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事务所专题-柯南20周年纪念事件簿
搜索
查看: 1391|回复: 30

[时事新闻] 印媒称印度人是中国人和日本人的祖先 韩媒:东亚人源自东南亚 日本祖先经朝鲜半岛迁移 我是你爹硝烟再起

[复制链接]

禁止访问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2-13 11: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杯户小学生

发表于 2009-12-13 11: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门 先放棒子~~~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最后的银色子弹

发表于 2009-12-13 12: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这种已经麻木了,一笑而过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最后的银色子弹

发表于 2009-12-13 12: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形象代言人:Darth Vader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侦探助理

发表于 2009-12-13 12: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显然棒子和瘪三们都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而不自知,重视祖先啦,祖先是神啦,争做大神啦~  
人家山姆大叔就是很得意的承认自家是荣耀的超级移民大家族,看看咱的爹数不清呀数不清,现在爹们还不是通通被大叔俺踩在脚下~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推理爱好者

发表于 2009-12-13 12: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国人说:印度人的祖先是韩国人。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杯户大学生

发表于 2009-12-13 13: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部分中国人是从印度迁徙过来的,这不一定是错的,因为根据现在的研究,尤其是Y染色体基因的研究看,人类是从非洲诞生的,然后向全球迁徙。现在的研究发现,中国南方地区的不少人和印度人是同源的,很可能是从印度,然后经过现在的东南亚各国,再从广西或云南地区进入中国。

另外,根据研究,中国北方的人则是从现在的中亚、新疆和蒙古地区迁徙来的。

然后,这些人经过通婚和种族融合,形成了的汉族。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杯户大学生

发表于 2009-12-13 14: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嘛~就算是祖先也是猿人时代的吧...愿阿三不会步棒子后尘走上完全NC的道路,春哥威武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最后的银色子弹

发表于 2009-12-13 14: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iyuTang 于 2009-12-13 13:32 发表
说部分中国人是从印度迁徙过来的,这不一定是错的,因为根据现在的研究,尤其是Y染色体基因的研究看,人类是从非洲诞生的,然后向全球迁徙。现在的研究发现,中国南方地区的不少人和印度人是同源的,很可能是从印度,然后经过现在的东南亚各国,再从广西或云南地区进入中国。

另外,根据研究,中国北方的人则是从现在的中亚、新疆和蒙古地区迁徙来的。

然后,这些人经过通婚和种族融合,形成了的汉族。

我不知道你说的全球起源是从什么时代算起,难道是单细胞动物?
要这样说恐怕要追溯到大陆板块分离之前了吧,不然怎么解决跨洋问题?
人类起源应该是从古人类开始算起吧,那么起源地就不止一处了,更早的时间,即使从基因上去追溯也毫无意义。另外追溯起源不能单从基因上分析,还要结合考古等方面的研究。
基因只能说明一部分问题,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基因的变异是带有随机性的,和外界环境也有关系,在不同的环境下变异的概率是不同的。热带地区环境本来就比温带乃至寒带环境容易导致基因的变异。
单纯的基因分析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杯户大学生

发表于 2009-12-13 14: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慕容飞羽 于 2009-12-13 14:38 发表

我不知道你说的全球起源是从什么时代算起,难道是单细胞动物?
要这样说恐怕要追溯到大陆板块分离之前了吧,不然怎么解决跨洋问题?
人类起源应该是从古人类开始算起吧,那么起源地就不止一处了,更早的时间,即使从基因上去追溯 ...

现在对古人类的迁徙的研究主要来自这些方面:
1.考古发现;
2.语言的相似性分析;
3.Y染色体基因分析;
4.线粒体基因分析。
后两者是基因学科兴起之后才被考古学界所接受的。Y染色体只存在于男性身体并且只能有父亲传给儿子,使得其基因不容易被其他基因改变,相对容易追踪历史上的各个基因突变,是个较好的分析对象。线粒体也很特殊,它只能由母亲传给子女,所以也是比较稳定的,也容易追踪历史上的各个基因突变。

关于亚洲人类的研究,最近《自然》网站报道,绘制了整个亚洲人口基因组的研究人员称,人类是在一次单一的人口迁徙中进入亚洲大陆,他们分享有一个共同祖先。这项发现挑战了亚洲人口至少有两波人口迁徙的观点。报告主要作者、新加坡基因组研究院的Edison Liu说,“在亚洲,我们都是亲戚。” 新的研究历时五年,调查了1928位个体中的55,000个单核苷酸多态(SNPs)上的变异情况。研究发现矮小黑人种(Negrito)与东南亚人种的基因重叠度相当高,这意味着他们有一个共同祖先。东亚人种与东南亚人种在很大程度上共享一个遗传背景,但与中亚的共性较少,因此排除了东亚人种通过欧亚草原进入中亚的可能性。遗传变异观察指示,生活在东南亚的不同人是向北迁移。新的研究还挑战了“出台湾”模式,即东南亚人口是通过中国大陆和台湾迁移过去的,实际上台湾人口主要是从东南亚岛屿迁移过来。但研究人员也承认,这项研究并非定论。这里是文章的链接:http://www.nature.com/news/2009/091210/full/news.2009.1139.html,这可能是楼主的这篇报导的来源。但显然这个报导远远不如《自然》杂志网站的文章严谨。

我之前说的那个则是考古学界普遍认为的两波迁徙论。

研究历史上人口的迁徙确实是很有趣。

不管怎么说,人类是从非洲诞生,然后迁徙到全世界,这个结论是普遍的共识。

[ 本帖最后由 ShiyuTang 于 2009-12-13 15:10 编辑 ]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杯户大学生

发表于 2009-12-13 15: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人类的迁徙史,有时也会发现一些很有趣的事情。

比如,为什么德国纳粹党的标志是“卐”,而这个标志常在印度看见?

其实,这也和人类迁徙有关系,因为,数万年前,德意志人是从印度迁徙来的,在印度、尼泊尔等国至今仍有大量的雅利安人,而雅利安人有一只逐渐向中亚、欧洲迁徙,最终到达欧洲,成为了拉丁人和德意志人。这也是德国纳粹党标志“卐”与印度教和佛教中的象征吉祥如意的标志类似的原因。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最后的银色子弹

发表于 2009-12-13 16: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基因上根源也许是非洲,但是那是人类迁徙么?
普遍认为人类起源应该是从古人类开始吧,如果那个迁徙发生时,还未进化到古人类,那么这个基因起源是不是寻求的太远了?基因并不能证明是何时迁徙的吧,还是需要考古实物来加以证明的。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杯户大学生

发表于 2009-12-13 16: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慕容飞羽 于 2009-12-13 16:03 发表
从基因上根源也许是非洲,但是那是人类迁徙么?
普遍认为人类起源应该是从古人类开始吧,如果那个迁徙发生时,还未进化到古人类,那么这个基因起源是不是寻求的太远了?基因并不能证明是何时迁徙的吧,还是需要考古实物来加以证明 ...

根据Y染色体的基金突变,可以大概估算人类迁徙的时间的。
这个迁徙史都是在文明时代以前(能根据基因推断距今60000-10000年前的人类迁徙史)的,那时候文字都还没有诞生,考古实物也比较少。而距今10000年以内的迁徙,因为实物和文字记载较多,就不需要基因分析的帮助了。

附带说一句,为了找到这段时间人类迁徙的更多证据,科学家们甚至找了一些特殊的生物,例如一些生活在人身上的虱子,例如阴虱。

[ 本帖最后由 ShiyuTang 于 2009-12-13 16:17 编辑 ]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最后的银色子弹

发表于 2009-12-13 16: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什么好讨论的- -世界大同才是真理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杯户大学生

发表于 2009-12-13 16: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三个问题总是最吸引人的:
1.我从哪里来?
2.我将到哪里去?
3.我是谁?

研究人类的迁徙史,就是希望从历史和生物学上知道“我从哪里来”。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最后的银色子弹

发表于 2009-12-13 16: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你爹硝烟再起]......

我是进来喷这句的- -|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最后的银色子弹

发表于 2009-12-13 16: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发表于 2009-12-13 17: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超越了棒子。,应该叫他们什么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禁止访问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3 17: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禁止发言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2-13 18: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侦探柯南事务所 ( 沪ICP备05038770号 )

GMT+8, 2025-2-1 12:58 , Processed in 0.056376 second(s), 2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