这样使得吕布首尾不能救应,京师一失,补给不足,吕布只有逃之夭夭的份了。”
  “这样的计策对付吕布真是杀鸡用牛刀了。”贾诩暗叹。
  “可是李催占领京师后又是什么样的局面呢?和董卓会有区别吗?这一切不过是混乱的开始而已啊。”
  “那么,我这样做是不是错了呢?”贾诩在心里暗问自己。
  “可是,不管怎么说,也不能让凉州军就这样消失吧,反正天下注定了是一场大浩劫,而我不过是顺水推舟提前了而已。”
  讲一切责任推诿给命运之后,贾诩心安理得了。
  在无懈可击的计划下,吕布迅速兵败,逃出了长安。

7.  
  京师的大道上,竟然有人拦住贾诩的轿子痛骂。
  “贾诩,你引李催军进长安,你不得好死。将来乱天下者,必你贾诩是也。董卓的尸首挨雷劈你知道吧,你一定会和他一样的下场!”
  贾诩毫不在意的下了轿,对那位怒发冲冠的老人家说,“要说乱天下者,因该首推桓、灵二帝,近者也有十常侍与何进,怎么算也不会轮到我吧,怎么没看见天劈他们的尸首呢。老人家,你还是赶快离开吧。”
  虽然贾诩说得那个老头目瞪口呆,但因为这件事情,贾诩坐在李催的酒宴上还是心神不宁。
  “***!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李丞相封你侯你不要,让你当尚书仆射你不当,现在李丞相的酒宴上,你一滴酒都不喝!你什么意思!”
  一个喝醉了酒的将军不满贾诩的心不在焉和判若无人的冷漠,一把拔出剑来。
  贾诩心中一惊,却不动声色。
  李催远远望了过来,一个箭步冲到那个口出狂言的将军面前,就是一记耳光。
  “没有贾公,还会有我们的今天吗?你可真是不知好歹!来呀,把他拖到水缸里醒酒!让他清醒清醒!去给贾公道歉!”
  “不敢当,”贾诩急忙站了起来说道,“我的确不善饮酒,也难怪那位将军误会,李丞相千万莫见怪。”
  在贾诩的劝说下,李催脸上连番色变,终于止住了怒火。
  一场盛宴闹得不欢而散。
  “这哪里像是朝廷大臣,简直就是强盗土匪嘛。”贾诩苦笑着。
  京师已由董卓的暴政换成了李催的暴政。
  “但是,李催待我不薄,怎么说也要报答知遇之恩的。”
  贾诩找到了一个理由,于是在马腾高举义旗征讨李催时候,仍然坚定的站在了李催一边。
  李蒙、王方极力主张出战应敌,贾诩却不以为然,可是李催也同意了李蒙、王方的意见。
  结果李蒙、王方打败被擒,而李催采取贾诩坚守不出的战略后,马腾维持了两个月,被迫退兵。
  贾诩以为,粮草,这是三国时代的战争的关键。
  惨遭蹂躏、屠戮、破坏的中国大地上,天灾连连,饥饿和痛苦几乎成了汉末平民的全部,人相食的事情屡见不鲜。
  可是这一切不能阻止英雄的正义征战,也不能阻止英雄恣意驱使士兵去残杀。
  敌对双方的士兵们冷漠的杀死对方或者被对方杀死。
  他们互不相识,也没有任何仇怨,他们没有尝试过沟通,也没有打算相互了解,然而他们是那么的相似,甚至无法区分他们的不同。
  仅仅为了一口饭,或者只是“英雄”充沛的感情或者迂腐的固执,他们就得拼上这条命,去杀死素不相识的人。
  还有比这更愚蠢的行为吗?
  贾诩痛恨那些因为莫名其妙的理由而发动战争的人。
  然而在贾诩而言莫名其妙的行为,在马腾看来却是忠君报国的壮举。
  自然,在贾诩看来正是顺应天意,野心勃勃的董卓、李催的率性行为,在马腾看来是大逆不道。
  “马腾,真是个挺可爱的人。他竟然真有他表面上的那么幼稚,在这个年代他还能活到现在,太不可思议。”贾诩想,这绝非恭维。
  贾诩不明白的是,马腾劳师远征,只要坚守关卡不出,待其粮草耗尽,就能轻松取胜。如此简单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为什么偏偏有人要去对仗,以己之短攻敌之强,最后丢了自己性命呢?
  “为了个人的野心或者无意义的炫耀,不顾实力,白白牺牲士兵的性命,这样的将军决不是能打胜仗的将军;不懂得珍惜士兵,不能了解部下、把握形势,这样的主公也决不是贤明的主公。”
  贾诩第一次开始思考自己的随波逐流是否正确的问题。
  毕竟,一个不懂得选择主公的谋士也不是一个好的谋士。

卿能怜汉朝,救朕命乎?”汉献帝含泪乞求。
  “圣上何出此言?”贾诩不由得慌了手脚。
  “李催专横跋扈,如今已容不得朕,我知贾卿虽为李傕参谋,但实未尝忘君,近日也因政事多和李催争执,李催忌公已有多时,请贾卿一定救我。”
  “连皇上都知道李催忌我了吗?”贾诩心想,连忙应道:“陛下不必多说,臣自有办法。”
  从汉献帝那儿回来,贾诩陷入了深思。
  李催越来越独断了,斩了樊稠,又和郭汜结怨,凉州军早已四分五裂。李催还迷上了女巫,和贾诩为了些国事早已有了冲突。
  “那么,也许真是我该离开的时候了。”贾诩想。
  为什么无论是谁到了这个位置就会晕眩呢?
  太子几乎是一生下来就被教育培养成为至高无上的皇者。
  他的生活、他的教育、他的思维方式、他的一举一动,都是作为未来的至尊来安排,他从小都在为当皇帝而准备的。
  他很清楚自己需要掌管天下,他也有足够的自信和气质来担当重任。
  他以为这一切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
  他不慌不忙,从而不迫,没有犹豫、没有慌乱,他认为这是上天的指派,他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他平静地接受这一切。
  他不用怀疑自己地位的合法和合理,他不用担心自己的权力受到任何人的挑战,他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忧虑。
  或许,只有这样的教育下的皇帝才最称职吧。
  但是他不足以应付危机,他从不知道其他人的想法,他只能够照着先皇早就安排好了那样生活,但是当他发现他接受的帝国完全不是他想象的那样时,他几乎无能为力。
  汉帝国无可挽回的崩溃了。
  混乱则意味着将带来新的次序。
  在这场角逐中,董卓用他的先见和恰到好处的机会攫取了最有利的位置,他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力和地位,他骄傲而得意。
  然而,董卓惊讶的发现他没有并取得任何人的支持,他突然发现他的地位和权力一点儿都不稳定,他好像成了众矢之的。
  于是,董卓开始不安起来。
  汉帝国的崩溃带来的是野心如雨后野草般的疯长,在权威和次序没有得到控制之前,没有人可以阻止野心、贪婪、背叛的肆虐,董卓面对的挑战是汉献帝的万倍。
  他要阻止敌人的野心,也要阻止部下的野心,然而他更清楚这野心正是他的胜利所唤醒的。
  他不敢相信任何人,他感受到太多人的威胁。
  他焦虑不安,痛苦不堪,他一反常态的暴戾、专横,他不能容忍异议,他不允许不服从的出现,他要用杀戮和恐怖来证明自己的不可侵犯。
  他强迫所有人服从,这和一个正统皇帝习惯于人们的服从完全不同,他没有自信,他只能够自我欺骗和强迫所有人自我欺骗。
  董卓在君临天下的时候已经晕眩了,他已经完全失去了判断力。
  事实上,在他准备进京,正踌躇满志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他将踏上这条不归之路。
  董卓终于戏剧化的死在了吕布的手上。
  而现在的李催,也步董卓的后尘,走上众叛亲离的道路。
  高处不胜寒啊。
  “在顶峰还能保持冷静和清醒的人,才能够成为真正的霸主。”贾诩想,“然而,这个人会是谁呢?”
  这份王者的气质应该是与生俱来的吧。
  那么是不是也就意味着,未来取决于天意,或者说,早已决定于天意呢?
  
9.  
  “李傕贪而无谋,我已离间羌人,使之兵散心怯,然后重爵饵之,李催果然中计,独赏巫女,引起众将不满,各起异心,现李催和郭汜相争,屡战屡败,已经渐渐势孤力穷,陛下可乘此机会,速速离去。”
  贾诩悠悠地说着。
  这段时间他可真没闲着,动摇军心这种事情,那可得做大量细致而深入的工作,虽然李催现在不得人心,又专横独断、听不得意见,但是毕竟是在他眼皮底下捣鬼,被发现了可是逃不了杀头的。
  “然而还不是一切顺利吗?”贾诩想,“我不过是顺应天意,最多也就把李催的毁灭提前了而已,这样的做法或许能够少死一点人吧。”
  “那么,贾卿,你不和朕一道离去吗?”汉献帝关切地问道。
  贾诩没有回答,沉吟了片刻,突然问道:“如今天下大乱,我想请教陛下平乱之道。”
  “这个——”,汉献帝一时语塞,“斩逆臣,用贤良,以仁德治国,则天下自然安定。”
  “是吗?”贾诩小声的对自己说。
  “陛下请速去,李催快要回来了,微臣先告退。”
  贾诩鞠了个躬,扬长而去。
  回到了自己的官邸,贾诩苦笑着,“我也该为自己找退路了吧。”
  李催自从崇信女巫后,就开始猜忌部下,密探布置了不少,之前为了迷惑李催,贾诩一直老老实实,现在李催正领兵在外,败绩传来,长安眼看不保,已然大乱,正是离开的好时机。
  在暗地里,贾诩也准备了好几个月,转移家眷的诸如此类事情都顺利地解决了。
  贾诩选择了一条和汉献帝相反的逃亡之路。
  虽说是逃亡,可贾诩早安排好了去处,选择了合适的路线,一路上倒是从容不迫。
  只是刚离开的那天晚上,贾诩感觉并不太好。
  那是因为一个贾诩安排在汉献帝身边侍卫的回报。
  “听到我不愿意跟随陛下,陛下有什么反应?”贾诩问道。
  “贾公,您走之后,陛下大发雷霆,说贾公您不识抬举,还说到时候要让您好看。后来被别人劝了半天,才没有生气了。”
  “哦,我明白了。陛下年轻,一时冲动,说出话来自然口不择言,你可以退下了,不用再回去,就留在我身边吧,记住不要将此事告诉别人。”
  “小人明白。”
  那侍卫退了下去。
  望着屋外皎洁的月光,贾诩有些落寞。
  “看来我真是太幼稚了,本来还挺冲动,希望能够助汉献帝一臂之力呢。”
  沉默良久,贾诩又忽地笑了,“献帝这个饵是放出去了,那条能够咬住天下的鱼又在哪里呢?真是令人期待啊。”
  “不管怎么说,那未来的霸主至少是一个有非凡器量的人吧。”
  
10.  
  在段煨的府中,贾诩遇上了他这一生最大的痛。
  段煨实在太像一个贤良的主公,虽然他扮演得很好,可是还是被贾诩一眼看穿了。
  段煨就像叶公好龙一样喜好人才。
  贾诩是受到段煨的诚挚邀请才来到了华阴,可以说贾诩一直受到了很好的待遇。段煨一直都客气的很,好吃好住的侍候着,有什么事情也请贾诩来商量。
  如果贾诩是南郭先生的话,那倒也好混了,因为段煨从来不愿提供自己完整的情报和战略构想,每每贾诩有什么提议,段煨总是答应得好,却从来不这么做,仿佛请贾诩来就是为了成就段煨的贤名,至于贾诩本人,只要养着就够了。
  这是贾诩一生中最苦闷的日子。
  无论是以前的董卓、李催,还是以后的张绣、曹操、曹丕,这些贾诩的雇主,从来都相当重视他的意见。
  对于贾诩来说,有用武之地才是他的志向,而段煨却不能给予他这些。
  段煨自己不分析局势,又不能判断计策的可行性,偏偏还不信任身边的谋士,只是依靠亲信和亲人,却还要装成雄才大略、慧眼识人的明主。
  “也真够难为他了,”贾诩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既累自己,也累别人。最后大家都把心思花在琢磨人的上面,其他一切都顾不得了。”
  有时候贾诩疑惑人和人之间的差别会这么大。
  表面上,段煨英明神武,无论才智武功并不会输与任何人,但是却偏偏难以让属下死命效忠,难以让谋士倾尽全力。
  “或许,这就是聪明和智慧的区别吧,”贾诩想,“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少聪明人,但是有智慧的人却寥寥无几。”
  对人性的了解更加透彻,这大概是贾诩的收获吧。
  就在这段日子里,贾诩结识了段煨的女儿——段瑛。
  贾诩永远也无法忘记那双格外清澈的眸子。
  更无法忘记在那个黄昏,意外结识段瑛的那天。
  正是春光明媚的傍晚,江水波光粼粼,两岸杨柳依依,秀美着裸露着的小腿,一袭白衣,迎着灿烂夕阳和徐来清风,长发飘飘的缓缓走来,贾诩有生以来第一次的被异性惊呆了。
  段煨在教育女儿上却没有世俗的偏见,一直把女儿当成儿子养大,段瑛也就跟着父亲学习剑术兵法,并且成为了段煨的重要参谋,这样一个热衷于计谋和权谋的女性在这个时代里很少见。
  段瑛正值青春年少,也就比父亲段煨直爽得多,因为贾诩此刻的盛名,所以经常毫不忌讳的向贾诩请教天下大势。
  “经常会有独到的见解,不过,独到未必正确。”贾诩用带有赞赏的口吻,但却委婉的评价段瑛。
  不管怎么说,一个这样奇特的女子打动了贾诩。
  那又是一段甜蜜的日子,虽然贾诩感觉郁郁不得志,但是这种交流却使贾诩稍释郁闷。
  在这一点上,段煨倒从来不介意段瑛和贾诩的交往,反而还鼓励段瑛接受贾诩的指点。
  “或许段煨认为他女儿提出的计谋才能够值得相信吧。”贾诩苦笑着想,“至于理解,也交给了他女儿去办,因为他忙于更重要的事情——装成明主。”
  就在贾诩感到自己被吸引的时候,他也发现了自己和段瑛的巨大差距。
  段瑛对现实的利益判断十分敏感,这和段煨有点相似,她不相信理想和奇迹,显示出冷漠无情的理性,这就与贾诩的思维方式颇有不同,而贾诩也无法说服她信服自己。
  “或许他们自己不具备宽容,所以他们才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宽容。而器量,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表现自己的手段。如果有可能,他们会把可能的对手完全消灭而不给予任何机会。他们不会去考虑失去多少潜在的支持者,因为无法量化,所以他们毫不在意。”
  “更主要的是,他们对于形势的判断,对于应付的策略,一切都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甚至不包括自己的士兵和地盘,这些在他们来说都是可以为了自己的绝对安全而舍弃的。”
  通盘从自己的私利开始考虑,就无法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
  这也就是贾诩和段瑛最格格不入的地方。
  “要说服一个执著的人放弃自己的眼前利益,为了将来而冒风险,要使她信服最终她的利益和所有人的利益是一样的,那是多么的不容易啊。”贾诩经常这么感叹,“然而这道理却是这么简单,董卓、李催都曾经无师自通的了解,可是偏偏很多人都意识不到。”
  在以后伴随张绣的日子里,或者贾诩正是从袁绍的身上依稀看到了段煨的影子,于是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选择了弱势一方的曹操吧。
  然而,这一切并不妨碍贾诩在很长一段时间对段瑛的迷恋,可是贾诩渐渐坚定起来,选择了离开。
  那正是段煨讨好张绣的时候,张绣也派人来接贾诩,对于西凉军最后一支残部,贾诩还是有感情的,既然决定离开,自然就选择了张绣军。
  那天傍晚,贾诩一行正往张绣军的路上,段瑛追了上来。
  “我知道你要离开,而且我也知道你不会再回来,所以——”,段瑛拔出了剑。
  “不能为己所有,就要除掉吗?”贾诩忧伤的想,虽然他从来没有怀疑过段瑛对他的感情,但是他更清楚段瑛会理智的克制感情。
  “这一点上我表示十分钦佩,然而,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更加忧伤。”贾诩心想,“不论任何时候,我都不会在心情激荡之下做判断和决定。”
  要说服段瑛并不难,要说服自己才最艰难。
  贾诩勉强振作起来,以从容不迫的口气分析了段煨的处境和张绣的助力,让段瑛相信即使贾诩留在段煨军中也没有什么好处,段瑛很清楚自己的父亲不信任贾诩。
  而贾诩的离开未必是坏事,毕竟段煨还扣押了贾诩的家眷,让贾诩在张绣军中也许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段瑛仔细分析这贾诩的每一句话,犹豫了半天,悻悻地收回了剑,那不甘心的表情简直令贾诩心碎。
  段瑛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贾诩却沉默了很久。
  随从问贾诩道:“段煨将军对您也算不错啦,加上段小姐和您关系那么好,您为什么还要离开他呢?”
  贾诩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段煨生性多疑,而且有猜忌我的意思,虽然表面上礼遇很厚,但是我绝不可以为相安无事,以后段煨一定会算计我的,现在我离开,至少段煨会因为没有我的威胁而感到欣喜,另一方面他又希望我能够替他结交张绣这个靠山,肯定会善待我的家眷。张绣军是西凉军的残支,那里我颇有根基,而且张绣没有信得过的参谋,一直以来都希望我能够助他一臂之力,这样一来,我自己脱离了险境,我家人也得到了保障,何乐而不为呢?”
原来已经很多年了。

杯户大学生

0

主题

0

好友

71

积分

 

升级
78%
帖子
587
精华
0
积分
71
威望
7
RP
146
金钱
295 柯币
人气
0 ℃
注册时间
2005-1-31
沙发
发表于 2006-1-28 07:36:1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ZT游戏同人,三国贾诩传

尖样,你太菜了,那种二流军师,你要记住,吕布才是王道
一个漆黑的夜晚,我的BM偷偷地跑到尖尖的DK身边,一刀把他砍下马 爷无敌了,自由+正义=无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杯户中学生

0

主题

0

好友

36

积分

 

升级
90%
帖子
219
精华
0
积分
36
威望
25
RP
23
金钱
46 柯币
人气
0 ℃
注册时间
2004-1-15
板凳
发表于 2006-1-28 16:02:5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ZT游戏同人,三国贾诩传

赞~三国的谋士中间,我最喜欢贾诩和法正~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长大如果学医,一定发明一种新手术,割点脂肪给朗月。。。 麦克斯韦抓来抱抱。。。 碱金属万岁~ 懒得用分割线的某只被pia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侦探

原无线区荣誉版主

0

主题

0

好友

344

积分

 

升级
84%
帖子
1230
精华
4
积分
344
威望
53
RP
696
金钱
1003 柯币
人气
4 ℃
注册时间
2004-1-27
地板
发表于 2006-1-28 20:02:0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ZT游戏同人,三国贾诩传

12.  
  贾诩静静的坐在屋里盘算。
  注意到张绣那格外愤怒的表情,贾诩就知道事情无可挽回了。
  “那么,就做一次自杀性攻击吧,”贾诩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目的是为了出口气,而代价是我方的全军覆没。”
  张绣很明确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曹操竟然勾搭我的婶婶,简直太过分了!不管怎么样,我也要和他拼了这条命。”
  贾诩不由得暗暗皱了一下眉头。
  张绣是一个奇怪的主公,他甚至从来没有想过去争霸天下,他不过是顺势而行。
  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结交刘表,在贾诩的建议下摆出一幅积极进取的姿态,没多久,又在贾诩的建议下投降了曹操。
  这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主公。
  “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对我言听计从,丝毫没有猜忌。”贾诩心想。
  当张绣决定对曹操反戈一击的时候,贾诩犹豫了。
  这样的攻击行动,贾诩认为简直就是毫无意义,除了杀掉曹操之外,就没有任何效果,驻在城外的夏侯敦、于禁能够轻而易举的将张绣军碾得粉碎。
  “为了个人的一时激愤,这样做够理智吗?”
  “然而,张绣本来就不是一个理性的人,既然无法改变主公的战略,谋士的天职在于更好的执行,不管怎么说,我也要尽自己的本分吧,”贾诩有些遗憾的想,“那么,对不起了,曹操,你只能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
  每次令贾诩感到艰难选择的是要不要实行这个计划,倒不是计划本身。
  “假以我军逃兵太多的借口,将曹操置于中军,然后我军分为四寨,将其团团围住,曹操难逃此劫。”  
  而现在,正是动手的时候。
  火光四起,人言马嘶。
  贾诩不由得想起刚才胡车儿有些得意地告诉他,说曹操身边的典韦武力超群、勇猛无敌,所以将他灌醉,偷了典韦的武器双铁戟,贾诩口里没说什么,心里却不以为然,一个典韦在万军之中能有何作为?何况既然能够灌醉典韦,何必偷他什么武器,直接下毒不是更好?
  没有过多久,消息传来,大局已定。
  “结束了,”张绣走进屋来,有些疲惫的对贾诩说,“那个典韦,真是凶悍,愣是一个人占了寨前门,虽然被乱箭穿心,可是也让曹操从寨后逃出,而曹操的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舍命保护曹操,嘿,结果我们杀了曹昂和曹安民,让曹操给跑了。”
  贾诩静静地说:“事以至此,我们也无能为力,现在不能够和曹操的主力交战,我们也只有弃城去投靠刘表了。”
  “明白。”张绣点点头,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突然,张绣转过头来对贾诩说:“军师,你觉得我这样做是不是对呢?死了这么多弟兄,还结下一个不解的仇怨,到底值得吗?”
  贾诩没有说话,只是淡淡一笑。
  张绣呆了一阵,也坦然了。
  “做都做了,还后悔什么!”张绣的目光慢慢变得坚定起来,“做人嘛,不能够总像一条狗,逼急了那是要咬人的,就这么一条命,拼了又如何!”
   13.  
  刘表隆重接待了张绣一行。
  像张绣这么冲动而不顾大局,毫无野心而不思进取的人物那是任何人都欢迎的,刘表也不例外,并且承诺给予张绣人力物力上的绝对支持,希望张绣骚扰曹操的后方。
  在襄阳城中是段平静的日子。
  直到那一天贾诩收到一封请帖,署名是水镜先生司马徽。
  贾诩知道这是襄阳第一隐士,当即就答应了邀请。虽然他觉得作为一个隐士,而又 “第一”有些滑稽。
  那是一个江南的冬夜,雨来得格外的清、静和凄凉。
  在离襄阳城数里之外的水镜山庄,贾诩见到了司马徽、以及诸葛亮、庞统、徐庶。
  这是贾诩第一次和荆州学派接触。
  当时贾诩已经颇有声名,而曹操手下的荀彧、荀攸、程昱,袁绍手下的审配、逢纪、沮授、田丰均是公认的谋略之士,他们奇谋迭出,为中原的曹袁两大势力胜出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都是北方的谋士,相形之下,荆襄、江东、汉中和益州则未见到十分出众的人才,不免黯然失色。
  “然而,他们不过是隐忍待发而已,荆州学派才智之士,足以动乱天下。”多年以后回忆起这件事情的贾诩想。
  当时或许是好奇,或许是想见识一下北方的谋士,对贾诩的到来,荆州学派排出了超强的阵容,也隐隐约约有些挑战的意思。
  贾诩马上意识到了这一点。
  水镜先生先说了些客套话,就提到了汉阳阎忠曾夸过贾诩有良、平之奇一事。
  贾诩赶忙答道:“惭愧得很,汉阳阎忠其实乃是我的舅父,其时我正欲谋官职,所以舅父特意为提携我所为,名不副实啊。”
  “噢,是吗?呵呵,贾公谦虚了。”
  贾诩的自揭短处显然引起了荆州学派这批年轻人的好感。
  令贾诩没想到的是,这一招沽名钓誉之计竟然被荆州学派偷了个十足,在不久之后,荆襄便开始流传“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说法,从来没有显山露水的诸葛亮和庞统马上成就了大名鼎鼎。
  贾诩感觉荆州学派十分的自信,他和荆州学派的分歧倒不是对战略战术的选择判断上,这一点上双方都是能达成共识,关键的不同在于对天下大势的判断。
  诸葛亮问道:“贾公,您辅佐董卓而董卓亡,辅佐李催而李催灭,辅佐张绣,而张绣也落到如今的地步,这难道是您做军师的成就吗?”  
  贾诩微笑道:“我不过是顺势而行,而不强以仁义来搅乱天下。我辅佐董卓,并不等于我就需要全力助他为恶,也不等于我一定要置他于死地,我不过是想保全自己和尽本分而已。至于李催,他相信我的时候我自然全力回报,可是当他不信任我,开始算计我的时候,我只能选择离开。而张绣,他的心既然不在天下,我又何必强人所难呢?”
  贾诩这番说辞荆州学派表示了难以接受。
  贾诩不由得好奇的问道:“那么,你们心中的主公,你们希望的将来,天下又是什么样呢?”
  诸葛亮昂然道:“我们的主公必是刘氏宗族后裔,名不正则言不顺,此其一;主公必须为仁义之主,唯有仁义方可得民心,治天下,此其二;主公必要有超人之器量,能容人用人,此其三。这三者得之,再加上我荆州学派全力辅佐,天下何愁不归于太平?”
  贾诩摇了摇头,不以为然道:“汉室已亡,无可挽回,纵然汉室后裔有杰出人物,也不能改变现状。此其一;我以为你们实在过于迂腐,固然兴以汉室复兴之旗号能够动人,可是最终能够使天下太平的只会是强者,而仁义不过是最虚伪的借口。此其二;器量必不可少,而荆襄刘表、益州刘璋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器量,环视天下,刘姓并无有实力而杰出之人才,此刻正是成就霸业的最关键时刻,若在过得几年,天下大势已定,纵然那位符合条件的主公出现,只怕你们荆州学派也无能为力,不过是空耗精力,勉强行事,私心自用,白白空耗国力,惹得天下纷争不断,还谈何太平?”  
  庞统笑道:“贾公此言差矣,中原北方之地至汉末黄巾乱党、董卓肆虐以来,久遭荼毒,以往的富庶地带已千里无人烟,现在曹操、袁绍两雄并立,必将一场旷日持久大战,双方各自拼命招兵买马,粮食不足已经成了关键,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一方获胜,也需要付出惨重代价,而以后更需要分兵镇压,历经此役,中原之元气再难恢复。而我荆襄一带,地方富庶,兵精粮足,虽无中原之大,却有独到之利,只要中原、北方尚未安定,我军西取益州、汉中,并合荆襄,易守难攻,再以一上将军进驻中原,大军发兵直逼长安,两路破之,以逸待劳,则天下指日可待也。”
  贾诩道:“北方中原之地,已占天下五之其三,实力之强,再难震撼,何况兵将久经沙场,战斗力惊人,非南方过于安逸之兵能敌,而今不顾大势,再起祸端,无济于事,又置江南、益州于战乱之害,空耗国力,何益国人呢?”
  徐庶接道:“汉室将倾,则我辈必然全力扶植,篡夺天下者,势必暴戾待民,秦王嬴政,汉贼董卓正是此辈,唯有汉室正统方可使天下臣服,才能成就太平盛世,贾公如何不明?”
  贾诩摇头道:“要说仁德明主,莫过于三皇五帝,可是今天谁还会请他们的后裔来做天子呢?汉有文景之治,更有汉武之雄,而汉高祖早先是市井小民的时候,谁又能知道他是真命天子呢?今天汉室将倾,又凭什么认定非要汉室正统才是终结天下战乱之人呢?天下太平本来就是老百姓的心愿,只需顺势而行,自然太平,何必再用机巧心智,假正义之名,越俎代庖,自以为替百姓谋利而将他们送上死路,搅乱世道而混淆视听,难道是正确的吗?”
  诸葛亮笑道:“贾公所言不过是老庄那一套圣人不死,大道不止而已,大而无当,空而无用,自己修身养性还可以,治国平天下却不够。”
  双方各执己见,一番辩论之下,双方都觉没办法说服对方,于是就各自保留意见。
  贾诩长长叹了一口气,心想:“此刻的一番对话只是口舌之争,然而这不同意见,最后也不知道要牺牲多少人的生命才能够达成共识啊。”
  贾诩慢慢站起身来,准备告辞,却觉得有些话非说不可,不吐不快。
  “我在西凉的时候,那儿人很穷,远远比不上荆襄这么富裕、安定,加上连年的天灾人祸,朝廷的赋税严重,平民生活很苦。”
  “有一次,我在街上被一位母亲给拦住,她说她已经饿了三天了,一点东西也没吃,她跪下来求我,求我给她一碗饭,不是给她自己吃,而是给她儿子。”
  “我很同情她,于是就让人从屋里端了一碗饭给她,她就拿着这碗饭在街边等着她儿子,这个时候,和她儿子一块去山上挖野菜的人跑过来告诉她,说她儿子在山上被老虎咬死了。”
  贾诩的声音突然变得很冷,“你们知道那位母亲是什么反应吗?”
  诸葛亮他们一呆。
  贾诩冷冷的说:“那位母亲大吃一惊,手一抖,把饭泼到了地上。她马上扑到了地上,拼命的把那些饭塞到嘴里,生怕别人抢了去。她就这么趴在地上,一句话也没说,慢慢的把地上的饭都吃完了。”
  贾诩的目光变得出奇的柔和。
  此刻,就连在一旁笑眯眯不作声的司马徽也怔住了。
  “从那一天起我就知道这汉朝已经死了。今天,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正义需要让那么多无辜的人死去。但是我很清楚,以正义之名来争权夺利,最后是必将为这些愚蠢而付出惨重代价的。”
  “在下告辞了。”
  说吧,贾诩长身而起,拂衣而去,翻身走进黑暗汹涌的雨夜中,片刻便被无尽的黑暗包围了。
  即算是贾诩也没料想到,他这番话却不幸言中,动荡不安,自相残杀的三国时代,直接导致了其后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五胡乱华三百年,从东汉末年起的几百年里,“人相食”,“易子而食”就一直没有中止过。 14.  
  在刘表的扶植下,张绣重整军力,利用曹操大军防御袁绍的时候,在南阳、南阳、江陵诸县作乱;驻守这一带的曹洪哪里会是贾诩的对手,一连输数阵,曹洪不得已向曹操告急。
  曹操引领大军围攻南阳,张绣兵单力薄,遂用贾诩之计,一是等待刘表的援军,二则牵制曹操主力,使曹操顾忌袁绍对许昌的威胁。
  “曹操此番前来,虽然军力强盛,但不足为惧。此刻已与宛城时不同。我军驻守宛城时候,曹操并无袁绍之威胁,我方也无刘表之援军,眼下此长彼消,曹操势必求速战速决,而南阳城壕宽阔,水势又深,地利极佳,曹操急切难下,如今我再用一计。这几日攻城战役,南阳城城东南角已遭破坏,而建城砖土之色,新旧不等,鹿角多半毁坏,我故意不修补此处,就是让曹操入我圈套中来。”
  曹操见急攻不下,于是罢兵三日,命令军士运土填壕;又用土布袋和柴薪草把堆积,在城边作为梯凳;又立云梯以窥望城中;曹操甚至亲自骑马绕城细细观察。
  贾诩问探子:“曹操有何异动?”
  “曹操命令军士聚于城门西门角上,正在堆积柴薪,会集诸将,打算在那儿攻城。”
  张绣奇道:“怪了,明明我南阳城市东北角有破绽,曹操看了三天,怎么会没看出来呢?我们这一番苦心不是白费了吗?”
  贾诩轻笑道:“我先恭喜张将军,曹操已经中计了,这次一定要他损兵折将,有来无回了。”
  “此话怎讲?”
  贾诩道:“曹操绕城而观三日,定然窥到东南角之积弱,早已决意将从东南角处攻进,却故意在西北上积草屯兵,诈为声势,其实是想让我方集中兵力守西北角,他必然乘夜黑攻东南角。”
  张绣疑惑道:“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如果曹操看到我们将主力调往东南角,他肯定不会进攻了啊。”
  贾诩微笑道:“曹操用诡计,我们也可以用诡计啊。我军可以选守城精壮之兵,把两支预备队投进去,让他们饱食轻装,都藏在东南一侧房屋内,另一方面让老百姓假扮军士,虚守西北。到了晚上先任曹军在东南角上爬城。只要看到曹军一半兵力爬进城,到时候一声鸣金为号,举起火把照住城东南角,伏兵四起,曹操也只能束手就擒啦。”
  嘿,这是贾诩第二次如愿以偿的算计了曹操。
  那天晚上三更时分,曹操自以为得计,亲自领军冲入城东南角,兵力刚过到一半,就听到鸣金之声,自知反中了贾诩的计策,急忙退兵,可是张绣已经杀了过来,曹军措手不及,忙退出城外,大败奔走数十里,张绣一直杀至天明方收军入城。
  此役,曹军折兵五万余人,失去辎重无数,吕虔、于禁都被杀伤,可谓损失惨重。雪上加霜的是,刘表已经率领大军赶了过来援助张绣,身在许昌的荀彧急报袁绍有起兵兴犯许昌的意图。
  曹操心慌意乱,于是主动退兵。
  间谍将曹操的窘迫情况报知张绣,张绣当下就要和刘表追击,贾诩却劝阻,而刘表执意追杀,没有听取贾诩的意见,刘表张绣合兵引军万余同往追击,结果遭到了曹军后队反击,张绣、刘表两军大败而还。
  张绣摇着头对贾诩说道:“不用公言,果有此败。”  
  贾诩笑道:“如果主公愿意听我的话,那么现在就可以重整兵力追击了。”
  张绣和刘表面面相觑,齐说道:“如今都已经败了一阵,还能再追吗?”
  贾诩却不作解释,只是说道:“这一次追击,一定会大获全胜,如果输了的话,我愿意交出项上首级。”  
  此话一出,张绣大惊道:“军师何出此言,军师之言,每每鬼神莫知,却无有不中,军师让我追,我就去追,纵然不利又有何妨?”
  而刘表却是死活不肯出兵。
  张绣独自一人引领着自己的军队再次追了上去,宛如作梦一般,曹操军果然大败,军马辎重,连路散弃而走。
  张绣得意洋洋收军回到了安众。
  刘表好奇地问贾诩道:“先前我和张将军用精兵万余追击敌之退兵,贾公您说我们必败,当我们败退之后,您又劝我们再次追击,这次张将军以新败之兵居然如您所说大获全胜,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同样是追击,情况截然相反呢?希望明公指教。”
  贾诩笑道:“其实这也没什么了不起,张将军和刘将军虽然善于用兵,但是比不上老谋深算的曹操,曹操用兵老矣,虽是退兵,一定会有劲将殿后,我军虽强,却不能够战胜,所以我知道必败曹操急于退兵,是因为许都有事,击退我方追兵后,以为我不敢再来,一定轻车速回,不做防备,而今我乘其不备追击,所以知道必胜尔。”
  刘表、张绣俱服。
  兵不在多而在精,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战场上,料到了敌人举动,就赢了一半,如果能根据敌人的举动做出相应的对策,则必胜无疑。然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要怎样把握,这才是关键。
  张绣、刘表能够明白军事上的道理,能够理解计策的抉择,却不能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判断。
  “唉,”贾诩叹了一口气,“这样的主公能够帮得了一时,又怎么帮得了一世呢?走一步看一步吧。”
  眼见南阳暂时平安,贾诩劝刘表回荆州,于是张绣守襄城,互为唇齿,以作照应。 15.  
  因为贾诩的原因,曹操决定暂时避开对张绣的讨伐。
  在郭嘉十胜十败论下,曹操坚定了对峙袁绍的决心,于是开始了决战袁绍的准备工作。
  一方面曹操厚遣绍使,奏封绍为大将军、太尉,兼都督冀、青、幽、并四州,并且密书修书劝袁绍讨伐公孙瓒,并且承诺给予帮助。讨得袁绍的欢心,袁绍果然调转兵力进攻公孙瓒。
  另一方面,曹操结盟刘备。
  安下袁绍这头,曹操开始积极进行中原争霸,历经几番大战,曹操击溃了并州军,斩了吕布,收编了张辽为首的并州军残部。
  至此,曾经威震天下的无敌勇将吕布宣告角逐天下失利,退出历史舞台,而他的并州军也彻底消失了。
  淮南袁术最后也被围而擒杀,刘备也乘此机会逃离了曹操的节制,虎口夺食占据了曹操的徐州。
  此刻袁绍约定刘备接应,令审配、逢纪为统军,田丰、荀谌、许攸为谋士,颜良、文丑为将军,起马军十五万,步兵十五万,共精兵三十万,望黎阳进发,分拨已定,令书记陈琳草檄。
  曹操自引兵至黎阳,虽然兵力不足,却也士气昂然,浑然无惧,摆出一幅决战的姿态。
  事到临头,袁绍却又心怀疑惑,不思进兵,许攸、审配、沮授各不相和,遂不图进取。
  打仗是牵动千万人的大事,必须谋定而后动。既然决定,则需当机立断,如今搞得声势浩大,大动干戈,最后却一仗未打,落得个虎头蛇尾,如此儿戏,空为人笑。
  这一切,都被贾诩看在了眼里。
  两军隔八十里,各自深沟高垒,相持不战,自八月守至十月。
  曹操于是命令吕布手下降将臧霸守把青、徐;于禁、李典屯兵河上;曹仁总督大军,屯于官渡,操自引一军,径回许都。
  而此刻,贾诩在无所事事的晒太阳。
  张绣兵力有限,仅仅只够保住自己,想要发展势力,前方既有曹操的虎视眈眈,后方也有刘表的制约,刘表不会允许一个自己都控制不了的强势存在。
  贾诩安逸的享受着这一段时间的悠闲。
  “这样的日子显然不会长久,可是既然无力改变,那么就得安然享受。”贾诩想着。
  有时候贾诩也觉得自己很奇怪,尽管他很关心天下大势,可是这些都只是他的兴趣,但他从来没有为自己的主公做过这方面的策划。
  “我似乎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主公能够取得天下,”贾诩想,“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虽然是一个也还算称职的谋士,可是谋士的天职应该是辅助贤良的主公,为天下出谋划策呀。”
  贾诩有些怀疑自己选择错了行,可是他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体力活干不了,做文章没天赋,又懒散,还想过好日子,加上要养家糊口,如今战乱四起,要保住性命,也只能呆在军中。
  每每想起这些,贾诩就感叹道:“真是无奈啊。”
  这位毫无野心和天下责任感的军师经常抱怨自己生不逢时,这段丝毫不用心机的日子,贾诩甚至有些为张绣对自己的厚待而不安,然而他很快就一点不在意自己的不称职,陶陶然享受着这段晚年被他誉为自己这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 16.  
  “该来的总归要来了。”贾诩叹了口气。
  他必须做他这一生最大的赌博。
  这个决定不仅仅关系到他自己的性命,还关系到他的家人,深深信任他的张绣,以及凉州军所有士兵的性命和前途。
  他需要在袁绍和曹操之间作一个抉择。
  投靠袁绍似乎理由更加充分一些。
  第一,张绣和曹操已经结下了深仇大恨,在战场上杀伤不可避免,但是暗算了曹操的长子、爱将,怎么说也会有心结。第二,实力对比尤为明显,袁绍的实力远胜于曹操,显然没有理由选择一个即将失败的主公,雪中送炭是美德,可是锦上添花才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然而贾诩仍然犹豫不决。
  “现在还不能够下结论,既然曹操和袁绍都派来了使者,那么我就先见见他们再说吧。”贾诩心想。
  见到袁绍使者的时候,贾诩一下子呆了。
  “怎么会是你,段小姐?”
  女扮男装的段瑛轻轻一笑,“这有什么奇怪的,我已经劝父亲归顺了袁绍,如今袁绍要劝降张绣,为了立这一功,我就自告奋勇来当这个说客罗,这样我们又可以见面,还可以共事一主了。”
  “是这样啊。”贾诩强抑制自己的情绪,点了点头。
  “那么,”段瑛一双妙目盯住了贾诩,“你会建议张绣归顺袁绍吗?”
  “这——”贾诩一阵心慌意乱。
  段瑛似乎有些不满道:“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如今袁绍、曹操决战在即,袁绍迟早要取得胜利,到时候天下再无任何诸侯能阻挡袁绍统一天下的步伐,张绣如今依附刘表却不得刘表信任,勉强维持,如此实力,将来无以抵挡袁绍大军,不如早降,还可保全自己、博得功名利禄。”
  “就这么简单吗?”贾诩自言自语。
  “当然这么简单!”段瑛信心满满,“何况张将军和曹操已经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投降曹操无异于飞蛾扑火。”
  贾诩深深地看了段瑛一眼,打断段瑛的话,“飞蛾明知道扑火是自取灭亡,却始终没有畏惧过。”
  段瑛一呆,望着贾诩:“什么意思?”
  “莫非——”,段瑛心中突然有股不妙的感觉。
  贾诩叹了一口气,道:“我总算想通了这件事情。”
  段瑛迟疑道:“你的意思是?”
  贾诩摇了摇头,有些意兴索然,“你知道我们对事物判断的区别在哪儿吗?”
  段瑛皱了皱眉头,没作声。
  贾诩点了点头,轻声道:“你总是对你的任何决定信心十足,而我却总是在怀疑自己的决定,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区别了。”
  段瑛困惑不解的望着贾诩。
  贾诩问道:“袁绍近日讨伐曹操,不知道胜负如何?”
  段瑛忙道:“现在正是隆冬寒月,所以权且罢兵。袁绍以为张绣将军和荆州刘表俱有国士之风,所以特来招纳。”
  贾诩慢慢地说道:“我明白了,这件事情我还需要考虑两天,到时候我会给你一个答复,段小姐请先回吧。”
  段瑛无言,退了出去。
  曹操那儿来的使者是刘晔。
  “嘿嘿,现在是张绣最值钱的时候,当然要卖给一个好主顾,还要卖一个好价钱。”贾诩心想。
  贾诩问刘晔道:“那么,刘先生以何教我呢?”
  “曹公王霸之志,尽释私怨,特来结好张绣将军,此之明德绝非袁绍可比,此其一;袁绍势大,纵得张将军,却也不以为然,而我军势孤,一旦有张将军鼎力相助,必以为重,张将军之前途无忧,此其二。曹公奉天子明诏,征伐天下,此其三。”
  贾诩微笑道:“这些暂且不提,我就想请问曹公有何妙计击败袁绍?又凭什么来征伐天下,以平乱世呢?”
  刘晔胸有成竹答道:“郭嘉先生曾有十胜十论,不知贾公知否?”
  “请先生一一道来。”
  “绍繁礼多仪,曹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曹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曹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曹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曹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曹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曹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曹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曹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曹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曹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贾诩微微点了点头,道“那么治国平天下呢?”
  “一言以蔽之,屯田、世家、租调三制,保证粮草接济。曹公更欲一扫汉末之颓废,设中正制,选举中的品第人物权收归中央,此乃万世之基业也。”
  贾诩大笑道:“刘公此言,如醍醐灌顶,贾某受教了,我闻曹公手下武将多有畏惧,文官却不以为意,果然曹公手下天下之才甚矣,能使得刘公这样的才智之士信心十足,我还有什么可犹豫呢?一切如公所愿,待我见过张绣将军后,自有定论。”
  送走了刘晔后,贾诩当即修书推辞了段瑛。
  道不同,不相为谋,贾诩明白自己摆脱了疑惑。
  只不过心中还是隐隐作痛。
  贾诩不知道,这次也是他和段瑛最后一次相见了,袁绍失败后,段煨军也被击溃,他们父女俩从此销声匿迹,贾诩怎么也打听不到段瑛的任何消息。
  “这就是乱世。”贾诩忧伤的想着。
  然而,在当时贾诩主要考虑的是说服张绣的问题。
  然而张绣尽管有些不解,却也没多犹豫,点点头说道:“我知道贾公是诚心为我谋划,必不负我,贾公之言,我张绣无有不从,好,我就率众归顺曹操。”
  贾诩听到这番话,激动地握住张绣的手说道:“将军如此信任贾某,真是令我惭愧,在曹操手下,将军千万记住,只需像继续保持这份诚挚和愚直,无有异心,我可担保将军名利无忧也。”
  于是张绣军做出了三国时代最不可思议的选择,归顺了曹操。
17.  
  “说实话,战胜袁绍连我自己都没有信心,你为什么就相信我一定会取胜呢?”曹操盯住贾诩问道。
  贾诩微微一笑道:“我也不知道,也许是仰慕曹公诗写得好吧。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真是好诗啊。”
  曹操睁大眼睛望着贾诩,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贾公真是性情中人啊。”
  贾诩仔细的打量着这位与众不同的主公,心想:“这会是我最后一个主公吗?”  
  到许昌后,贾诩一如往昔的找了一处僻静的院子,不和任何人交往。换了无数的地方和主公,他的习惯却没有任何变化,仿佛这一切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影响。
  曹操沉思了一会儿,对贾诩说道:“前些天献帝写衣带诏,想要杀我,被我软禁起来了,大概心情很不好,你和献帝有些交情,去看看他吧。”
  “是。”贾诩虽然疑惑,却还是很快的答应下来了。
  献帝消瘦了。
  献帝是一个不幸的皇帝,他本来可以做一个安逸的王爷,但是命运却把他推上了万人之上的位置,董卓在这一点上算有拥戴之功,可是对献帝来说,这一切只是他不幸的开始。
  献帝是一个从来没有掌握过实权的皇帝,这不仅是命运作弄,献帝自身的能力有限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请卿救朕命!”献帝拉住贾诩的衣袖垂泪道。
  贾诩微微叹了一口气,觉得实在无话可说,献帝为什么总是遇人不淑呢?先是董卓,后是吕布,接着又是李催,现在又轮到了曹操。
  然而,就算再换上一个诸侯,会有例外吗?
  袁绍?孙策?刘表?刘璋?甚至是那个愚直的马腾?或者是献帝寄予厚望的刘皇叔?
  他们会心甘情愿将自己的谋士、大将和士兵们交给献帝,让献帝夺取自己的权力吗?
  姑且不论诸侯们是否会这么做,就算他们能够让献帝主持大局,献帝又能有征战天下的能力吗?
  再多的军力都会被无能的统帅葬送掉。
  这些几乎是天下所有人的共识,而献帝却好像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献帝的所作所为使得他自己变成更为被动。
  他要求任何人给他不可能给他的权力,虽然他认为这是正当的。
  这些才是悲剧的根源。
  “那么,我就再为陛下策划一次吧。”贾诩淡淡地说。
  “陛下要重夺权力,必须有一个全盘计划,不然才出虎口,又入狼群。”
  “不错。”献帝颔首。
  “那么,我们首先从曹操看起,陛下就算毒死了曹操,却无损曹操的实力,反而会遭遇到灾难。曹操手下有一大批亲信,把持朝政,控制了军队,尤其是曹操的嫡系部队,夏侯敦、夏侯渊、曹洪、曹仁都是深得军心的大将,陛下如今冲动行事,一旦遭遇反扑,没有丝毫反抗之力,更别说收回大权了。杀死曹操后,必须得诛曹氏子弟、夏侯兄弟九族,杀许褚等亲信,流放荀彧等名臣,革去张辽等名将的兵权,重用自己的亲信全面掌权。”
  “朕有一批忠心耿耿的大臣。”
  “他们不过是没有实权的失意者罢了,”贾诩说道,“他们只是被这个乱世遗弃的人,不能因为自己的能力出人头地,就只会靠投机取巧,陛下和他们在一起只会受到误导。”
  “是吗?”献帝有些不明白,“可是那些实权人物被曹操收买了呀。”
  “对!这就是关键。”贾诩说道,“陛下应该像曹操一样去经营自己的天下,亲贤臣、远小人,靠自己的器量和能力来聚集天下人才,凭自己的实力来征战天下。如果是一味依仗阴谋诡计,纵然暗算了曹操,暗算了夏侯兄弟,暗算了一切反对陛下的人,陛下照样也是命悬人手,寝食难安。”
  “像曹操一样去做?”献帝疑惑了,“可是,我是天子啊。”
  贾诩苦笑了一声,点了点头。
  “陛下请保重,暗算这一招对您有害无益,还是慎用的好。”
  “爱卿,你刚才不是说为我谋划大事吗?”献帝有些急了。
  贾诩微微叹了口气,道:“该说的我已经都说了,我刚才告诉陛下的才是天下的正道,除此以外,别无他法,只靠阴谋诡计而终成就天下者,无。陛下请好自为之吧。”
   18.  
  与袁绍决战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三国两位最强者之间的对决拉开了帷幕。
  曹操为了这场决战已经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破刘备、交好刘表,以曹仁之女许配孙策幼弟孙匡,又封孙权为将军,以为内应。
  而此刻袁绍的仍然优柔寡断,先后派出了颜良、文丑各率十万大军讨伐曹操,却被曹操轻松破之。
  袁绍终于耐不住性子,亲率七十万大军,屯兵官渡,东西南北,周围安营,连络九十余里。
  而曹操此刻只有七万余兵,部队不过是青州军、山贼、黄巾军、西凉和并州残部组成的乌合之众,夏侯敦、夏侯渊、曹仁、曹洪也都不是行伍出生,更为要紧的是粮草不足,还只能速战速决。
  北人擅使弓,一番交战下来,曹军不利,只能退守官渡。
  官渡是许昌的门户,此为重要的隘口,一旦失却,许昌则无险可守。
  “官渡此战,是我曹军生死存亡之战,眼下袁军势大,如果我军不能遏制其势,必将为其所乘。”曹操虽然忧心忡忡,却也明白其中的关键症结,“眼下我方势孤力单,粮草不济,战力不足,防守艰难,又不能退兵,要如何是好呢?”
  贾诩建议道:“目前我方势必不能退兵,许昌荀彧已经说得很清楚,此正用奇之时,虽然袁绍军没有破绽,但是我们也可以让他们露出破绽来。”
  “此话怎讲?”
  “首先我们要扼制袁军去路,坚守官渡牵制袁军主力,并且派部队奇袭、骚扰敌军粮草部队。”贾诩说道。
  “不错,”刘晔接道,“袁绍筑起土山,约五十余座,上立高橹,分拨弓弩手于其上射箭,尽窥我方虚实,我军慌乱。可做发石车破之。我当进车式,造发石车数百乘,分布营墙内,正对土山上云梯。候弓箭手射箭时,炮石飞空,往上乱打,使得袁军不敢登高射箭。另一方面,绕营掘长堑,使袁军伏道无用。”
  荀攸也说道:“我方应该广布眼线,获知袁军动向,以待可乘之机。”
  贾诩道:“二位所言正是。此战虽是我方防御,但防御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别,若是消极防御,依仗城高水深,一味死守,则必有城破之日。敌之攻城,定有所长,或军力远胜,或我无援兵,若任敌调兵遣将,攻我所短,我方防守难以面面俱到。唯有积极防守,虽弱而不乱,士气不堕,相机行事,纵是敌人能破一面,我方也可靠预备队趋之城外,我方更要了解敌之动向,探知破敌之策。以弱兵防守,更需要积极态度,用双倍的警觉和果断,才能反败为胜。”
  贾诩继续说道:“眼下我军粮草不济,可以乘机用计,说我军粮告竭,使往许昌教荀彧作速措办粮草,望其星夜解赴军前接济,故意使此信息落入袁军手上,以做诱敌之用呢。”
  曹操大声道:“各位军师高见,那我们就三管齐下,一面小心防御,一方探知敌情,一面诱敌,以待时机。”
  没想到的是,贾诩这一招诱敌之计被袁绍看破,却歪打正着的导致了袁绍军师许攸的背叛,告知了袁军军粮的集结地——乌巢,曹操根据打探多日的情报对照起来,确定了粮草地点。多日的积极备战,对分兵出营、己方实力锐减的官渡大寨作了布置。
  “那么,贾诩、荀攸,官渡就拜托你们了。”曹操临行前说道。
  贾诩轻笑道:“曹公请放心,我早已安排夏侯敦、夏侯渊领军伏于左,曹仁、李典领军伏于右,袁军来攻,我方当主动出击,势必叫他们疑神疑鬼,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
  曹操大笑道:“贾公防守是天下无二,我可是在你手上吃过大亏,几次都差点丢了性命。”
  就这样,曹操领军诈称袁将蒋奇袭击乌巢,在袁军前后即将形成合围之势的不利情况下,先破前军,又回师破后军,成功的化解了这一危机。
  曹操奇袭乌巢的同时,袁绍派张郃、高览杀往官渡曹军营寨,被贾诩三路齐出,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曹操马不停蹄,乘势从速进兵,大军三路劫袁寨,奇袭成功。
  荀攸又献计,扬言调拨人马,一路取酸枣,攻邺郡;一路取黎阳,断袁兵归路。使得袁绍闻之,惊惶分兵,而曹操乘其兵动时击之,在一连串的算计下,袁绍毫无应对之策,慌慌张张的被曹操牵着鼻子跑。
  兵败如山倒,袁军毫无斗志,溃不成军,七十万人,最终只跑得八百骑逃了回去。
  官渡之战改变了天下的命运,一切来得这么的突然和不可思议,虽然在贾诩看来,这根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袁绍虽然大败,但是他在河北一带苦心经营,实力犹存。
  不过最艰难的时候都挺过来了,相信天下间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止曹操统一的步伐了。
  “除非——”贾诩突然有些担心起来,“那个神秘而实力超群的荆州学派,又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19.  
  袁绍败了一仗又一仗,自己气愤不过,吐血身亡,临死之前立了他的三子袁尚为继承人,为袁氏兄弟相争乃至最终败落埋下了隐患。
  此刻,刘备在汝南得刘辟、龚都数万之众,知道曹操出征河北,令刘辟守汝南,引兵乘虚来攻许昌。
  曹操不得已回军,破刘备,刘备逃往刘表军中。
  之后,曹操命夏侯敦、满宠镇守汝南,以拒刘表;留曹仁、荀彧守许都,亲统大军进攻冀州。
  袁尚、袁谭大敌当前,同心协力。
  曹操听取郭嘉的建议,举兵南向荆州,征讨刘表,以候袁氏兄弟之变。命贾诩为太守,守黎阳;曹洪引兵守官渡,自引大军向荆州进兵。
  看到曹操撤军,袁氏兄弟以为有了机会,几次率大军进攻黎阳,却被贾诩和张辽主动出击给击退。
  于是袁氏兄弟干脆退兵回来,不思进取,开始琢磨兄弟相残。
  “真是愚蠢。”贾诩心想。
  曹操屯军西平伐刘表,刘表派刘备引兵为前部以迎之。未及交锋,袁谭就已经献上了降书。
  果然不出郭嘉所料,曹操才一撤军,袁氏兄弟就互相图谋,袁谭失败,打算向曹操借兵。
  曹操听取谋士们的意见,放弃了攻打荆州,即日督军还取冀州。
  经过郭嘉的苦心策划,曹军几番艰苦卓绝的战斗,当然主要是袁氏兄弟的自相残杀,袁氏兄弟最终势趋而穷,曹操终于平定了北方。
  那又是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
  北方既定,曹操便开始准备下江南之策。
  贾诩建议道:“我以为中原、北方之地虽然富足,却是久遭战乱之害,如今天下已有五支其三,我当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居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贾诩继续说道:“江南丰乐之地,国和民顺,未可摇动。虽有大军,却难顺利。”
  曹操摇头道:“贾公所言,我又何尝不知?南伐江南,我也是迫不得已。中原北方之地广阔无垠,更有匈奴之患,我必分兵守之。兵分则弱,虽然表面上我军实力强大,但是局部的兵力却是弱势,江南乃富庶地带,兵精粮足,一旦窥视中原,我军也难以应对。如今我方之势,实在宜攻不宜守,如今我当聚集全力,希望能够一举而克江南,平定天下,否则单是维持目前这样庞大数量的军力,我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更别说还要有所建设了。”
  贾诩问道:“明公就不怕欲速而不达吗?”
  曹操苦笑道:“我还有选择吗?如今汉室已倾,如无我一人,不知道有多少人称帝,有多少人称王,到时候战乱一起,又是不可收拾,天下已经乱得太久了,我宁愿冒险也要早日结束这个乱世。”
  贾诩默默无言。
  “那么,你就要直接对峙荆州学派的才智之士了,”贾诩默默地想,“他们都有动摇天下的能力啊。”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吃人,就是被人吃。无力者和愚昧者只是麻木、冷淡的接受着命运的安排。而那些能够改变自己,甚至改变天下命运的人呢?他们是怎么想,怎么做呢?
  为了毫无理由的理由,英雄们可以搅得天下大乱,不得安宁。
  只是在英雄们狂笑声中,掩去了弱者痛苦的哀鸣。
  英雄们仰起头来,全然不知道脸上沾满了鲜血,而愚昧者站在一旁欢欣鼓舞,继续拿自己和亲人的生命去供他们杀戮。
  “没有英雄的时代,将会是多么幸福的时代啊。”贾诩幽幽的想着。
20.  
  贾诩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荆州学派横空出世,并且一开始就展现出王者的气势。
  他们既在战略上进行规划,也轻易的在战术上取得胜利,加上刘备手下的几员虎将,曹操方几乎没有人能够与之匹敌。
  历经夏侯敦博望坡大败,曹操心知手下再无人是诸葛亮的敌手。
  没有人能比曹操更了解刘备的可怕,畏惧刘备羽翼将成,于是决定提前讨伐江南。
  进军荆州异常的顺利,刘表出乎意料的病死,而荆州之主又为幼子刘琮所得,刘琮竟然一战不接,将襄阳献给了曹操。
  备听取了诸葛亮的意见,会同十万百姓一起撤往江陵。
  身在许昌的贾诩听到这个消息,心想:“孔明,难道我真地看错你了吗?既然毫无军力保护任何一个百姓,又要将他们出于曹操强大军力的敌对状态下,纵然曹操严令禁止任意杀戮,但是士兵面对阻挡和敌对者,就算老百姓是手无寸铁,但是他们充满了敌意,这样也会导致大规模的屠杀啊,难道这就是仁义了吗?”  
  “为了将曹操置于不仁之地,就可以牺牲这么多无辜的百姓吗?那么,最后得到了天下,和董卓、和曹操又有什么不同呢?既然没有什么不同?又何苦造成这么的杀戮呢?”
  “曹操据有北方、中原,实力虽然不是不能动摇,但也根深蒂固,刘备能够取得一两场战役的胜利,也不过是将战乱天下延续而已,就算了刘备攻克了许昌,他还能够像曹操破袁绍一样,顺利统一北方吗?”  
  “可是,”贾诩疑惑了,“刘备、诸葛亮他们就没有权利来争夺天下了吗?他们只是因为出来的时机不合适,就应该放弃自己的梦想了吗?”
  “是啊,他们也有他们的汉室梦想,他们也可以为了自己的正义而战。”
  “不过,”贾诩陷入了沉思,“为了自己的梦想,就有权利决定老百姓和士兵的生死了吗?”
  “这样是不是太自私了一些呢?”
  “如果是赤裸裸要争霸天下,靠实力和器量,那倒还说得过去。可是啊,假借正义之名,将自己形容得崇高伟大,将对手说成一无是处,非要将对手置于身败名裂之地,就过分恶毒了。从另一方面说,这种宣传攻势是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对手缺乏了解的表现。至少,一个不懂得尊重对手,不懂得去了解对手长处的人,是很难赢得竞争的。”
  “不过是一个争夺天下的游戏而已,千万不要把自己想象得太崇高,”贾诩冷冷的想,“如果过分欺骗最后连自己也迷惑住的话,那么你就会遭遇到最致命的一击。”

21.  
  赤壁之战,曹操遭遇到了有生以来最惨烈的完败。
  瘟疫、不擅水战,再加上曹操的骄狂、轻敌,中了周瑜、诸葛亮的反间计、诈降计,再加上庞统的连环计,一夜东风,曹操号称的百万大军顿时烟消云散。
  不过,曹操还是挺了过来。
  “就算是这样的惨败,曹操居然还保住了自己所有的名将和谋士,看来他真的明白什么才是他夺取天下的资本。”贾诩默默地想。
  此刻,刘备用诸葛亮、庞统为军师,开始迅速兴旺发达起来。
  曹操遂命张辽兴兵从合淝径取江南,希冀刘备心在西川之际,孙权势单力孤,能够一举平定江东。  
  而诸葛亮让刘备修书马超,先是提到汉室不幸,又说到马腾被曹操杀掉的不共戴天之仇。最后许诺自己将率领荆襄之众,配合马超的西凉军。
  马超果然起兵直逼长安,曹操大军未至,长安已失。
  “现在马超兵雄马壮,我军也没有能力同时在两处战场上战斗,唉,这样子就便宜刘备、诸葛亮他们了。”曹操叹道。
  贾诩道:“其实这样未必是坏事,孙权、刘备依仗长江天险,易守难攻,我急切难下,一不小心反而为之所乘,并无必胜之把握。而马超的西凉军早已为我之心腹大患,这一战在所难免,现在刘备虚以援军,却无力配合马超,我方当乘此良机一举溃马超,彻底收复西凉。诸葛亮一时权宜之计,实则失之大矣,如若等到刘备羽翼已成,再约马超、孙权一齐进攻,我方必定手忙脚乱,难以应付呢。”
  “此言不错,我也正是这么想的。”曹操颔首道,“那么,我军当以何胜之?”
  贾诩微笑道:“无他,离之而已。马超有勇无谋,不足为惧,马超之军力,多来自西凉太守韩遂,如今只要我方隐忍不攻,待其粮草耗尽,再离间他们,自然可以顺利破之。”
  曹操笑道:“不战而胜,贾公每用如此奇谋,真是令人钦佩啊。如今关中边远,如果这些敌人各依靠地利险阻,我大军来则撤,我大军去则出,我必以重兵把守,却防不胜防,假如我要征讨他们非用上一二年不可,大耗国力;如今马超势大,我正可以示之以弱,以骄敌心,更使敌人聚集于一处,表面上敌军声势浩大,兵力强盛,但实人心不一,易于离间,粮草不足,难以久战,我军可以乘此良机,一举而灭,免却我后顾之忧,才能放心南征。”
  “那么,与马超一战,不战就可知必胜了。”贾诩说道,和曹操相视大笑。
  “举一而反三,这样的能力才是天下的霸主吧。”贾诩暗想,“怎么调兵遣将相形之下倒不重要了。”
  马超骁勇善战,可是终究算不过曹操和贾诩。
  战不多时,粮草不足,而此刻的刘备迟迟没有配合出兵的迹象,不得已向曹操求和,曹操依计行事,答应了求和的要求,亲自上阵,演了一出好戏,使得马超和韩遂互相猜忌,马超心疑韩遂,磨刀霍霍打算先下手为强,韩遂迫不得已投向曹操,至此离间计大功告成。曹军顺势而下,会合了韩遂军全军出击,马超军大溃,马超仅以身免,先逃往汉中,后归降刘备。
原来已经很多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侦探

原无线区荣誉版主

0

主题

0

好友

344

积分

 

升级
84%
帖子
1230
精华
4
积分
344
威望
53
RP
696
金钱
1003 柯币
人气
4 ℃
注册时间
2004-1-27
5
发表于 2006-1-28 20:04:1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ZT游戏同人,三国贾诩传

12.
  贾诩静静的坐在屋里盘算。
  注意到张绣那格外愤怒的表情,贾诩就知道事情无可挽回了。
  “那么,就做一次自杀性攻击吧,”贾诩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目的是为了出口气,而代价是我方的全军覆没。”
  张绣很明确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曹操竟然勾搭我的婶婶,简直太过分了!不管怎么样,我也要和他拼了这条命。”
  贾诩不由得暗暗皱了一下眉头。
  张绣是一个奇怪的主公,他甚至从来没有想过去争霸天下,他不过是顺势而行。
  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结交刘表,在贾诩的建议下摆出一幅积极进取的姿态,没多久,又在贾诩的建议下投降了曹操。
  这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主公。
  “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对我言听计从,丝毫没有猜忌。”贾诩心想。
  当张绣决定对曹操反戈一击的时候,贾诩犹豫了。
  这样的攻击行动,贾诩认为简直就是毫无意义,除了杀掉曹操之外,就没有任何效果,驻在城外的夏侯敦、于禁能够轻而易举的将张绣军碾得粉碎。
  “为了个人的一时激愤,这样做够理智吗?”
  “然而,张绣本来就不是一个理性的人,既然无法改变主公的战略,谋士的天职在于更好的执行,不管怎么说,我也要尽自己的本分吧,”贾诩有些遗憾的想,“那么,对不起了,曹操,你只能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
  每次令贾诩感到艰难选择的是要不要实行这个计划,倒不是计划本身。
  “假以我军逃兵太多的借口,将曹操置于中军,然后我军分为四寨,将其团团围住,曹操难逃此劫。”
  而现在,正是动手的时候。
  火光四起,人言马嘶。
  贾诩不由得想起刚才胡车儿有些得意地告诉他,说曹操身边的典韦武力超群、勇猛无敌,所以将他灌醉,偷了典韦的武器双铁戟,贾诩口里没说什么,心里却不以为然,一个典韦在万军之中能有何作为?何况既然能够灌醉典韦,何必偷他什么武器,直接下毒不是更好?
  没有过多久,消息传来,大局已定。
  “结束了,”张绣走进屋来,有些疲惫的对贾诩说,“那个典韦,真是凶悍,愣是一个人占了寨前门,虽然被乱箭穿心,可是也让曹操从寨后逃出,而曹操的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舍命保护曹操,嘿,结果我们杀了曹昂和曹安民,让曹操给跑了。”
  贾诩静静地说:“事以至此,我们也无能为力,现在不能够和曹操的主力交战,我们也只有弃城去投靠刘表了。”
  “明白。”张绣点点头,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突然,张绣转过头来对贾诩说:“军师,你觉得我这样做是不是对呢?死了这么多弟兄,还结下一个不解的仇怨,到底值得吗?”
  贾诩没有说话,只是淡淡一笑。
  张绣呆了一阵,也坦然了。
  “做都做了,还后悔什么!”张绣的目光慢慢变得坚定起来,“做人嘛,不能够总像一条狗,逼急了那是要咬人的,就这么一条命,拼了又如何!”
   13.
  刘表隆重接待了张绣一行。
  像张绣这么冲动而不顾大局,毫无野心而不思进取的人物那是任何人都欢迎的,刘表也不例外,并且承诺给予张绣人力物力上的绝对支持,希望张绣骚扰曹操的后方。
  在襄阳城中是段平静的日子。
  直到那一天贾诩收到一封请帖,署名是水镜先生司马徽。
  贾诩知道这是襄阳第一隐士,当即就答应了邀请。虽然他觉得作为一个隐士,而又 “第一”有些滑稽。
  那是一个江南的冬夜,雨来得格外的清、静和凄凉。
  在离襄阳城数里之外的水镜山庄,贾诩见到了司马徽、以及诸葛亮、庞统、徐庶。
  这是贾诩第一次和荆州学派接触。
  当时贾诩已经颇有声名,而曹操手下的荀彧、荀攸、程昱,袁绍手下的审配、逢纪、沮授、田丰均是公认的谋略之士,他们奇谋迭出,为中原的曹袁两大势力胜出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都是北方的谋士,相形之下,荆襄、江东、汉中和益州则未见到十分出众的人才,不免黯然失色。
  “然而,他们不过是隐忍待发而已,荆州学派才智之士,足以动乱天下。”多年以后回忆起这件事情的贾诩想。
  当时或许是好奇,或许是想见识一下北方的谋士,对贾诩的到来,荆州学派排出了超强的阵容,也隐隐约约有些挑战的意思。
  贾诩马上意识到了这一点。
  水镜先生先说了些客套话,就提到了汉阳阎忠曾夸过贾诩有良、平之奇一事。
  贾诩赶忙答道:“惭愧得很,汉阳阎忠其实乃是我的舅父,其时我正欲谋官职,所以舅父特意为提携我所为,名不副实啊。”
  “噢,是吗?呵呵,贾公谦虚了。”
  贾诩的自揭短处显然引起了荆州学派这批年轻人的好感。
  令贾诩没想到的是,这一招沽名钓誉之计竟然被荆州学派偷了个十足,在不久之后,荆襄便开始流传“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说法,从来没有显山露水的诸葛亮和庞统马上成就了大名鼎鼎。
  贾诩感觉荆州学派十分的自信,他和荆州学派的分歧倒不是对战略战术的选择判断上,这一点上双方都是能达成共识,关键的不同在于对天下大势的判断。
  诸葛亮问道:“贾公,您辅佐董卓而董卓亡,辅佐李催而李催灭,辅佐张绣,而张绣也落到如今的地步,这难道是您做军师的成就吗?”
  贾诩微笑道:“我不过是顺势而行,而不强以仁义来搅乱天下。我辅佐董卓,并不等于我就需要全力助他为恶,也不等于我一定要置他于死地,我不过是想保全自己和尽本分而已。至于李催,他相信我的时候我自然全力回报,可是当他不信任我,开始算计我的时候,我只能选择离开。而张绣,他的心既然不在天下,我又何必强人所难呢?”
  贾诩这番说辞荆州学派表示了难以接受。
  贾诩不由得好奇的问道:“那么,你们心中的主公,你们希望的将来,天下又是什么样呢?”
  诸葛亮昂然道:“我们的主公必是刘氏宗族后裔,名不正则言不顺,此其一;主公必须为仁义之主,唯有仁义方可得民心,治天下,此其二;主公必要有超人之器量,能容人用人,此其三。这三者得之,再加上我荆州学派全力辅佐,天下何愁不归于太平?”
  贾诩摇了摇头,不以为然道:“汉室已亡,无可挽回,纵然汉室后裔有杰出人物,也不能改变现状。此其一;我以为你们实在过于迂腐,固然兴以汉室复兴之旗号能够动人,可是最终能够使天下太平的只会是强者,而仁义不过是最虚伪的借口。此其二;器量必不可少,而荆襄刘表、益州刘璋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器量,环视天下,刘姓并无有实力而杰出之人才,此刻正是成就霸业的最关键时刻,若在过得几年,天下大势已定,纵然那位符合条件的主公出现,只怕你们荆州学派也无能为力,不过是空耗精力,勉强行事,私心自用,白白空耗国力,惹得天下纷争不断,还谈何太平?”
  庞统笑道:“贾公此言差矣,中原北方之地至汉末黄巾乱党、董卓肆虐以来,久遭荼毒,以往的富庶地带已千里无人烟,现在曹操、袁绍两雄并立,必将一场旷日持久大战,双方各自拼命招兵买马,粮食不足已经成了关键,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一方获胜,也需要付出惨重代价,而以后更需要分兵镇压,历经此役,中原之元气再难恢复。而我荆襄一带,地方富庶,兵精粮足,虽无中原之大,却有独到之利,只要中原、北方尚未安定,我军西取益州、汉中,并合荆襄,易守难攻,再以一上将军进驻中原,大军发兵直逼长安,两路破之,以逸待劳,则天下指日可待也。”
  贾诩道:“北方中原之地,已占天下五之其三,实力之强,再难震撼,何况兵将久经沙场,战斗力惊人,非南方过于安逸之兵能敌,而今不顾大势,再起祸端,无济于事,又置江南、益州于战乱之害,空耗国力,何益国人呢?”
  徐庶接道:“汉室将倾,则我辈必然全力扶植,篡夺天下者,势必暴戾待民,秦王嬴政,汉贼董卓正是此辈,唯有汉室正统方可使天下臣服,才能成就太平盛世,贾公如何不明?”
  贾诩摇头道:“要说仁德明主,莫过于三皇五帝,可是今天谁还会请他们的后裔来做天子呢?汉有文景之治,更有汉武之雄,而汉高祖早先是市井小民的时候,谁又能知道他是真命天子呢?今天汉室将倾,又凭什么认定非要汉室正统才是终结天下战乱之人呢?天下太平本来就是老百姓的心愿,只需顺势而行,自然太平,何必再用机巧心智,假正义之名,越俎代庖,自以为替百姓谋利而将他们送上死路,搅乱世道而混淆视听,难道是正确的吗?”
  诸葛亮笑道:“贾公所言不过是老庄那一套圣人不死,大道不止而已,大而无当,空而无用,自己修身养性还可以,治国平天下却不够。”
  双方各执己见,一番辩论之下,双方都觉没办法说服对方,于是就各自保留意见。
  贾诩长长叹了一口气,心想:“此刻的一番对话只是口舌之争,然而这不同意见,最后也不知道要牺牲多少人的生命才能够达成共识啊。”
  贾诩慢慢站起身来,准备告辞,却觉得有些话非说不可,不吐不快。
  “我在西凉的时候,那儿人很穷,远远比不上荆襄这么富裕、安定,加上连年的天灾人祸,朝廷的赋税严重,平民生活很苦。”
  “有一次,我在街上被一位母亲给拦住,她说她已经饿了三天了,一点东西也没吃,她跪下来求我,求我给她一碗饭,不是给她自己吃,而是给她儿子。”
  “我很同情她,于是就让人从屋里端了一碗饭给她,她就拿着这碗饭在街边等着她儿子,这个时候,和她儿子一块去山上挖野菜的人跑过来告诉她,说她儿子在山上被老虎咬死了。”
  贾诩的声音突然变得很冷,“你们知道那位母亲是什么反应吗?”
  诸葛亮他们一呆。
  贾诩冷冷的说:“那位母亲大吃一惊,手一抖,把饭泼到了地上。她马上扑到了地上,拼命的把那些饭塞到嘴里,生怕别人抢了去。她就这么趴在地上,一句话也没说,慢慢的把地上的饭都吃完了。”
  贾诩的目光变得出奇的柔和。
  此刻,就连在一旁笑眯眯不作声的司马徽也怔住了。
  “从那一天起我就知道这汉朝已经死了。今天,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正义需要让那么多无辜的人死去。但是我很清楚,以正义之名来争权夺利,最后是必将为这些愚蠢而付出惨重代价的。”
  “在下告辞了。”
  说吧,贾诩长身而起,拂衣而去,翻身走进黑暗汹涌的雨夜中,片刻便被无尽的黑暗包围了。
  即算是贾诩也没料想到,他这番话却不幸言中,动荡不安,自相残杀的三国时代,直接导致了其后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五胡乱华三百年,从东汉末年起的几百年里,“人相食”,“易子而食”就一直没有中止过。 14.
  在刘表的扶植下,张绣重整军力,利用曹操大军防御袁绍的时候,在南阳、南阳、江陵诸县作乱;驻守这一带的曹洪哪里会是贾诩的对手,一连输数阵,曹洪不得已向曹操告急。
  曹操引领大军围攻南阳,张绣兵单力薄,遂用贾诩之计,一是等待刘表的援军,二则牵制曹操主力,使曹操顾忌袁绍对许昌的威胁。
  “曹操此番前来,虽然军力强盛,但不足为惧。此刻已与宛城时不同。我军驻守宛城时候,曹操并无袁绍之威胁,我方也无刘表之援军,眼下此长彼消,曹操势必求速战速决,而南阳城壕宽阔,水势又深,地利极佳,曹操急切难下,如今我再用一计。这几日攻城战役,南阳城城东南角已遭破坏,而建城砖土之色,新旧不等,鹿角多半毁坏,我故意不修补此处,就是让曹操入我圈套中来。”
  曹操见急攻不下,于是罢兵三日,命令军士运土填壕;又用土布袋和柴薪草把堆积,在城边作为梯凳;又立云梯以窥望城中;曹操甚至亲自骑马绕城细细观察。
  贾诩问探子:“曹操有何异动?”
  “曹操命令军士聚于城门西门角上,正在堆积柴薪,会集诸将,打算在那儿攻城。”
  张绣奇道:“怪了,明明我南阳城市东北角有破绽,曹操看了三天,怎么会没看出来呢?我们这一番苦心不是白费了吗?”
  贾诩轻笑道:“我先恭喜张将军,曹操已经中计了,这次一定要他损兵折将,有来无回了。”
  “此话怎讲?”
  贾诩道:“曹操绕城而观三日,定然窥到东南角之积弱,早已决意将从东南角处攻进,却故意在西北上积草屯兵,诈为声势,其实是想让我方集中兵力守西北角,他必然乘夜黑攻东南角。”
  张绣疑惑道:“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如果曹操看到我们将主力调往东南角,他肯定不会进攻了啊。”
  贾诩微笑道:“曹操用诡计,我们也可以用诡计啊。我军可以选守城精壮之兵,把两支预备队投进去,让他们饱食轻装,都藏在东南一侧房屋内,另一方面让老百姓假扮军士,虚守西北。到了晚上先任曹军在东南角上爬城。只要看到曹军一半兵力爬进城,到时候一声鸣金为号,举起火把照住城东南角,伏兵四起,曹操也只能束手就擒啦。”
  嘿,这是贾诩第二次如愿以偿的算计了曹操。
  那天晚上三更时分,曹操自以为得计,亲自领军冲入城东南角,兵力刚过到一半,就听到鸣金之声,自知反中了贾诩的计策,急忙退兵,可是张绣已经杀了过来,曹军措手不及,忙退出城外,大败奔走数十里,张绣一直杀至天明方收军入城。
  此役,曹军折兵五万余人,失去辎重无数,吕虔、于禁都被杀伤,可谓损失惨重。雪上加霜的是,刘表已经率领大军赶了过来援助张绣,身在许昌的荀彧急报袁绍有起兵兴犯许昌的意图。
  曹操心慌意乱,于是主动退兵。
  间谍将曹操的窘迫情况报知张绣,张绣当下就要和刘表追击,贾诩却劝阻,而刘表执意追杀,没有听取贾诩的意见,刘表张绣合兵引军万余同往追击,结果遭到了曹军后队反击,张绣、刘表两军大败而还。
  张绣摇着头对贾诩说道:“不用公言,果有此败。”
  贾诩笑道:“如果主公愿意听我的话,那么现在就可以重整兵力追击了。”
  张绣和刘表面面相觑,齐说道:“如今都已经败了一阵,还能再追吗?”
  贾诩却不作解释,只是说道:“这一次追击,一定会大获全胜,如果输了的话,我愿意交出项上首级。”
  此话一出,张绣大惊道:“军师何出此言,军师之言,每每鬼神莫知,却无有不中,军师让我追,我就去追,纵然不利又有何妨?”
  而刘表却是死活不肯出兵。
  张绣独自一人引领着自己的军队再次追了上去,宛如作梦一般,曹操军果然大败,军马辎重,连路散弃而走。
  张绣得意洋洋收军回到了安众。
  刘表好奇地问贾诩道:“先前我和张将军用精兵万余追击敌之退兵,贾公您说我们必败,当我们败退之后,您又劝我们再次追击,这次张将军以新败之兵居然如您所说大获全胜,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同样是追击,情况截然相反呢?希望明公指教。”
  贾诩笑道:“其实这也没什么了不起,张将军和刘将军虽然善于用兵,但是比不上老谋深算的曹操,曹操用兵老矣,虽是退兵,一定会有劲将殿后,我军虽强,却不能够战胜,所以我知道必败曹操急于退兵,是因为许都有事,击退我方追兵后,以为我不敢再来,一定轻车速回,不做防备,而今我乘其不备追击,所以知道必胜尔。”
  刘表、张绣俱服。
  兵不在多而在精,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战场上,料到了敌人举动,就赢了一半,如果能根据敌人的举动做出相应的对策,则必胜无疑。然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要怎样把握,这才是关键。
  张绣、刘表能够明白军事上的道理,能够理解计策的抉择,却不能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判断。
  “唉,”贾诩叹了一口气,“这样的主公能够帮得了一时,又怎么帮得了一世呢?走一步看一步吧。”
  眼见南阳暂时平安,贾诩劝刘表回荆州,于是张绣守襄城,互为唇齿,以作照应。 15.
  因为贾诩的原因,曹操决定暂时避开对张绣的讨伐。
  在郭嘉十胜十败论下,曹操坚定了对峙袁绍的决心,于是开始了决战袁绍的准备工作。
  一方面曹操厚遣绍使,奏封绍为大将军、太尉,兼都督冀、青、幽、并四州,并且密书修书劝袁绍讨伐公孙瓒,并且承诺给予帮助。讨得袁绍的欢心,袁绍果然调转兵力进攻公孙瓒。
  另一方面,曹操结盟刘备。
  安下袁绍这头,曹操开始积极进行中原争霸,历经几番大战,曹操击溃了并州军,斩了吕布,收编了张辽为首的并州军残部。
  至此,曾经威震天下的无敌勇将吕布宣告角逐天下失利,退出历史舞台,而他的并州军也彻底消失了。
  淮南袁术最后也被围而擒杀,刘备也乘此机会逃离了曹操的节制,虎口夺食占据了曹操的徐州。
  此刻袁绍约定刘备接应,令审配、逢纪为统军,田丰、荀谌、许攸为谋士,颜良、文丑为将军,起马军十五万,步兵十五万,共精兵三十万,望黎阳进发,分拨已定,令书记陈琳草檄。
  曹操自引兵至黎阳,虽然兵力不足,却也士气昂然,浑然无惧,摆出一幅决战的姿态。
  事到临头,袁绍却又心怀疑惑,不思进兵,许攸、审配、沮授各不相和,遂不图进取。
  打仗是牵动千万人的大事,必须谋定而后动。既然决定,则需当机立断,如今搞得声势浩大,大动干戈,最后却一仗未打,落得个虎头蛇尾,如此儿戏,空为人笑。
  这一切,都被贾诩看在了眼里。
  两军隔八十里,各自深沟高垒,相持不战,自八月守至十月。
  曹操于是命令吕布手下降将臧霸守把青、徐;于禁、李典屯兵河上;曹仁总督大军,屯于官渡,操自引一军,径回许都。
  而此刻,贾诩在无所事事的晒太阳。
  张绣兵力有限,仅仅只够保住自己,想要发展势力,前方既有曹操的虎视眈眈,后方也有刘表的制约,刘表不会允许一个自己都控制不了的强势存在。
  贾诩安逸的享受着这一段时间的悠闲。
  “这样的日子显然不会长久,可是既然无力改变,那么就得安然享受。”贾诩想着。
  有时候贾诩也觉得自己很奇怪,尽管他很关心天下大势,可是这些都只是他的兴趣,但他从来没有为自己的主公做过这方面的策划。
  “我似乎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主公能够取得天下,”贾诩想,“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虽然是一个也还算称职的谋士,可是谋士的天职应该是辅助贤良的主公,为天下出谋划策呀。”
  贾诩有些怀疑自己选择错了行,可是他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体力活干不了,做文章没天赋,又懒散,还想过好日子,加上要养家糊口,如今战乱四起,要保住性命,也只能呆在军中。
  每每想起这些,贾诩就感叹道:“真是无奈啊。”
  这位毫无野心和天下责任感的军师经常抱怨自己生不逢时,这段丝毫不用心机的日子,贾诩甚至有些为张绣对自己的厚待而不安,然而他很快就一点不在意自己的不称职,陶陶然享受着这段晚年被他誉为自己这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 16.
  “该来的总归要来了。”贾诩叹了口气。
  他必须做他这一生最大的赌博。
  这个决定不仅仅关系到他自己的性命,还关系到他的家人,深深信任他的张绣,以及凉州军所有士兵的性命和前途。
  他需要在袁绍和曹操之间作一个抉择。
  投靠袁绍似乎理由更加充分一些。
  第一,张绣和曹操已经结下了深仇大恨,在战场上杀伤不可避免,但是暗算了曹操的长子、爱将,怎么说也会有心结。第二,实力对比尤为明显,袁绍的实力远胜于曹操,显然没有理由选择一个即将失败的主公,雪中送炭是美德,可是锦上添花才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然而贾诩仍然犹豫不决。
  “现在还不能够下结论,既然曹操和袁绍都派来了使者,那么我就先见见他们再说吧。”贾诩心想。
  见到袁绍使者的时候,贾诩一下子呆了。
  “怎么会是你,段小姐?”
  女扮男装的段瑛轻轻一笑,“这有什么奇怪的,我已经劝父亲归顺了袁绍,如今袁绍要劝降张绣,为了立这一功,我就自告奋勇来当这个说客罗,这样我们又可以见面,还可以共事一主了。”
  “是这样啊。”贾诩强抑制自己的情绪,点了点头。
  “那么,”段瑛一双妙目盯住了贾诩,“你会建议张绣归顺袁绍吗?”
  “这——”贾诩一阵心慌意乱。
  段瑛似乎有些不满道:“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如今袁绍、曹操决战在即,袁绍迟早要取得胜利,到时候天下再无任何诸侯能阻挡袁绍统一天下的步伐,张绣如今依附刘表却不得刘表信任,勉强维持,如此实力,将来无以抵挡袁绍大军,不如早降,还可保全自己、博得功名利禄。”
  “就这么简单吗?”贾诩自言自语。
  “当然这么简单!”段瑛信心满满,“何况张将军和曹操已经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投降曹操无异于飞蛾扑火。”
  贾诩深深地看了段瑛一眼,打断段瑛的话,“飞蛾明知道扑火是自取灭亡,却始终没有畏惧过。”
  段瑛一呆,望着贾诩:“什么意思?”
  “莫非——”,段瑛心中突然有股不妙的感觉。
  贾诩叹了一口气,道:“我总算想通了这件事情。”
  段瑛迟疑道:“你的意思是?”
  贾诩摇了摇头,有些意兴索然,“你知道我们对事物判断的区别在哪儿吗?”
  段瑛皱了皱眉头,没作声。
  贾诩点了点头,轻声道:“你总是对你的任何决定信心十足,而我却总是在怀疑自己的决定,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区别了。”
  段瑛困惑不解的望着贾诩。
  贾诩问道:“袁绍近日讨伐曹操,不知道胜负如何?”
  段瑛忙道:“现在正是隆冬寒月,所以权且罢兵。袁绍以为张绣将军和荆州刘表俱有国士之风,所以特来招纳。”
  贾诩慢慢地说道:“我明白了,这件事情我还需要考虑两天,到时候我会给你一个答复,段小姐请先回吧。”
  段瑛无言,退了出去。
  曹操那儿来的使者是刘晔。
  “嘿嘿,现在是张绣最值钱的时候,当然要卖给一个好主顾,还要卖一个好价钱。”贾诩心想。
  贾诩问刘晔道:“那么,刘先生以何教我呢?”
  “曹公王霸之志,尽释私怨,特来结好张绣将军,此之明德绝非袁绍可比,此其一;袁绍势大,纵得张将军,却也不以为然,而我军势孤,一旦有张将军鼎力相助,必以为重,张将军之前途无忧,此其二。曹公奉天子明诏,征伐天下,此其三。”
  贾诩微笑道:“这些暂且不提,我就想请问曹公有何妙计击败袁绍?又凭什么来征伐天下,以平乱世呢?”
  刘晔胸有成竹答道:“郭嘉先生曾有十胜十论,不知贾公知否?”
  “请先生一一道来。”
  “绍繁礼多仪,曹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曹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曹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曹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曹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曹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曹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曹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曹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曹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曹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贾诩微微点了点头,道“那么治国平天下呢?”
  “一言以蔽之,屯田、世家、租调三制,保证粮草接济。曹公更欲一扫汉末之颓废,设中正制,选举中的品第人物权收归中央,此乃万世之基业也。”
  贾诩大笑道:“刘公此言,如醍醐灌顶,贾某受教了,我闻曹公手下武将多有畏惧,文官却不以为意,果然曹公手下天下之才甚矣,能使得刘公这样的才智之士信心十足,我还有什么可犹豫呢?一切如公所愿,待我见过张绣将军后,自有定论。”
  送走了刘晔后,贾诩当即修书推辞了段瑛。
  道不同,不相为谋,贾诩明白自己摆脱了疑惑。
  只不过心中还是隐隐作痛。
  贾诩不知道,这次也是他和段瑛最后一次相见了,袁绍失败后,段煨军也被击溃,他们父女俩从此销声匿迹,贾诩怎么也打听不到段瑛的任何消息。
  “这就是乱世。”贾诩忧伤的想着。
  然而,在当时贾诩主要考虑的是说服张绣的问题。
  然而张绣尽管有些不解,却也没多犹豫,点点头说道:“我知道贾公是诚心为我谋划,必不负我,贾公之言,我张绣无有不从,好,我就率众归顺曹操。”
  贾诩听到这番话,激动地握住张绣的手说道:“将军如此信任贾某,真是令我惭愧,在曹操手下,将军千万记住,只需像继续保持这份诚挚和愚直,无有异心,我可担保将军名利无忧也。”
  于是张绣军做出了三国时代最不可思议的选择,归顺了曹操。
17.
  “说实话,战胜袁绍连我自己都没有信心,你为什么就相信我一定会取胜呢?”曹操盯住贾诩问道。
  贾诩微微一笑道:“我也不知道,也许是仰慕曹公诗写得好吧。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真是好诗啊。”
  曹操睁大眼睛望着贾诩,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贾公真是性情中人啊。”
  贾诩仔细的打量着这位与众不同的主公,心想:“这会是我最后一个主公吗?”
  到许昌后,贾诩一如往昔的找了一处僻静的院子,不和任何人交往。换了无数的地方和主公,他的习惯却没有任何变化,仿佛这一切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影响。
  曹操沉思了一会儿,对贾诩说道:“前些天献帝写衣带诏,想要杀我,被我软禁起来了,大概心情很不好,你和献帝有些交情,去看看他吧。”
  “是。”贾诩虽然疑惑,却还是很快的答应下来了。
  献帝消瘦了。
  献帝是一个不幸的皇帝,他本来可以做一个安逸的王爷,但是命运却把他推上了万人之上的位置,董卓在这一点上算有拥戴之功,可是对献帝来说,这一切只是他不幸的开始。
  献帝是一个从来没有掌握过实权的皇帝,这不仅是命运作弄,献帝自身的能力有限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请卿救朕命!”献帝拉住贾诩的衣袖垂泪道。
  贾诩微微叹了一口气,觉得实在无话可说,献帝为什么总是遇人不淑呢?先是董卓,后是吕布,接着又是李催,现在又轮到了曹操。
  然而,就算再换上一个诸侯,会有例外吗?
  袁绍?孙策?刘表?刘璋?甚至是那个愚直的马腾?或者是献帝寄予厚望的刘皇叔?
  他们会心甘情愿将自己的谋士、大将和士兵们交给献帝,让献帝夺取自己的权力吗?
  姑且不论诸侯们是否会这么做,就算他们能够让献帝主持大局,献帝又能有征战天下的能力吗?
  再多的军力都会被无能的统帅葬送掉。
  这些几乎是天下所有人的共识,而献帝却好像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献帝的所作所为使得他自己变成更为被动。
  他要求任何人给他不可能给他的权力,虽然他认为这是正当的。
  这些才是悲剧的根源。
  “那么,我就再为陛下策划一次吧。”贾诩淡淡地说。
  “陛下要重夺权力,必须有一个全盘计划,不然才出虎口,又入狼群。”
  “不错。”献帝颔首。
  “那么,我们首先从曹操看起,陛下就算毒死了曹操,却无损曹操的实力,反而会遭遇到灾难。曹操手下有一大批亲信,把持朝政,控制了军队,尤其是曹操的嫡系部队,夏侯敦、夏侯渊、曹洪、曹仁都是深得军心的大将,陛下如今冲动行事,一旦遭遇反扑,没有丝毫反抗之力,更别说收回大权了。杀死曹操后,必须得诛曹氏子弟、夏侯兄弟九族,杀许褚等亲信,流放荀彧等名臣,革去张辽等名将的兵权,重用自己的亲信全面掌权。”
  “朕有一批忠心耿耿的大臣。”
  “他们不过是没有实权的失意者罢了,”贾诩说道,“他们只是被这个乱世遗弃的人,不能因为自己的能力出人头地,就只会靠投机取巧,陛下和他们在一起只会受到误导。”
  “是吗?”献帝有些不明白,“可是那些实权人物被曹操收买了呀。”
  “对!这就是关键。”贾诩说道,“陛下应该像曹操一样去经营自己的天下,亲贤臣、远小人,靠自己的器量和能力来聚集天下人才,凭自己的实力来征战天下。如果是一味依仗阴谋诡计,纵然暗算了曹操,暗算了夏侯兄弟,暗算了一切反对陛下的人,陛下照样也是命悬人手,寝食难安。”
  “像曹操一样去做?”献帝疑惑了,“可是,我是天子啊。”
  贾诩苦笑了一声,点了点头。
  “陛下请保重,暗算这一招对您有害无益,还是慎用的好。”
  “爱卿,你刚才不是说为我谋划大事吗?”献帝有些急了。
  贾诩微微叹了口气,道:“该说的我已经都说了,我刚才告诉陛下的才是天下的正道,除此以外,别无他法,只靠阴谋诡计而终成就天下者,无。陛下请好自为之吧。”
   18.
  与袁绍决战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三国两位最强者之间的对决拉开了帷幕。
  曹操为了这场决战已经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破刘备、交好刘表,以曹仁之女许配孙策幼弟孙匡,又封孙权为将军,以为内应。
  而此刻袁绍的仍然优柔寡断,先后派出了颜良、文丑各率十万大军讨伐曹操,却被曹操轻松破之。
  袁绍终于耐不住性子,亲率七十万大军,屯兵官渡,东西南北,周围安营,连络九十余里。
  而曹操此刻只有七万余兵,部队不过是青州军、山贼、黄巾军、西凉和并州残部组成的乌合之众,夏侯敦、夏侯渊、曹仁、曹洪也都不是行伍出生,更为要紧的是粮草不足,还只能速战速决。
  北人擅使弓,一番交战下来,曹军不利,只能退守官渡。
  官渡是许昌的门户,此为重要的隘口,一旦失却,许昌则无险可守。
  “官渡此战,是我曹军生死存亡之战,眼下袁军势大,如果我军不能遏制其势,必将为其所乘。”曹操虽然忧心忡忡,却也明白其中的关键症结,“眼下我方势孤力单,粮草不济,战力不足,防守艰难,又不能退兵,要如何是好呢?”
  贾诩建议道:“目前我方势必不能退兵,许昌荀彧已经说得很清楚,此正用奇之时,虽然袁绍军没有破绽,但是我们也可以让他们露出破绽来。”
  “此话怎讲?”
  “首先我们要扼制袁军去路,坚守官渡牵制袁军主力,并且派部队奇袭、骚扰敌军粮草部队。”贾诩说道。
  “不错,”刘晔接道,“袁绍筑起土山,约五十余座,上立高橹,分拨弓弩手于其上射箭,尽窥我方虚实,我军慌乱。可做发石车破之。我当进车式,造发石车数百乘,分布营墙内,正对土山上云梯。候弓箭手射箭时,炮石飞空,往上乱打,使得袁军不敢登高射箭。另一方面,绕营掘长堑,使袁军伏道无用。”
  荀攸也说道:“我方应该广布眼线,获知袁军动向,以待可乘之机。”
  贾诩道:“二位所言正是。此战虽是我方防御,但防御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别,若是消极防御,依仗城高水深,一味死守,则必有城破之日。敌之攻城,定有所长,或军力远胜,或我无援兵,若任敌调兵遣将,攻我所短,我方防守难以面面俱到。唯有积极防守,虽弱而不乱,士气不堕,相机行事,纵是敌人能破一面,我方也可靠预备队趋之城外,我方更要了解敌之动向,探知破敌之策。以弱兵防守,更需要积极态度,用双倍的警觉和果断,才能反败为胜。”
  贾诩继续说道:“眼下我军粮草不济,可以乘机用计,说我军粮告竭,使往许昌教荀彧作速措办粮草,望其星夜解赴军前接济,故意使此信息落入袁军手上,以做诱敌之用呢。”
  曹操大声道:“各位军师高见,那我们就三管齐下,一面小心防御,一方探知敌情,一面诱敌,以待时机。”
  没想到的是,贾诩这一招诱敌之计被袁绍看破,却歪打正着的导致了袁绍军师许攸的背叛,告知了袁军军粮的集结地——乌巢,曹操根据打探多日的情报对照起来,确定了粮草地点。多日的积极备战,对分兵出营、己方实力锐减的官渡大寨作了布置。
  “那么,贾诩、荀攸,官渡就拜托你们了。”曹操临行前说道。
  贾诩轻笑道:“曹公请放心,我早已安排夏侯敦、夏侯渊领军伏于左,曹仁、李典领军伏于右,袁军来攻,我方当主动出击,势必叫他们疑神疑鬼,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
  曹操大笑道:“贾公防守是天下无二,我可是在你手上吃过大亏,几次都差点丢了性命。”
  就这样,曹操领军诈称袁将蒋奇袭击乌巢,在袁军前后即将形成合围之势的不利情况下,先破前军,又回师破后军,成功的化解了这一危机。
  曹操奇袭乌巢的同时,袁绍派张郃、高览杀往官渡曹军营寨,被贾诩三路齐出,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曹操马不停蹄,乘势从速进兵,大军三路劫袁寨,奇袭成功。
  荀攸又献计,扬言调拨人马,一路取酸枣,攻邺郡;一路取黎阳,断袁兵归路。使得袁绍闻之,惊惶分兵,而曹操乘其兵动时击之,在一连串的算计下,袁绍毫无应对之策,慌慌张张的被曹操牵着鼻子跑。
  兵败如山倒,袁军毫无斗志,溃不成军,七十万人,最终只跑得八百骑逃了回去。
  官渡之战改变了天下的命运,一切来得这么的突然和不可思议,虽然在贾诩看来,这根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袁绍虽然大败,但是他在河北一带苦心经营,实力犹存。
  不过最艰难的时候都挺过来了,相信天下间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止曹操统一的步伐了。
  “除非——”贾诩突然有些担心起来,“那个神秘而实力超群的荆州学派,又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19.
  袁绍败了一仗又一仗,自己气愤不过,吐血身亡,临死之前立了他的三子袁尚为继承人,为袁氏兄弟相争乃至最终败落埋下了隐患。
  此刻,刘备在汝南得刘辟、龚都数万之众,知道曹操出征河北,令刘辟守汝南,引兵乘虚来攻许昌。
  曹操不得已回军,破刘备,刘备逃往刘表军中。
  之后,曹操命夏侯敦、满宠镇守汝南,以拒刘表;留曹仁、荀彧守许都,亲统大军进攻冀州。
  袁尚、袁谭大敌当前,同心协力。
  曹操听取郭嘉的建议,举兵南向荆州,征讨刘表,以候袁氏兄弟之变。命贾诩为太守,守黎阳;曹洪引兵守官渡,自引大军向荆州进兵。
  看到曹操撤军,袁氏兄弟以为有了机会,几次率大军进攻黎阳,却被贾诩和张辽主动出击给击退。
  于是袁氏兄弟干脆退兵回来,不思进取,开始琢磨兄弟相残。
  “真是愚蠢。”贾诩心想。
  曹操屯军西平伐刘表,刘表派刘备引兵为前部以迎之。未及交锋,袁谭就已经献上了降书。
  果然不出郭嘉所料,曹操才一撤军,袁氏兄弟就互相图谋,袁谭失败,打算向曹操借兵。
  曹操听取谋士们的意见,放弃了攻打荆州,即日督军还取冀州。
  经过郭嘉的苦心策划,曹军几番艰苦卓绝的战斗,当然主要是袁氏兄弟的自相残杀,袁氏兄弟最终势趋而穷,曹操终于平定了北方。
  那又是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
  北方既定,曹操便开始准备下江南之策。
  贾诩建议道:“我以为中原、北方之地虽然富足,却是久遭战乱之害,如今天下已有五支其三,我当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居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贾诩继续说道:“江南丰乐之地,国和民顺,未可摇动。虽有大军,却难顺利。”
  曹操摇头道:“贾公所言,我又何尝不知?南伐江南,我也是迫不得已。中原北方之地广阔无垠,更有匈奴之患,我必分兵守之。兵分则弱,虽然表面上我军实力强大,但是局部的兵力却是弱势,江南乃富庶地带,兵精粮足,一旦窥视中原,我军也难以应对。如今我方之势,实在宜攻不宜守,如今我当聚集全力,希望能够一举而克江南,平定天下,否则单是维持目前这样庞大数量的军力,我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更别说还要有所建设了。”
  贾诩问道:“明公就不怕欲速而不达吗?”
  曹操苦笑道:“我还有选择吗?如今汉室已倾,如无我一人,不知道有多少人称帝,有多少人称王,到时候战乱一起,又是不可收拾,天下已经乱得太久了,我宁愿冒险也要早日结束这个乱世。”
  贾诩默默无言。
  “那么,你就要直接对峙荆州学派的才智之士了,”贾诩默默地想,“他们都有动摇天下的能力啊。”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吃人,就是被人吃。无力者和愚昧者只是麻木、冷淡的接受着命运的安排。而那些能够改变自己,甚至改变天下命运的人呢?他们是怎么想,怎么做呢?
  为了毫无理由的理由,英雄们可以搅得天下大乱,不得安宁。
  只是在英雄们狂笑声中,掩去了弱者痛苦的哀鸣。
  英雄们仰起头来,全然不知道脸上沾满了鲜血,而愚昧者站在一旁欢欣鼓舞,继续拿自己和亲人的生命去供他们杀戮。
  “没有英雄的时代,将会是多么幸福的时代啊。”贾诩幽幽的想着。
20.
  贾诩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荆州学派横空出世,并且一开始就展现出王者的气势。
  他们既在战略上进行规划,也轻易的在战术上取得胜利,加上刘备手下的几员虎将,曹操方几乎没有人能够与之匹敌。
  历经夏侯敦博望坡大败,曹操心知手下再无人是诸葛亮的敌手。
  没有人能比曹操更了解刘备的可怕,畏惧刘备羽翼将成,于是决定提前讨伐江南。
  进军荆州异常的顺利,刘表出乎意料的病死,而荆州之主又为幼子刘琮所得,刘琮竟然一战不接,将襄阳献给了曹操。
  备听取了诸葛亮的意见,会同十万百姓一起撤往江陵。
  身在许昌的贾诩听到这个消息,心想:“孔明,难道我真地看错你了吗?既然毫无军力保护任何一个百姓,又要将他们出于曹操强大军力的敌对状态下,纵然曹操严令禁止任意杀戮,但是士兵面对阻挡和敌对者,就算老百姓是手无寸铁,但是他们充满了敌意,这样也会导致大规模的屠杀啊,难道这就是仁义了吗?”
  “为了将曹操置于不仁之地,就可以牺牲这么多无辜的百姓吗?那么,最后得到了天下,和董卓、和曹操又有什么不同呢?既然没有什么不同?又何苦造成这么的杀戮呢?”
  “曹操据有北方、中原,实力虽然不是不能动摇,但也根深蒂固,刘备能够取得一两场战役的胜利,也不过是将战乱天下延续而已,就算了刘备攻克了许昌,他还能够像曹操破袁绍一样,顺利统一北方吗?”
  “可是,”贾诩疑惑了,“刘备、诸葛亮他们就没有权利来争夺天下了吗?他们只是因为出来的时机不合适,就应该放弃自己的梦想了吗?”
  “是啊,他们也有他们的汉室梦想,他们也可以为了自己的正义而战。”
  “不过,”贾诩陷入了沉思,“为了自己的梦想,就有权利决定老百姓和士兵的生死了吗?”
  “这样是不是太自私了一些呢?”
  “如果是赤裸裸要争霸天下,靠实力和器量,那倒还说得过去。可是啊,假借正义之名,将自己形容得崇高伟大,将对手说成一无是处,非要将对手置于身败名裂之地,就过分恶毒了。从另一方面说,这种宣传攻势是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对手缺乏了解的表现。至少,一个不懂得尊重对手,不懂得去了解对手长处的人,是很难赢得竞争的。”
  “不过是一个争夺天下的游戏而已,千万不要把自己想象得太崇高,”贾诩冷冷的想,“如果过分欺骗最后连自己也迷惑住的话,那么你就会遭遇到最致命的一击。”

21.
  赤壁之战,曹操遭遇到了有生以来最惨烈的完败。
  瘟疫、不擅水战,再加上曹操的骄狂、轻敌,中了周瑜、诸葛亮的反间计、诈降计,再加上庞统的连环计,一夜东风,曹操号称的百万大军顿时烟消云散。
  不过,曹操还是挺了过来。
  “就算是这样的惨败,曹操居然还保住了自己所有的名将和谋士,看来他真的明白什么才是他夺取天下的资本。”贾诩默默地想。
  此刻,刘备用诸葛亮、庞统为军师,开始迅速兴旺发达起来。
  曹操遂命张辽兴兵从合淝径取江南,希冀刘备心在西川之际,孙权势单力孤,能够一举平定江东。
  而诸葛亮让刘备修书马超,先是提到汉室不幸,又说到马腾被曹操杀掉的不共戴天之仇。最后许诺自己将率领荆襄之众,配合马超的西凉军。
  马超果然起兵直逼长安,曹操大军未至,长安已失。
  “现在马超兵雄马壮,我军也没有能力同时在两处战场上战斗,唉,这样子就便宜刘备、诸葛亮他们了。”曹操叹道。
  贾诩道:“其实这样未必是坏事,孙权、刘备依仗长江天险,易守难攻,我急切难下,一不小心反而为之所乘,并无必胜之把握。而马超的西凉军早已为我之心腹大患,这一战在所难免,现在刘备虚以援军,却无力配合马超,我方当乘此良机一举溃马超,彻底收复西凉。诸葛亮一时权宜之计,实则失之大矣,如若等到刘备羽翼已成,再约马超、孙权一齐进攻,我方必定手忙脚乱,难以应付呢。”
  “此言不错,我也正是这么想的。”曹操颔首道,“那么,我军当以何胜之?”
  贾诩微笑道:“无他,离之而已。马超有勇无谋,不足为惧,马超之军力,多来自西凉太守韩遂,如今只要我方隐忍不攻,待其粮草耗尽,再离间他们,自然可以顺利破之。”
  曹操笑道:“不战而胜,贾公每用如此奇谋,真是令人钦佩啊。如今关中边远,如果这些敌人各依靠地利险阻,我大军来则撤,我大军去则出,我必以重兵把守,却防不胜防,假如我要征讨他们非用上一二年不可,大耗国力;如今马超势大,我正可以示之以弱,以骄敌心,更使敌人聚集于一处,表面上敌军声势浩大,兵力强盛,但实人心不一,易于离间,粮草不足,难以久战,我军可以乘此良机,一举而灭,免却我后顾之忧,才能放心南征。”
  “那么,与马超一战,不战就可知必胜了。”贾诩说道,和曹操相视大笑。
  “举一而反三,这样的能力才是天下的霸主吧。”贾诩暗想,“怎么调兵遣将相形之下倒不重要了。”
  马超骁勇善战,可是终究算不过曹操和贾诩。
  战不多时,粮草不足,而此刻的刘备迟迟没有配合出兵的迹象,不得已向曹操求和,曹操依计行事,答应了求和的要求,亲自上阵,演了一出好戏,使得马超和韩遂互相猜忌,马超心疑韩遂,磨刀霍霍打算先下手为强,韩遂迫不得已投向曹操,至此离间计大功告成。曹军顺势而下,会合了韩遂军全军出击,马超军大溃,马超仅以身免,先逃往汉中,后归降刘备。
原来已经很多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侦探

原无线区荣誉版主

0

主题

0

好友

344

积分

 

升级
84%
帖子
1230
精华
4
积分
344
威望
53
RP
696
金钱
1003 柯币
人气
4 ℃
注册时间
2004-1-27
6
发表于 2006-1-28 20:06:2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ZT游戏同人,三国贾诩传

22.  
  虽然战胜了马超,却也给了刘备、诸葛亮喘息的机会。
  汉中张鲁得了马超,就开始打刘璋的主意,刘璋懦弱,四处求援,引狼入室招进了刘备,张鲁没有进攻刘璋, 反让刘备篡夺了西川。
  曹操急忙进兵汉中,艰难的夺取了汉中,正欲攻击刘备的西川,诸葛亮用计,答应将荆州还给孙权,怂恿孙权出兵,牵制曹操的主力,曹操不得已回军急救,从而使刘备得到时间稳定西川。
  孙权从刘备那儿取了长沙、江夏、桂阳三郡,屯兵于陆口,教吕蒙、甘宁为先锋,蒋钦、潘璋为合后,自引周泰、陈武、董袭、徐盛为中军。
  东吴军马渡江,取和州,径到皖城,不久下皖城。
  此刻曹操大军尚未到达,镇守合淝的张辽兵力单薄。
  曹操要张辽以防守为主,但张辽心知曹操大军因远征在外,来不及救援,而吴兵势大,以为破合淝必矣。于是决意发兵出迎,奋力与战,希望能够折其锋锐,以安众心,以为如此才可守也。
  “攻敌之所未料,此正积极防御之战法也。” 张辽说道。
  在张辽的计划下,乐进诱敌,李典、张辽分别引军于逍遥津埋伏,待吴兵杀过来,先断小师桥,然后张辽、李典合力攻击。
  此役,孙权大败,张辽以极其微弱之兵力取得胜利,威震逍遥津,这一阵杀得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
  “呵呵,看来曹操手下的将领都成长起来了。”贾诩心想。
  在黎阳,张辽曾经得到过贾诩一段时间的指教。
  不管怎么样,敢于违背曹操的指示,主动出兵,这都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自信的。
  因为要防守的战线太长,曹操的兵力又不足以同时在两个战场开战,所以必须让手下的将领能够独当一面,大多数时候还需要他们能够以弱抗强。
  “这样的形势下才能够锻炼人才啊,”贾诩心想,“而这些却是诸葛亮难以做到了,他事无巨细都要操心,试图求得面面俱到,逞强一时,纵然是独力擎天,却也难持久,一旦离开诸葛亮的刘备、关羽、张飞,就宛如无水之鱼。要和诸葛亮斗智斗力,在战术上取胜,那是难上加难,不过我们可以在战略上遏制他,这样他在战术层面上就算是积累了相当的胜利,却不能改变大局。”
  诸葛亮以非凡的手段使得刘备的势力蓬勃发展。
  先是关羽镇守荆州,然后入主西川,马上又转战汉中,破张合,斩夏侯渊,曹操亲率大军也遭遇到了惨败,不得已退出汉中。
  此时,三分天下之势已成。曹操据有中原和北方,实力强大,但是接连赤壁之败,以及汉中之失,却不能够制约东吴孙权和西蜀刘备。
  孙权的江东是三代经营,水军更是纵横无敌,进取不足,却自保有余。
  而刘备军更是如日中天之际,手下更有诸葛亮为军师,五虎将为统帅,又吸收了荆州学派马良、马谡,以及益州众将,如法正、严颜、李严、李恢、邓芝、费袆、孟达等人。实力之强,势力之大,一时无二。
  刘备自以为功劳盖世,遂自封汉中王。
23.  
  这个时候的曹操感到刘备强大的威胁。
  “我决不能允许刘备这样扩张下去,这个人太可怕了,”曹操说道,“如今之计,唯有尽起倾国之兵,赴两川与刘备决一死战,否则任其鲸吞蚕食,我必难以应对。”
  这个时候,司马懿站了出来。
  “主公千万不可轻举妄动。刘备有诸葛亮及关、张为羽翼,其势不可挡,且两川之地,地势险要,我大军如若开往两川,定然需要久战,粮草不济。孙权素有野心,在江东一直虎视眈眈,我军若稍有失利,东吴军必然入寇中原,纵然我军能溃西蜀军,可是大军太久深入敌之要地,东吴也会趁机骚扰,我方难以应对。”
  “那应该怎么办呢?”
  “如今之计,唯有间之。江东孙权,以妹嫁刘备,而又乘间窃取回去;刘备又据占荆州不还:彼此俱有切齿之恨。今可差一舌辩之士,结盟孙权,使兴兵取荆州;刘备必发两川之兵以救荆州。那时候主公再兴兵去取汉川,令刘备首尾不能相救,势必危矣。”司马懿说道。
  贾诩在一旁惊讶的望了司马懿一眼。
  贾诩说道:“司马懿所言正是。东吴、西蜀此刻都强过赤壁时候的战力,他们唇亡齿寒,我若大举兴兵,则东吴、西蜀势必连成一气,急切难下,更恐有赤壁之覆辙。我观诸葛亮用计,虽鬼神不觉,但是未免急于求成,而过分苛刻。赤壁之后,孙权大军入寇中原,而刘备躲在其后,并无助一臂之力,反而占据了孙权梦寐以求之荆州大半地盘,至此孙权和刘备就有了心结。孙权嫁妹欲留难刘备,却被识破,诸葛亮屡屡以多种借口推辞交还荆州,孙权一怒之下将自己妹妹取回,孙刘同盟已经有名无实,只是碍于我方威胁,不敢撕破面皮。眼下,刘备夺取两川后,更是嚣张跋扈,不可一世,没把孙权放在眼里,更是几次用交还荆州骗得孙权损兵折将,最终却又抵赖不还。孙权早已恼羞成怒,而诸葛亮自恃才智,始终不察,不做补救,此刻正是离间之时也。”
  “我方牵制刘备军主力,孙权必然取回荆州,和刘备结下深仇,刘备势大,孙权自然会倒向我方,我只要相机行事,不愁两川不得也。”贾诩继续说道。
  曹操沉吟片刻道:“果然是好主意,那么就照你们说的办吧。”
  曹操的主动结交孙权,令孙权喜出望外,孙权劝曹操出兵襄阳,而此刻诸葛亮还是依照隆中对的战略,以一上将军直取许昌,命关羽兴兵。
  因为需要对汉中修生养息,也因为对东吴的轻视,诸葛亮犯下了重大的战略错误,只是命令关羽一支孤军进攻襄阳,既不增兵荆州,也不出兵汉中配合关羽军。
  关羽收到东吴统帅陆逊的卑恭谦辞,丝毫不做怀疑,将荆州之兵尽数调往襄阳。
  关羽首战水淹七军,名震天下,可是曹仁、满宠死守樊城,名将徐晃计败关羽,关羽撤退之时才得知已经被吕蒙袭了荆州,无奈之下走麦城而被杀。
  至此,孙权收复荆州之地,而东吴、西蜀结下深仇。
  “我方的战略意图已经完全得以实现了,”贾诩心想,“现在应该没有任何人能够阻碍曹操一统天下了吧,刘备和孙权迟早一番决战,从此更无实力,此消彼长,我军根基日深,已经不可动摇,而司马懿,能够以敏锐目光看出吴、蜀之心结,更深明不战而胜的道理,大概正是诸葛亮的对手吧,只要他继续保持自警之心,诸葛亮只怕也对他无可奈何吧。”
  “那么,还会有什么变数来影响天下的走势呢?”贾诩默默地想着。

24.  
  可是,贾诩也有预料不到的时候,那就是曹操命不久了。
  那天,曹操请贾诩到魏王府,特意屏退左右问道:“如今我年事已高,身体渐渐不行了,我也要立下继位世子,不知道贾公以何教我呢?”
  贾诩一呆,实在不知如何回答。
  这么多年来,贾诩一直韬光养晦,他明白自己不是曹操的旧臣,而且也曾经有过过节,看惯了太多不信任。
  曹操前不久还逼死了荀彧,心更冷了。
  伴君如伴虎,曹操年纪大了,权威渐长,也日益开始猜忌手下了。
  贾诩闭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倒是很得信赖。
  不过名利场也是是非场,身处在漩涡之中,要做到不求闻达,除了随时保持一份自省之外,还要察言观色。
  可以劝谏的就说,不可以劝谏的就不说,这样才是保全自身之道。
  自古太忠心耿直的大臣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然而,这立世子一事,又该怎么说呢?”贾诩有些踌躇。
  贾诩知道曹操是想立幼子曹植,曹植才高八斗,名声颇盛,又结交了一帮党羽,但贾诩却不看好他。
  “未来的霸主不应该是咄咄逼人,盛气凌人的,”贾诩默默的想着,“何况曹植的小聪明太多,自视甚高,将来只怕独断专行,现在就结党营私,以后也是听不进意见。”
  “而此刻,刘备、孙权雄霸一方,不是能担当的人,只怕对付不了他们啊。”
  曹丕是曹操的长子,看到曹植深得宠爱,心有不安,这种事情又不好说,满朝文武之中,特意求教了贾诩。
  贾诩有些得意地想:“就凭这个眼力,曹丕也是当仁不让吧。”
  不过,当时贾诩说得很淡,“其实你也不用太担心,曹公是个聪明人,你只需要凡事尽力而为,不争一时之高下,不欺不瞒,尽力做好儿子本分,就已经足够了。”
  曹丕也是聪明人,自然心领神会,要说到文采和才智,那是怎么也比不过曹植的,可是只要厚道待人,做成一个很孝顺的儿子,就足够让曹操另眼相看了。
  “现在正是关键的时候,”贾诩心想,“那么,我应该怎么回复才好呢?”
  毕竟立世子这种事情,牵涉太广,事情微妙,一言不慎,那就是掉脑袋的事情啊。
  曹操待得贾诩想了一会儿,问道:“我和贾公您说话,为什么不回答呢?”
  贾诩哦了一声,说道:“我正在想一件事情,所以没有来得及回答。”
  曹操好奇地问道:“你在想些什么呢?”
  贾诩微笑道:“我是在想刘表、袁绍父子俩的事情。”
  曹操一震,顿时感到眼前豁然开朗,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25.  
  曹丕终于被立为世子。
  曹操不久病死,曹丕继位,废掉了献帝,自立为大魏皇帝,于洛阳盖造宫殿。
  “虽然性急了点,不过顺其自然吧。”贾诩心想。他已经被封为太尉,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职,“可是,我在李催当权的时候就可以得到这个官职了,今天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更大的意义呢?”
  “这个时候,刘备和孙权应该开始决战了。但愿在我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天下统一的趋势无可阻碍吧。”
  不出贾诩所料,刘备自封皇帝后,第一次事情就是尽起两川之兵,浩浩荡荡杀向东吴,以报关羽之仇。此刻的诸葛亮也是心存侥幸,希望刘备能够一举占领东吴之地,也没有深劝刘备的意气用事。
  刘备军杀气腾腾,孙权军节节败退,在最危急的时刻,孙权起用陆逊为三军统帅,火烧连营三百里,刘备数十万部队全军覆没,托孤诸葛亮,病死白帝城。
  曹丕问道:“如今东吴、西蜀自相残杀,势趋于微,陆逊重兵在外,而刘备更是惨败之后,实力大减,我要统一天下,现在应该伐吴还是伐蜀呢?”
  贾诩谏道:“臣以为还是不伐的好。陛下如今受禅,正需稳定国内,不宜兴兵,此其一;东吴、西蜀虽然交恶,但孙权、诸葛亮都是治国良材,我一旦进攻,其势必合力拒之,倒不如间之互相杀戮,此其二;东吴有长江天险,西蜀也地势险要,我军难以破之。此其三;再加上东吴陆逊、西蜀诸葛亮,天下用兵奇才也,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所以才能算无遗策。而我魏国虽大,但我观群臣之中,却没有能够和他们匹敌的人物,此其四;国之用兵,关系极大,若无万全之策,贸然而动,只怕费力不讨好,臣以为还是先文后武的好。”
  “魏国之占地、人口,远胜吴、蜀,但中原久经战乱,惨遭荼毒,战力不足,无论生产、建设都没恢复,如今我魏国只要修身养息,不出十年,其国力、军力势必远远超出吴、蜀,到那个时候,我在讨伐吴、蜀,耗其国力,即可一举而破之。”
  曹丕笑道:“贾公这是老成持重的想法,眼下吴、蜀大战,结果已分,正是我用奇之时,我当趁陆逊大军在外耳袭东吴,趁刘备身亡而袭西蜀,必当攻无不克也。”
  贾诩轻轻一笑,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
  “或许真的是老了吧,已经跟不上年轻人的想法罗。”贾诩心想。
  
  26.  
  然而,贾诩收到的消息是:陆逊及时回军,击退了入侵东吴的曹军,而曹魏的五路大军被诸葛亮轻松化解,魏国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战略优势又被扳回。
  因为这几场大规模的战役,魏、蜀、吴都耗尽了自己的国力,短时间内也没有能力相互征讨。
  “游戏还远远没有结束,看上去好像是刚刚开始。”贾诩叹道,“不过,至少目前所有的人都赢得了短暂的和平吧。”
  “魏国暂时无力讨伐吴、蜀,而诸葛亮、陆逊他们也应该不会选择疯狂的主动进攻中原吧,”贾诩盘算道,“只要魏国有十年的时间发展国力,就应该能够结束这个被诅咒的乱世了吧。”
  贾诩能看到的,诸葛亮也可以看到。
  贾诩怎么也没想到,诸葛亮宁愿逆天行事,以弱攻强,六出祁山,挑起战乱,死人无数,最后无功而返,星落五丈原。
  贾诩还只是想着魏国即将一统天下。
  “不过,我是看不到罗。”
  贾诩已经七十七岁了。
  “这样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啊。”
  贾诩依然沉浸在自己的幻觉之中,露出意味深长的微笑。
  他那搁在椅子上的手垂了下来,手中的书缓缓滑到了地上。
  贾诩仿佛又回到了在水镜先生山庄的那个夜晚,山庄内有美酒、火炉、良朋。
  “如果大家还能够坐到一起聊天多好啊,有什么不可化解的仇恨,非要牺牲这么多的人呢?”
  贾诩有些不明白,杀子之仇都可以轻轻放过,可是人们偏偏要为了不同的想法、理念而杀戮。
  那一夜,从水镜山庄出来,是无边无尽的黑暗笼罩着大地,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今天虽然局面依旧没有改变,却依稀有了渺茫的光。
  “如果所有人都为了这些光而不是个人的欲望、野心,或者所谓的正义去努力,我们的世界也许会过得更好一些吧。”
  “总会有那么一天吧。”
  贾诩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感到最后的生命力已经渐渐离他远去。
  此刻,火炉里最后一丝火光也缓缓的熄灭了。
原来已经很多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杯户中学生

0

主题

0

好友

4

积分

 

升级
8%
帖子
138
精华
0
积分
4
威望
0
RP
6
金钱
13 柯币
人气
22 ℃
注册时间
2005-2-6
7
发表于 2006-1-28 23:09:0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ZT游戏同人,三国贾诩传

我还是比较喜欢郭嘉,只是天妒英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最后的银色子弹

水区荣誉版主
水区一番傑出した青年

18

主题

0

好友

3046

积分

 

帖子
5402
精华
4
积分
3046
威望
908
RP
5209
金钱
3097 柯币
人气
2186 ℃
注册时间
2004-4-9
8
发表于 2006-1-30 20:01:41 |只看该作者

回复: ZT游戏同人,三国贾诩传

神鬼奇谋之人,可惜~~...可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杯户大学生

0

主题

0

好友

61

积分

 

升级
53%
帖子
1023
精华
0
积分
61
威望
48
RP
7
金钱
15 柯币
人气
14 ℃
注册时间
2003-11-29
9
发表于 2006-1-31 11:26:2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ZT游戏同人,三国贾诩传

还是郭嘉比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手机版|Archiver|名侦探柯南事务所 ( 沪ICP备17027512号 )

GMT+8, 2024-5-5 12:32 , Processed in 0.053582 second(s), 24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