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事务所专题-柯南20周年纪念事件簿
搜索
查看: 580|回复: 2

[时事新闻] 转一个日本核电站敢死队的帖子,核泄露太恐怖了

  [复制链接]

平成的福尔摩斯

发表于 2011-3-15 11: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29:28 美军的15吨液氦已经运到 开始第二步冷却试验了
   如果这次没作用 只能封堆了
  19:30:37 使用混凝土封堆
  19:33:56 目前自卫队进入第一污染区的人员已经出来了20人,有11人出现呕吐和指甲变黑辐射病状态
  
   3套电源全部没有用,最后的办法是使用人工降棒,人进入堆心,使用工具截断控制棒 转入堆心控制池
  19:53:01 最后的办法
  19:54:17 堆心那4个黑条就是控制棒
  19:54:52 有备用电源的
  
  19:55:06 套都全毁
   转入堆心控制池我相信进去的人,都是烈士了
  
  20:00:57 最新消息 安全壳已经裂缝了
  20:01:48 第二批20人已经进入现场
  
  20:03:40 可以在辐射现在呆1个小时左右,但是出来后20分钟内会死亡
  
  20:05:31不管怎么样,英雄应该是需要尊敬的,不管他是任何国家的人
  
  20:07:14 军人,军令如山倒,必须执行的
  
  20:09:526 安全壳已经裂缝,目前使用大量硼砂封闭
  
  20:26:24 第三梯队开始进入,第二梯队6人已经出现辐射病
  
  20:28:28 可怜这些二十来岁的兵呀
  
  20:29:07 俄罗斯RT电视台
  
  20:30:36 现在只有老毛子的电视台敢讲了,第三梯队开始进入,第二梯队6人已经出现辐射病3个
  
  20:32:17 我朋友是日本东京电力的
  
  20:59:43 核电站是一个国家的核心机密,没到最后关头是不会国际援助的
  
  21:03:54 核尘埃会形成气凝胶。会浮空很久的
  
  21:05:45 最新消息:液氦泄露
  
  目前海水冷却和液氦2套方法都在用
  21:08:03 治标不治本,最终使熔化的控制棒下来才是停堆的最终办法
  
  21:08:49 没这事,只不过是可以生产高浓度铀而已半失控
  
  21:11:23 官方不能发布实情,会恐慌的
  
  21:11:55 使用美军
  
  21:12:39 已经来了300人,只等命令了
  
  21:13:21 RT台敢说真话呀
  
  21:17:08 我的3锅8星
  
  21:18:26 国内的资讯是狗屎太主观了
  
  21:19:46 台湾也就东森和TVBS还可以,其他的天天说些鸡零狗碎好的
  
  21:21:02 想风雨无阻的看就得上1.8米锅
  
  21:21:40 我现在是1.8锅1个 90锅1个 1.2锅1个^
  
  21:22:11 关键时刻咔嚓掉的
  
  21:24:48 上113韩星的就不会的
  
  最新消息,第三梯队出来了,1人死亡,12人辐射症状7人轻辐射症状
  
  21:33:07 第四梯队进去了
  
  21:33:47 这是死亡的第二个人,东京电力公司在爆中已经Out了一个
  
  21:35:30 这个人是冻的,被液氮喷发冻的

21:37:21 这些消息资讯网站不能发的 会恐慌的
  
  21:38:20 最新消息,第一梯队10人全部死亡
  
  21:39:27 目前共死亡12人,队员11人,电力公司1人

  想想一个人的全身细胞如果被快速杀死,那是多么恐怖的景象,做个比喻就好象一个沙子做成的人体突然被大风吹散了。这就是核辐射的效果。

  [21:47] 第一核电站正门前测出放射物质浓度再次回升,已超过标准90倍。
  
  [21:44] 下午发生炸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机组堆心温度上升到了2700度!
  
  [21:50] 福岛县请求自卫队紧急提供专门清洗核污染的设备和人员,为刚才确诊的三名遭核辐射的患者提供治疗

  先说下题外话,经过三十个小时的连续“扯谎”(日本方面怕导致恐慌)
  福岛第一核电站的黄金抢救时间正在快速流失
  反应堆的锆合金极可能正在熔毁,渐渐陷入控
  一旦再次发生爆炸而泄漏
  则核污染的程度最高是广岛原爆的六百倍
  为1986年切尔诺贝利的三倍
  一旦不幸发生
  中国北方将受到核污染
  最严重的情况是半年不能饮水,三年不能畜牧
  直接威胁十三亿人的生命

  切尔诺贝利的核污染是广岛原爆的两百倍
  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能使用
  日本的核污染一旦扩散到全国
  其国土一年不能饮水,十年不能畜牧

  液氮温度极低
  把一根火腿肠放进去在立马拿出来
  用棍子都可以桥段
  就跟冰条一样
  明明知道是液氮怎还进去送命
  明知道死还去死
  这就是军人
  不管是咱们中国军队还是日本自卫队
  他们是老百姓的脊梁是国家的脊梁

  [22:06] 宫城县今晚宣布: 海啸之后,南三陆町有一万人下落不明。这个市镇的总人口是17300人。
  
  [21:57] 第一核电站宣布开始向一号机组注入冷却用海水。
  
  [21:50] 日本气象厅宣布解除海啸警报,「目前已经减弱到最强时的五分之一」。

  22:35:00
  安全壳本来就没炸 是循环回路炸了
  
  22:35:20
  循环水是高辐射的的呀
  
  
  22:36:11
  目前是循环水回路中出现蒸汽堵 安全壳裂缝
  
  22:37:43
  控制棒部分熔化变形 不能插入到堆心底部进行停堆
  
  22:38:53
  安全壳裂缝 使用人工修补 硼砂灌入后用高温喷火器熔化封闭
  
  22:39:18
  原理就这样 改变不了的
  
  22:41:01
  目前最先进的是俄罗斯的堆
  
  22:43:49
  看来泄露不止1处
  
  22:43:19
  备份控制中心辐射有加大的趋势 可能需要撤离
  
  22:52:13
  水位降低了

  由於日本的核泄漏极其严重
  初步估计,绝不亚於广岛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核污染
  中国及日本周边国家为了防范日本核泄漏造成对老百姓的身体危害
  已经在第一时间全面启动核安全监测装置
  未来一旦监测到异常,则表明全日本都受到严重核污染
  
  第一核电站极芯融化
  第二核电站无法冷却
  
  22:22:46
  第三梯队在外面的隔离区休息的时候被蒸汽喷到了
  
  22:23:51
  大约200到300度
  可怜第三梯队余下那9个活着的人,在休息被煮熟了

  很明显,他们是用命在往上堵!
  为了更多人以及更多地区不被污染只有用命堵
  这时候机械已经不管用了因为核电磁辐射会干扰电子设备的运作
  所以只能人去上了这些人被称为生物机器人……
  他们有的下来不久就死去了侥幸活下来的也极其痛苦
  向英雄致敬!

————–
由于地震及海啸,导致电网解体断电,核电站自动关机(所有安全棒自动插入核燃料棒之间停止链式反应),但核燃料棒的基础放热功率仍然有十几万千瓦以上。这是因为核燃料组件内部有大量核反应生成的高放射性同位素,这些东西的自发衰变也会产生热量。即使是用过之后的退役核燃料棒,都要放入核电站的高放水池中(溶解了很多硼酸)静置三年以上,待其放射性强度及热量基本衰减后,打包运往核废料处置厂。
因此核电站在外电网停电后,必须立即启动自备的柴油机应急发电机组,给一回路主泵、二回路主泵、三回路主泵供电强制水冷系统能维持运转,带走停堆后堆芯继续产生的热量。否则,将类似纽约三里岛那样,堆芯温度不断上升导致堆芯熔融,安全壳内全是熔融的核物质与各种管道、压力容器的熔融后的一锅粥。甚至通过破损的管道泄露到安全壳外的自然界中
现在日本面临是地震后它的核电厂自备应急柴油发电机系统失效,所以东京电力公司派去了六辆发电车、陆上自卫队派去了一辆发电车。在这些发电车能供电前,核反应堆唯一的应急办法就是靠自备的紧急冷取水系统对堆芯的重力冷却,因为这个应急水箱是放在安全壳的高处,可以靠重力自流冷却。但是,应急冷却水是有限的,而且是在一回路之外都淌到安全壳的底部,也就是说安全壳内已经被这些放射性冷却水已经彻底污染了安全壳内部。应急冷却水用完后,堆芯产生的热量很可能已经把高温高压的一回路冷却水给鼓爆了,水蒸汽充斥了安全壳内。所以日本方面说反应堆内部压力很大,要想自然界排放有放射性的蒸汽。好消息是安全壳顶住了地震冲击,这些放射性物质还都*在壳内,没有像切尔诺贝利或三里岛那样自动排入大气层







现在看来还是为日本祈福吧...

东之工藤

发表于 2011-3-15 11: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理解楼主心情,不过这种不靠谱的新闻还是不要转了,不是不靠谱,而是很不靠谱……特别是看到中间这句的时候:我朋友是日本东京电力的

现在发布消息都要扯上点什么官方,昨天连美国NASA都被扯出来了……
下一个是谁?奥巴马你有点小危险哦……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最后的银色子弹

发表于 2011-3-15 11: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慕魂请淡定。。。现在这些都还不能证实。。
所以不要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我们要相信11区的能力。。。

这帖子先锁了。。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侦探柯南事务所 ( 沪ICP备05038770号 )

GMT+8, 2025-2-1 10:06 , Processed in 0.054860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