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艺术之六
按历史学家界定中世纪是指欧洲封建社会历史时期,是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公元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止。但在文化史上习惯指到公元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开始为标志,恩格斯说过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伟大诗人。欧洲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是基督教,中世纪是上帝主宰的时代,是神灭掉人的最黑暗时代,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基督教麻痹和毒害人民。愚民们纷纷走进教堂,接受上帝的熏陶,忍受现世的苦难,祈望死后进入天堂。教堂里有《圣经》,但大多数人读不懂、不会读,所以神圣的教义只能通过绘画和石头来讲述——把它雕刻在教堂的墙壁和柱子上。于是圣人的形象和《圣经》的内容,寓言和布道场景都装饰到了教堂上,那里便成了大家都能读懂的“石头圣经”。所以中世纪的美术基本上是基督教美术,基督教活动主要是教堂,所以其美术和教堂建筑、壁画和雕塑装饰融为一体。
中世纪教堂建筑的形式主要有两种:早出现的一种叫“罗马式”,它是由更早的“巴西里卡式”演变而来,其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其坚固、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如意大利的比萨教堂。较后一种称为“哥特式”,它的形式比“罗马式”轻巧而更富于装饰意味,采用很多矢状卷的构造和尖塔式的装饰,以其高耸入天与上帝接近的感觉,控制人们的精神感情。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和法国的巴黎圣母院。中世纪教堂的装饰美术是基督教美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教堂的内部布置有大量的宣传基督教教义的装饰壁画、窗玻璃画、浮雕和圆雕。其共同点是:内容全部是圣经故事和人物用以宣传教义、规劝世人服从神权和容忍上帝对现实世界的一切安排,做一个顺从的“上帝的奴仆”,实际上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仆。从其形式来看,人物形象是超现实人世的、实际上是解释教义的一种精神符号,表情没有人性,显得呆板僵化,表现出一种远离尘世的圣者气息,在人物神态上有一种静穆的神秘感,有的形象夸张到令人感到恐怖,众多的这类形象布置在教堂内外,从四面八方造成一种令人震慑的非人间的世界。教堂装饰中采用彩色镶嵌画和窗玻璃画,这种透光的画面在白天的阳光和夜晚的烛光下摇曳闪耀不定,画上的圣像和五彩装饰图案,在光的照射下令人目眩神迷,这一切更增加了教堂内部的光怪陆离和神秘恐怖,非尘世的特殊效果,达到了基督教征服人心的目的。
西方现代雕塑艺术
西方雕塑发展的历程中出现过三个高峰:古希腊、罗马是第一个高峰,雄居峰巅的是菲狄亚斯;意大利文艺复兴是第二个高峰,雄居峰巅的是米开朗基罗;第三个高峰是公元19世纪的法国,雄居峰巅的巨匠是罗丹。菲狄亚斯、米开朗基罗和罗丹所创造的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古典文明的最高成就。罗丹为传统雕塑艺术划了一个句号。此后,西方雕塑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现代雕塑时代。所谓“现代雕塑艺术”,是指罗丹、马约尔之后的西方雕塑艺术,雕塑家们企图摆脱古典雕塑的束缚,追求新观念、新价值,并采用新的表现形式。这种艺术流派,统称现代派。现代派的艺术家们远离理性,接近感性,不再模仿自然,开始“脱离自然”,“安排自然”,“表现自然”,“解剖自然”,“感受自然”,把自己融化到自然中去。总的说来,现代派艺术家重感性和主观内在的精神表现,用感觉代替观察,运用综合、抽象和半抽象代替具象,不再表现客观存在的形,而努力追求发掘自我心灵的形,否定艺术的功利性,认为艺术只是有意味的形式。现代艺术是传统艺术发展的必然,也是现代社会在艺术家精神上反映的产物。综观公元20世纪西方美术创作的基本倾向,出现了表现、抽象和象征三种趋势。在这类艺术家中突出的是布朗库西,他对于现代雕刻的影响犹如马蒂斯和毕加索对现代绘画的影响一样。
未来派雕塑
未来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产生于意大利的文艺思潮,由诗人马里奈蒂发起,波丘尼等积极参加组织,他们共同发表了一个混乱而难以理解的宣言。这个宣言宣称:必须蔑视一切模仿的形式,歌颂一切创造的形式;必须反抗协调与风雅这种字眼的制约,运用这些非常富有弹性的措辞,就能打垮伦勃朗、戈雅和罗丹的作品;艺术批评无用或者有害;必须彻底扫除一切发霉的、陈腐的题材,以便表达现代生活的旋涡——一种钢铁的、狂热的、骄傲的和疾驰的生活;必须把那些曾经用来钳制创新者的“疯子”,当着一个高贵的、荣誉的称号;绘画中的补色主义具有绝对的必要性,正如诗中的自由诗和音乐中的复音一样;应该把万物运动论运用到绘画之中,作为一种动态感;忠实性和纯真性比其他任何品质更为重要,为解释自然所必需。未来派强调静中表现运动,他们认为一匹奔跑的马不是4条腿而是20条腿,它们的运动是三角形的。根据这种理论,他们画人和动物都画成多肢体,处在连续的或者放射状的安排之中。未来派用无约束的构图,狂乱的笔触、色彩、线条表现“动感”、“力感”、“速度感”;未来派还要求表现暴力,歌颂赞美战争、恐怖、杀人、冒险和破坏,认为战争是世界上唯一最卫生的事业,是伟大的交响音乐。他们还主张用骚动、喧闹、速率、闪光等作为新艺术的韵律。
超现实主义雕塑
公元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兴起规模巨大、影响深广的超现实主义艺术运动,它涉及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超现实主义的理论根据,是伯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梦幻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说。根据这种学说,超现实主义者宣称,现实世界以外,还有一个所谓彼岸的世界,这便是无意识或潜意识的世界。他们倡导把现实同梦境结合起来。布列顿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说:“我相信,表面上大家认为矛盾的两个状态,终究是可以解决的。”他们认为,用现实主义的方法表现客观的、物质的世界是古典艺术家已经完成了的任务,超现实主义的使命是挖掘新的、未被探究过的那部分心灵世界,以扩大和开辟艺术的表现领域,使潜意识世界(指下意识的活动、偶然的灵感、心理变态、无目的幻想、梦境)成为艺术表现的对象。超现实主义者主张艺术家表现“纯真的心理动力”,“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摆脱所有审美或道德的偏见”,否定人的理性活动,宣扬神秘主义。他们企图把具体的细节描写,同任意的夸张、变形、省略以及象征等手法结合在一起,创造介于现实与臆想、具象与抽象之间的“超现实”的“艺术境界”。因此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形象是怪诞的、神秘的。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的雕刻家主要是毕加索、亨利·摩尔和贾柯梅蒂。
超级写实主义雕塑
超级写实主义,又称照相写实主义,主要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超级写实主义的美术家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极为细致地再现日常生活场景和普通人的形象,仿佛照相机摄下的物象一样。超级写实主义的雕塑作品如同真人一样,代表性的雕塑家有杜安·汉森和约翰·迪安德列亚。超级写实主义雕塑家塑造的人物如真人般大小,它们在展览会上展出时,有站有坐有卧,观众首先觉得它们是真人,因为太活灵活现了。雕塑家把人物都塑成真人大小,用聚酯材料和玻璃纤维翻造,然后用颜色描绘真实细节,安上头发,有的裸体,有的穿上衣服,佩戴手表,还拿着购物用提包。这些形象不受时间限制,却有生动的姿态,可以流传久远,使人真切地认识一个社会时代的人。“乱真”是超级写实主义的主要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