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最后登录1970-1-1
回帖0
精华
积分1249
威望
RP
金钱 柯币
人气 ℃
注册时间2005-9-3
|
楼主 |
发表于 2006-5-1 13: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推理部】五一柯哀推理讲座:第一讲
第三章 论证
一、论证的实质
1、论证的定义
论证是由一个或一些判断的真实性,通过推理确定另一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
由论题、论据、论证方式三个部分组成。
论题:在论证中需要确定其真实性的判断;
论据:用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判断;
论证方式:把论题和论据联系起来的逻辑形式。
2、论证与推理关系
两者联系:紧密相连。论题大体相当于推理的结论,论据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前提,论证方式大体相当推理的形式。
两者区别:
第一,思维的程序不同;
第二,要求的重点不同;
第三,逻辑结构的繁简不同。
二、论证的种类
1、依推理形式划分
演绎论证
归纳论证
直接论证
2、依论题和论据划分
间接论证
反证法
选言论证
间接论证:通过论证与原论题相悖,但不能与原论题同假的另一个或几个判断的假,然后从反面间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证方法。
1、反证法
通过论证与原论题相矛盾的论题的虚假性,进而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一种间接论证方法。
一般步骤是:
第一,设与原论题相矛盾的反论题真;
第二,论证反论题假;
第三,根据排中律确定原论题必真。
逻辑形式(1)论题:p
(2)设矛盾论题:非p
(3)论证:
如果非p,则q;
并非q;
所以,并非“非p”
所以,p是真的(根据排中律)。
2、选言证法
也叫排除法。是通过首先论证与原论题有选言关系的其它可能性论断的虚假,从而确定原论题真实性的一种间接论证方法。
一般步骤:
第一,穷尽列举包含原论题在内的几种有关可能情况的选言肢;
第二,论证除原论题以外的各种可能情况的选言肢都是虚假的;
第三,根据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从而推出论题真。
一般逻辑形式:
(1)论题:p
(2)论证:
或p、或q、或r;
非q;
非r;
所以,p.
三、论证的规则
论题必须明确。否则犯“论题含混不清”逻辑错误。
关于论题 论题必须保持同一。否则犯“转换论题”逻辑错误。
规则 关于论据 论据当是真实判断。否则犯“虚假论据”或“预期理由”逻辑错误。
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直实性来论证。否则犯“循环论证”逻辑错误。
关于论证方式 违反推理规则。
论据与论题不相干。
以人为据。
违反以上规则就犯“推不出”逻辑错误。
练习一、分析下列论证的结构,指出它们的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
1.许多国家的刑事诉讼法典都有被告人负担诉讼费用的规定.如蒙古、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国的刑事诉讼法典都规定:“法院在认定受审人有罪时,应当在作出判决的同时,判令受审人负担诉讼费用。”联邦德国刑事诉讼法典第45条也规定:“被判刑人有负担诉讼费用的义务。”
2.为了保证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改善,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控制人口的增长.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可能:或者严格地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使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国家建设逐年扩大;或者是控制不严,措施不力,听任人口继续大量增长,从而既不能改善人民生活,也不能很好地进行经济、文化、国防的建设。而广大人民则要求改善生活,要求很好地进行经济、文化和国防的建设。
练习二、指出下列论证有何逻辑错误。
1,有一个被告,在刑迅逼供的情况下,供认自己杀了人,并称是用他家的那把菜刀杀的。于是,审判员就作了杀人罪的判决。这个审判员首先用被告的口供,证明被告家中的那把菜刀是杀人凶器,然后又用这把菜刀是被告杀人的凶器,证明被告是杀凶手。
2,电影《红蝙蝠公寓》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丽琴急急忙忙找到王探长,报告说找到了杀害贾经理的凶手即邓培辅。她亲眼见邓培辅慌张地烧掉白围巾和搓洗雨衣上的血污。“证据呢?”探长问。“被他销毁了”,梁小姐停了一会儿,又补充说:”“凶手是吸鼻通的,邓培辅也是吸鼻通的。”“这能说明什么呢?”
四、反驳
1、反驳的定义
反驳:由断定一个或一些判断的真实性,通过推理确定另一判断虚假或其论证不能成立的思维过程。
反驳由反驳 的论题、用以反驳的论据和用以反驳的论证方式三部分组成。
反驳论题
反驳的种类 反驳论据
反驳论证方式
2、反驳的方法
依推理形式的不同
演绎反驳
归纳反驳
直接反驳
依运用的方法不同
间接反驳
归谬法
间接反驳:通过论证另一个与对方论题相矛盾或相反对的论题的真实性,然后根据不矛盾律,从而间接确定对方论题的虚假性的反驳。也叫独立证明反驳法。
逻辑形式:被反驳论题:p
反驳(1)设:非p或q(与是反对关系)
(2)论证:非p真(或q真),
(3)所以,p假(根据不矛盾律)
归谬法:先假定所反驳的论题是真的,然后从它推出非常明显的荒谬结果(或推出逻辑矛盾),从而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确定原论题虚假。
有三种形式:
(1)从被反驳的判断中引伸出假判断。
逻辑形式:被反驳论题:p
反 驳:设p真,
如果p,则q,
非q,
所以,非p(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
(2)从被反驳的判断中引伸出与其自身矛盾的判断。
逻辑形式:被反驳论题:p
反 驳:设p真,
如果p,则非q,
所以,p假。
(3)从被反驳的判断中引伸出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
逻辑形式:被反驳论题:p
反 驳:假设p真,
如果p,则q并且q;
并非q(并且非q);
所以,p假。
练习三、分析下列反驳,指出其被反驳的论题和反驳方法。
1,“假药无害”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药是用来防治极疾病,则达不到治病的效果。假药不仅不能治病,还要害人:生小病的人用了假药会发展成重病;重病号用了假药,得不到及时治疗,就有可能致人死亡。这与“庸医杀人”是一样道理。
2、有人认为,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对人们进行科学文化教育。因为科学文化水平提高了,人们也就由此变得文明了。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西方许多科学文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的公民科学文化水平普遍比中国的公民水平高,可他们中的杀人犯、恐怖主义者、吸毒者等也比中国多得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