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事务所专题-柯南20周年纪念事件簿
搜索
查看: 1971|回复: 26

[求助]如何将两台机子连成一个家庭局域网!

[复制链接]

最后的银色子弹

发表于 2004-2-28 22: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有两台机子,操作系统是xp,然后是adsl接入上网的,想把这两台机子连起来,然后形成一个小型的家庭局域网,一起上网!不知道该如何操作!据我所知,只有两台机子可以不要路由器的!希望能尽可能详细的回复,会给我一个详细的教程地址!

事务所分流组

发表于 2004-2-28 22: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家庭或小型办公室,如果有两台或更多的计算机,很自然地希望将他们组成一个网络。为方便叙述,以下约定将其称为局域网。在家庭环境下,可用这个网络来共享资源、玩那些需要多人参与的游戏、共用一个调制解调器享用Internet连接等等。办公室中,利用这样的网络,主要解决共享外设如打印机等,此外,办公室局域网也是多人协作工作的基础设施。

牐 别看这样小的网络工程,在过去也是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组网配置的。那时,大部分操作的都是手工的,一般的用户都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和经验。正好属于“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自然限制了它的发展。Windows xp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这依赖它内建有强大的网络支持功能和方便的向导。用户完成物理连接后,运行连接向导,可以自己探测出网络硬件、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或协议,并指导用户,完成所有的配置步骤。

牐 本文介绍两种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的组网方案,并介绍Windows xp用于局域网中的各种很有特色的功能。

牐 一、 目标:

牐 组成家庭局域网:对外,可以连接Internet,允许局域网内的各个计算机共享连接。对内,可以共享网络资源和设备。

牐 二、 采用什么网络形式?

牐 家庭网中的计算机可能有桌面机或便携机,例如掌上电脑或笔记本机等,也可能出现各种传输介质的接口,所以网络形式上,不宜都采用有线网络,无线接口是必须考虑的。但如果可以明确定位在纯粹的有线网上,也可不设无线接口。所以,这里提供两种方案:

牐 1. 有线与无线混合。

牐 2. 有线。

牐 二、网络硬件选择

牐 网络适配器(网卡)可采用PCI、PC或PCMCIA接口的卡(后两者多用在便携式机或笔记本机上),windows xp也支持用USB接口的网络适配器。究竟采用那种适配器,取决于接入网络中的计算机。无论那种适配器,都需要注意与现有计算机的接口以及HUB的协调一致,USB接口的适配器可能适应性更强一些,但对于较旧的计算机,又需要注意它是否支持USB接口。

牐 网络连接线,常用的有同轴电缆和双绞线,这都是大家熟悉的东西,不多解释。究竟采用哪一种,就看你怎么想了。

牐 三、 可采用的网络结构和介质

牐 以太结构:这种结构在办公室或商业用户中最为流行,熟悉的人也很多,技术资料和维护人员也容易找到,所以不多赘述。

牐 电话线连接:这种形式主要的特色是成本很低,物理连接也很简单,适用于大部分的家庭用户。

牐 无线电波:利用电磁波信号来传输信号,可以不用任何连线来进行通讯,并可以在移动中使用。但需要在每台计算机上加装无线适配器,成本高是肯定了。在我国,无线形式用在计算机网络通讯的还较少。在美国,用于无线网络的是一个称为IEEE 802.11b的标准协议,用于计算机近距离网络通讯。在该协议支持下,可达到的网速是11 Mbps。

牐 四、方案之一

牐 这是一个有线、无线混合方案,具体结构可以参看图1。这个例子中,用4台计算机组成了一个混合网络,PC1是主机,它与外部连接有3个通路:

牐 1. 与Internet接连的调制解调器:用于整个网络的各个计算机共享上网之用。

牐 2. 无线适配器:用于和本网络内的无线设备之间的通讯。

牐 3. HUB:用于“带动”本网络内的下游计算机。

牐 该方案中的PC1、PC2机,必须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有线部分采用的是以太网结构连接。图中的HPNA是home phoneline network adaptor的缩写,表示家庭电话线网络适配器。图中的PC3和移动计算机,并不要求非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不可,别的windows版本也行。移动计算机和主机之间的网络连接利用的是无线形式。

牐  

http://cimg.163.com/it/0108/08/mixednet.GIF

牐 如果希望建立混合网络,这种方案已经具备典型的功能,并且不需要花费很大就可以扩充网络规模。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事务所分流组

发表于 2004-2-28 22: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牐 关于连通操作:

牐 图1显示的结构只能表示物理连接关系,物理连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连通操作,网络才可真正投入使用。连通操作包括局域网内部各个计算机之间的连通,和局域网与Internet之间的连通。前者连通建立的步骤如下:

牐 1. 鼠标点击 开始,进入控制面板, 点击“Network and Internet Connections网络和Internet连接”,选择网络连接( Network Connections),进行下一步。

牐 2. 选择进行“两个或多个LAN的连接”

牐 3. 右键点击一个连接.

牐 4. 确定完成连接任务.

牐 局域网之内的连通操作就完成了。

牐 再说局域网与Internet之间的连通,这种情况主要考虑速度与成本两方面的兼顾。多机上网,最省事的办法是每个机器占据一条独立的电话线,但这不是一般用户能承受起的,资源的浪费也太大。另一个办法,可以使用住宅网关,但这样成本需要增加,不是最佳途径。比较好的方法是使用一个计算机作为主机服务器。这不仅技术上可行,还有很多别的优点,如:

牐 ①:由于Windows xp有内建的防火墙,主机介于Internet和终端机之间,可以利用主机的防火墙保护局域网中的分机免受来自Internet的攻击。

牐 ②:主机是“隐匿在” Internet和局域网之间的,充当了网关的脚色,在分机上,用户感觉好像自己是直接连在Interne上一样,察觉不到中间还有主机存在。特别是可以使局域网中的每台计算机同时上网。大大减少了设备投资。

牐 ③:除主机必须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之外,局域网内的计算机可使用早期的windows版本。

牐 ④:如果局域网中需要使用不同的媒体(例如有线和无线混合),可以利用Windows xp作为过渡的网桥。

牐 ⑤:虽然有网络资源和设备的共享功能,但也可以限制别人对私有文件和数据的访问,特别是将文件存放在主机上的时候,更具有这种优势可用。

牐 ⑥:利用“万能即插即用”功能,可以随时扩充局域网的规模。

牐 五、方案之二

牐 下面是这种方案的结构示意图。该方案适用于小型办公室。与上一个方案比较,主要是去掉了无线部分,主机与分机之间不采用电话线连接,而是采用了电缆或双绞线连接。所有分机都通过一个HUB与主机连接到Internet上,并可以支持打印机共享。这其实就是最常见的那种局域网的结构。

牐  



牐 该方案完成物理连接之后,还需要进行下列操作:

牐 1. 打开网络连接文件夹或找到网络连接的图标.

牐 2. 右键点击“connection to the Internet you want to share(共享Internet连接)”然后再右键点击“Properties(属性)”

牐 3. 选择“Advanced(高级)”任务条。

牐 4. 选择“Allow other network users to connect through this computer's Internet connection(允许另外用户通过这个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检查框,并选定。

牐 5. 点击 OK.结束操作。

牐 启用Windows xp的防火墙,必须进行设置,不设置是不起作用的。设置过程:

牐 1.打开网络连接文件夹或找到网络连接的图标.

牐 2.右键点击“connection to the Internet you want to share(共享Internet连接)”然后再右键点击“Properties(属性)”

牐 3.选择“Advanced(高级)”任务条。

牐 5. 选择“Protect my computer and network by limiting or preventing access to this computer from the Internet(利用这个计算机限制从Internet进入的访问并保护我的计算机和网络” ,在其下面有一个Internet连接防火墙的检查框,鼠标点击选定。

牐 6. 点击 OK.结束操作。

牐 六、几点说明

牐 A. 主机必须采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局域网内的计算机可以使用早一些的windows版本,如:windows98、windows ME、windows2000等等。

牐 B. 这里提供的是典型的情况,想扩充网络规模基本上可以照此叠加。

牐 C. 本文是依据英文测试版本进行的试验,不能保证将来的正式版本。特别是中文正式版本的性能与此完全一致。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最后的银色子弹

 楼主| 发表于 2004-2-28 22: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我就想通过方案二来实现,能不能把连接方法,所需设备具体地讲一下,还有最好有图!谢谢!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事务所分流组

发表于 2004-2-28 22: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最后的银色子弹

发表于 2004-2-28 22: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台机器建议用路由器分配~~~不象HUB需要一个主机~~~路由器能自动分配~~~操作也很简单~~~只需要设置好内网IP~一般就可以了~~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最后的银色子弹

 楼主| 发表于 2004-2-28 23: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路由器贵呀!好像都要几百块的!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最后的银色子弹

 楼主| 发表于 2004-2-28 23: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还有to蓝色霹雳,你给的连接打不开!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事务所分流组

发表于 2004-2-28 23: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可以啊...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事务所分流组

发表于 2004-2-28 23: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最后的银色子弹

 楼主| 发表于 2004-2-28 23: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不知道为什么,你贴出来的图片,在我的机器上显示也是一个小叉叉!能传给我吗?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最后的银色子弹

 楼主| 发表于 2004-2-28 23: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toNicole,我要的就是一台做主机,但是恕我愚昧,什么是hub!
看来这个学期web的专业课要好好学了!hoho~~~~~~~~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事务所分流组

发表于 2004-2-28 23: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我这里 看着是好好的...晕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事务所分流组

发表于 2004-2-28 23: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上传试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最后的银色子弹

 楼主| 发表于 2004-2-28 23: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看到了,不过什么是hub?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杯户小学生

发表于 2004-2-29 01: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hub是集线器,在这里没有必要

你只要花100元左右去买一个ADSL的路由器就行了(接口不要太多的)
使用方法:只要你的连接线够长,2台机器随你离多远[就和家里的几个电视机都能看有限电视一样]
         它只是一个转接器而已.
★特别注意★:
向你当地的电信局询问一下,什么牌子的路由器不能用(各个地方有差异)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杯户小学生

发表于 2004-2-29 02: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补充:建立小型局域网★
这里简单的说明一下:设置过程中可能会要求多次重起

1 2台机子的ip地址前3位设为一样,第四位无所谓

2 "计算机名"不同,"工作组"相同==========[我的电脑---->属性]

3 安装各种网络协议========[网络邻居--->属性---->配置--->添加------>服务----->microsoft 网络文件与打印机共享]========[勾选 "文件与打印机共享"中的全部2项]

4 去网上邻居刷新
======关于设置主机,副机,这里不多说了=========
就是在1台机器上弄个访问帐号,在另一台上用这个帐号登陆就可以了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最后的银色子弹

 楼主| 发表于 2004-2-29 17: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但是普通的usb-hub只要几十块而已!
两个到底哪个好呢?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怪道积德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4-2-29 19: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杯户小学生

发表于 2004-3-1 03: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主机分机互连的话,是不是分机要上网,主机就必须开机?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侦探柯南事务所 ( 沪ICP备05038770号 )

GMT+8, 2025-2-2 10:02 , Processed in 0.097172 second(s), 1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