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最后登录1970-1-1
回帖0
精华
积分262
威望
RP
金钱 柯币
人气 ℃
注册时间2003-4-11
|
发表于 2005-2-7 19: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原创]day and night...慢慢装修|||
不是读后感的读后感
呵呵居然开头都改了3次我真的成桃花源中人了么...
首先原谅我说话的不知所谓.其实不是我想客套只是为了一会儿拿不出手撑不住台面的东西作一个有用没用的开场白,而已.我说我是桃花源中人不只是因为我远离网络有点久了更是因为我许久没写过东西都不知道写出来的东西是个什么样子,不过若上天垂怜我将大好时光无私的奉献给数学的话给我陈列出的条条框框多增一分逻辑也好.说笑了,茶.
我发现真的有种人"是天"[刚打出来的时候是"石田"哦呵呵呵呵]生适合爬格子的,我有自知之明那决计不是我不是.然而我是说某k.你不承认也罢我有多么偏执想必你也了解,各不相让罢了.
最先让我有这种想法的是遣词用句.[其实这篇不算读后感的读后感在我看了几页文章之后就开始着手写了,哦哦我错了= =]
写文章不过是玩文字游戏,概括一下看我觉得有两种.第一种是文笔不算华丽但遣词用句精准而恰到好处.比如说所有的议论文应该属于这范畴,而小说中这样的文章占了绝大多数,各种例子不胜枚举,这是永久的主导趋势.而第二种则是胜在华丽的文笔交织着营造的意境,当然我不是说第一种没有意境,而是这是第二种同第一种显著的区别.因为后者叙事不需要详备的面面俱到甚至是在故事构架上有所缺乏,有时候只要用一个小小的细节然后就相当意识流的串联推动了各个环节,事件就如tape式的播放.这种潮流的带头人当推安妮.
我说前者是潮流的主导是因为那是最正统的记叙方式,而后者不如前者的地方第一是情调小资,而这种情调不是所有人都拿捏的准的.我觉得这如同太极,招式易懂练者繁多而真正攫其精髓者古往今来能有几人哉.当然这只是个比方,抓准情调不是开天辟地鸿蒙混沌独俟一人能成者事情没这么夸张,然而真要抓住是要有那么一点点天赋的,自然是有人的文章意境情调就是所谓的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要的就是那恰到好处.第二点很重要的原因是如果不按照正统的叙事方式来一味的以华丽文笔堆砌起画栋雕甍,一篇可以两篇可以多了怎么可能不重复.虽然说汉文字语言博大精深排列组合可以说几乎是无穷大,然而写景状物描摹心理抒发情感注情于特定事物哪有这么多变化可寻,写来写去不过如同在拚图版上乾坤大挪移罢了.这就是为什么情书字句多有重复情感白烂无味而现在已经是可以输入关键字而让电脑写了.举个具体的例子就是上两期新干线小说连载了一篇耽美冉冉浮生,文笔乍看颇为华丽可是细看却发现什么都没写,我看过也很喜欢很多文笔华丽的文章情节自然有些蒙昧,我自认我在阅读理解方面的功力还是有那么一点对于隐讳的主题情节故事构架也是有相当的探索精神的可是!情节不知所谓到这种地步叫我细细推敲完三遍尚有"云深不知处"这等感觉的我还是第一次看见真是领教了,[对不起了或者是我水平实在太差而在这边大放厥词...].其实文章只是用一大堆的乱七八糟的景物人物描写连缀了不知道什么东西,然后每当情节连不下去了就装模作样的来一句"彼岸花开彼岸不见花不见叶"这什么跟什么啊,不就是不会写小说的表现么,而且我估计作者下次再写文章估计还是这个构架把人物名字换一换把词组句式像麻将一样打乱了再重新排列组合下又是一篇习作呀!同学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以上就是两大弊端.另外我发现我真是有写汉大赋的天份,铺陈其事到这个地步真叫我吃了一惊,而我这个时候根本没有走到正门正在门前小径徘徊着呢,所以我写考场作文有着不及格的隐患.其实我以上旁征博引[?]的目的只是为了说明如果能够避免以上两个弊病那么这文章合该是个不错乃至很好的文章.而我以为某k的几个文章都符合这个标准.
我记得我这样说过kk[不就前几天么什么记不记得的].我说她的文章总是那么对我的胃口仿佛所有的恰如其分我都是以她的文章作为范本而进行评价的.其实时至今日我认识她也算是有段时间了,她的文章看过不少和她讲的话也算不少,然而在她的每个文章总能够发现或多或少的惊喜都是有我所要学习的地方,她的那几个随笔我看了好多次了有段时间甚至捻熟地如同另一个自己,即便如此,她还是我可以抬头的对象[明白这意思吧],而且我想也许是一直是.[哎哎为什么我每次想赞扬人都弄成如此的虚伪着恭维呢,究其原因还是自己笔力不济拿捏不准尺度吧,笑]
包括近k给我的那个写了一点点[真真真的好少= =]的SR同人,文章的意境营造是越来越好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其中添加了很多元素,从不会给人口味陈乏形容单一这个感觉.
说回遣词用句,也就是文笔.从前我给文笔下过一个定义,"语言的出现就是为了交流所用,能让人明白所要表达的意思便已经足够,那么何来诸多苛求?锦上添花自然是好但在这之前首先得满足雪中送炭才行。"还表示过自己的小小的倾向性"本人喜欢偏爱的是华丽的语言,而且越华丽越好,最好是华丽到叫我第一时间耳边轰鸣继而不知所措愣在当地三秒钟之后反应过来山呼万岁的那种[喂喂喂!!!],当然了这种文笔只适行于篇幅短小且抒情性较强的文章。所以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其中蕴有浓郁的古典气息最好穿差了恰当的诗词[不恰当的引用化用都是找抽!!~]最好还是李商隐的李煜的或者苏轼的[= =]。"以上算是去年暑假的玩笑话.不过我是喜欢华丽的文笔没错,但是相同的东西看多了不会厌倦的么.我要说的却是k的文笔也就是前面说的文字的排列组合,从来不给人口味陈乏形容单一之感.
这次拿到的文章[我承认我是一滚上来就讨债来着= =]看着我满心欢喜.虽然是轻松阅读[别奇怪这词,昨天做的语文阅读有篇就讲这个的,做题目虽然很麻烦不过其中不乏好文章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看的我有想去西安看看的冲动~],然而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开了个文本文档开始信笔游缰起来.究其原因,扑面而来的当然是文字上的感觉,那感觉自然是熟悉,一如既往的清新,但却没有字字句句都让我觉得是暗熟于胸了然于掌的这种感觉,换句话说也就是丝毫不落窠臼.不落人窠臼自然是好,不落自己窠臼应该是更加困难的吧,因为说话做事都会养成一种习惯.然而就是有人不落,特别是在这种不算最正统的记叙方式之下.于是才让我感到的是不同寻常的珍贵.
其实话说回来了,这也是一种化句的能力.有段时间我迷唐诗宋词,没事情干就在小本子上划拉两下玩化句来着,像什么烟笼寒水月笼沙,乌衣巷口夕阳斜之类的[这是化句么?- -],扯远了.化句也是一种本事.看报纸时候时常看到今人的仿古体诗,反正大家都是一种消遣么本来无置喙必要,不过我看着质量的确不怎么样,主要是那些诗句我一眼看上去就知道出处在哪里,所以就觉得这种化句没什么意思,像什么"野水无人渡,一舟尽日横"不就化的"野渡无人舟自横"么,而且把味道都化没了[我错了这是昨天语文卷子上的古文阅读题- -].至于好的化句当然有而且很多,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其实也有出处,出自陶渊明的"依依墟里烟"[红楼梦黛玉教香菱作诗].我又在铺陈其事了再发展下去要变成掉书袋了= =其实我想说[果然想说什么和在说什么差的是一光年的距离我错了我又抄银英了...]kk所写的景物意象并无太大差别,不就是春花秋月么[李后主真是寥寥几笔道尽后人道不尽的意境],然而因为是下笔的角度不同于是感觉也很不相同.
装模作样给个例子[没看出我在凑字数么~]:
kk写文章一定是要挂副耳机听着音乐来的,哪怕是已经遗忘了是什么歌曲遗忘了当时是什么感觉,但是文字当中应当是若隐若现,只不过是没有什么必要深究罢了.她在RIVER后记说,"已经不记得当时耳机里反反复复播放的是哪一首歌了,(笑)而现在,打完第九十两章的时候,反反复复听一首犬夜叉的時代を越える想い,那两样都是比较悲凉的曲子吧,我写着写着基调就变幻不定,写作时候打字时候,心境起伏不下,感觉是疲倦的",于是音乐的基调在她的文章里面始终存在,有的时候已经是化做了具体的文字继而衍生出具体的意象.而我要给出的例子正是她在文章中对于这种意象的叙述.
"那首歌的旋律隐藏于前奏中此起彼伏的海浪声中华丽的亮相,小提琴勾折出潆纡的疴旧梦回之间扩散出暗幽微沙的女声,似水面的纹路由小至大由远及近,烙印一般的深、远,竟让我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无意识的为之驻留,一任思绪怅惘。"---day and night
"伤感的弦乐声在房间里低低地回旋,勾勒出隐约的起伏。我盯着冰冷的电脑屏幕看MSN那只斑斓的蝴蝶。大脑里的真空状态毫无预兆地出现。语言常常是那样的无力,那样的匮乏,直至丧失了所有的温暖和期待。"---Emotional
"你在台上,琴声如诉。诉不尽的回忆,都被穿插在音符里,亮亮地带出了颜色和气味。画面鲜明,记忆如昨。"---我们的爱
"我绕过香榭丽舍大道,在一个偏僻路口的酒吧前停住脚步,少女清越略加沙哑的声音穿透了迷蒙的雾气萦纡在身边。竟是不甚标准的英文。伴着铮琮的吉他音色,暮色中纷纷扰扰地植入心底。"---sometimes
不是么?每一次要表达的对象相同,然而措辞意境,不尽相同.那么这不是深厚的文字功底又是什么.所以我说很熟悉,然而每一次都有不同的东西可以看到,那是不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情.这个情境就仿佛是庭院门前芳草漠漠,每一次看见都仿佛回到过去熟悉的不可分离,然而不全是,细长的草茎之间交错繁扰着鲜亮的花瓣,不需要太多就足以让人心中充满阳光和香气,拖拖沓沓了久远.而且正是因为day and night开头那一段描写,心理才萌生了想要写些什么的感觉.
我的感觉是大抵如此,对于遣词用句就说这些,其实应该说是什么都没说才来的恰当- -,最后一点,随着时间大家的文笔总是与时俱进着有些改变,没什么是什么都不曾变过的.不过都是向着自己以为恰当的适合的地方进展不是么.我说k的文笔虽然细节处理上和最初的已经有些不同,但是骨架是不轻易变的,至少我觉得是这样.所以,我最喜欢的东西不曾变过,嗯.
然后略略说一说出现的具体物象.这里所指的物象单单就day and night这篇而言,其实我最初写这篇读后的起意也就是想表述一下我对这种描写方式或是说成按插细节方式的喜爱,而且这是我许久不曾见到kk之后给我的第一个惊喜.
记得数字城堡[Digital Fortress,明明是数字要塞呀]前言里面译者如此说,有的人是能够在小说里把自己所学展示出来的,Dan Brown绝对是一个,还有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也是这样.[没打引号的原因是我记不清楚这段话的措辞到底如何,书早就不知道流落到哪个人手里去了- -].我倒没有要说kk把所学的东西融进去,有种事情精神层面拔太高了反而给人虚假的感觉,就比如昨天一套语文卷子的古诗赏析题做的我是哭笑不得,题目问,从"群山万壑赴荆门"一句能看出什么.我答的是点出这地方人杰地灵山川秀丽,和下文昭君出塞的艰苦生活环境做对比,从而批判汉元帝的昏庸无道.已经很牵强了是不是?尽管违心还得很肉麻的写上去没办法这就是如今学子的生存状态.结果后来我一看答案两眼一坠:答案说,突出了昭君伟大的爱国情怀和表达出作者愤恨匈奴以及为当今皇帝不重用自己无法以身报国的怅然.我的天哪这题目叫人怎么答对?这年头语文高考卷子根本没法做呀!叫我们广大学子如何自处?!
咳,所以我的意思就是说我并不想把k这篇文章的内涵什么的拔得太高,万一拔的跟马列毛斯书架上的那些著作的思想价值一样了,别说给她看我自己看的一定都吐血,天知道我政治又多么的差想当年一个按劳分配的定义我整整背了一个小时嗷嗷整整一个小时!!
所以我就十分中庸的发表一下观点好了.我说文章之中涉及到的意象[地点,物品等等但唯独不包括人]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品位眼光[其实这个没什么根据我自己推测的而已如果和科学上什么研究成果背道而驰的话那么纯属作者水平太低请不要追究],也就是说那里面涉及到的意象,主要是物象我很有感觉.
其实感觉这个词很难说,它是属于那种用非但文字语言表示不清楚,甚至有的时候亲临现场了都没有办法叫人感同身受的东西,应当是属于一种意念,如果要想或者已经被别人感受到的话,完全是需要一种契机[我错了我抄了你那情书了- -].所以说喜欢就是喜欢,没什么理由.就比如我正好是很喜欢这文章里面写到的物象,与其这么说倒不如说那种物象带给我的感觉,正好是迎合了什么时候的心情或者顺应了什么时候的回忆,等等.就如同当时喜欢安妮一个感觉.
"有时候轻轻一笑,回头还以为那个人仍旧守在身后一如既往的七星烟草味道和kenzo青草后味随空气如影随形。"
就比如这一段.
[先声明我没挑你骨头的毛病只是拿一段出来做解剖示范~嗷嗷鬼故事看出毛病来了嗷嗷我不敢学医学了真的不敢了嗷嗷!]
其实像我这种看安妮有些年头的人,对于安妮文字里面涉及到的那些意象总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说什么熟悉也好兴奋也好,总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割舍掉的感情.如果说因为这个原因我才喜欢kk的文章也说不定,我是不加以否认但也不会承认这就是唯一的理由.毕竟现在坛子上[同志呀去看看萌芽]模仿安妮文风的人一坨又一坨,颇有"一山放出一山拦"的感觉,不知道哪位高手说的"安妮的文章养肥了一批人的钱包"让我佩服到五体投地.所以我不是因为kk文风和安妮类似的原因才喜欢她,当然还是因为她对文字的不同于他人的处理方式而引发的感觉.
就比如说以上的那段文字,当中涉及到的意象于我就相当的熟悉,MILD SEVEN和青草味的kenzo香水,其实都在安妮的文章里可以看见,但我想写文章就是从这一句开始的.
前面已经说过,写文章都有一种惯性思维,用熟了的表达方式不会很轻易的改掉.其实这点很好,给个例子:前几天看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突然想到这句话是不是不是我们原来所想的样子,不是说什么夕阳已经接近没落人生无望,而是另外一种表达."只是"中的"只"可以和"直"通用,["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不就是么?]而"直"有一个最常用的通假就是"值",解为恰好.也就是说,夕阳发出烂烂光辉的时候,恰好是最后的那一刻.这样一来,这首诗的意境一下子拔高了.试想,如果是一味的哀叹,这首诗就没有收入唐诗三百首的价值.后来我去看了下他其他诗歌的表达,"只是"都解为恰好是.那么,应该这可以有所改观了,史料来自诗人自己的诗文说服力应该是强得多.
这样子遣词用句当然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套用到物象的营造,弄不好便有东施效颦之嫌,别说什么鲁迅先生提倡的拿来主义,拿来的精华也必须经过自己的消化转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行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捡过来往自己的窗口上贴了作展示,那样算什么算严格了说是侵权行为也不过分.因此那种靠不一样的文字甚至不同的意境却保有和坚持了某种风格的文章,才是才气的真正体现.[这种话怎么看怎么别扭思路断开了果然就续不起来了,难道得像细菌培养皿一样致以万分的关注么?嗷这样的话盘尼西林就发现不了了- -]
物象的叙述就到这里,因为毕竟不应该是我把所有的东西罗列出来而是应该靠人去发现,走着别人走过的老路或者说吃别人嚼过的东西总是没有味道不是么?
之后再提一点.
"只是爱情如捕风似虚空,脱手时尚不自知。"
其实这话在安妮的文章里也看到过,安妮说,"圣经里说,爱如捕风,你是要捕捉注定离散的风么?"而我上面引出来的那句话意境已经和原话不同了,这就是我一开始提到的化句的本领.然而我要提的不仅仅是化句.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说思想里面没有什么东西那么化出来的写出来的一定是前人窠臼.kk文章里面那些议论很恰到好处,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结构上,我最初也是因为这一个姑且称之为特色吧才义无反顾的跌进她那个大峡谷的,嗯.她一定是很适合写夹叙夹议的文章,比如说<莫内花园>就是上上品,我为了这个而去看了英雄.
之后说的是异次元场景的设定.其实想要谈谈这个想法起源于之前和人讨论的三国同人.
再次狠狠的噼啪自己两下嗷嗷我之前的十几年干嘛去了干嘛去了嗷嗷居然四大名著都没读完老实说了吧我只看过1/4居然还有脸说自己是古典文学爱好者!于是现在只能够自食苦果在高三这种风雨飘摇的日子里躲躲藏藏地看完了红楼和三国...其实看三国还是受别人荼毒,结果一下子症状不轻,看完了书还看三国志把人家的那本翻的纸质明显破旧不过昨天非常兴奋的买到了一本哦哦耶!
有句话一语道尽,"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看着三国的感觉比银英还要悲凉.孙策去世那一年只有26岁[谁敢说他像莱因哈特我跟谁急!!!],而周瑜去世那一年也只有36岁[天地良心周郎绝对是名将!!哪个没文化的敢说他是被诸葛亮气死的给我站出来!!碰,你给我看史书去别看历史演义小说了愤怒!!].所以是无尽的悲哀和惆怅.然后有人说那去玩游戏或者写同人吧.我说这种时候怎么自处,如果结局是人死了那么就悲伤,但是如果没有死改变结局的话只不过是在自欺欺人,看到了历史上的结局回头望一望,只不过是平添了浓重的惆怅.然后他说那么写前世今生,这个最好.
谈论内容到这里就打住了.而我的观点就出来了:如果要让自己设想的情节站的住脚,异次元的设定在同人中占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看来我观点引出来的毫不含糊,就是前面的门开得太艰辛了,所以作文会不及格5555].
虽然说这是浩浩荡荡的同人大军的一个重要的装备部队,但不代表我最推崇这种方式,但也不是讨厌,只是中立.毕竟不管怎么说,同人再怎么演绎,都是别人的想法主角们都是别人心里的形象不是自己的,哪怕是自己写出来的形象也不会是最先的设想和最终希望的走向.哪怕是,同人说到底还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存在罢了.
以上只是我对同人的看法,但其实和文章观点并不相干,顺带一提罢了.同人同时也应该是一种自得其乐的存在.然而同人之中必然分好歹优劣,同人最初应当是一个补充情节的存在,所以最好的同人应该是那里的情节插到原著之中显得丝丝入扣.无视原著走向的文章毕竟不该是一个长久的存在,存在我们心里.除了一种可以例外,就是异次元构架中的同人.
这里所说的异次元并不是简单的以所处的时间空间来划分的.换言之去到古代或将来的时间,进入魔幻世界或天堂地狱世界的当然算,但时间设立在2005年东京街头的就未必不算,甚至就算有同组织交涉这种场景的也未必算.评价的原则,当然是看是不是能够安放入原著的故事构架.但是并不是异次元中的故事就可以胡搞恶搞着弃人物性格与不顾,这种东西我已经不称之为同人而称之为积木,换一个名字不就完全是另外的小说么?但是稍微改变一点应该是无伤大雅,第一,需要受到时间空间的制约,在古代当然不能成天嘴上挂着现代语言像这种文章我是绝对鄙视的,还有毕竟能够作为一部漫画的主角的性格都具有相当的延展性,像我们这种小市民性格就未必单一何况是那种身背拯救地球或毁灭人类开拓新时代等重担的主角呢?所以说如果能够顺应着原著中的蛛丝马迹缓慢铺陈,只要是挖掘出的人物性格的点有可信度的话,应该很有存在的价值的.因此这一点有涉及到了我刚才所说的恰如其分.[其实这四个字看看容易,其实应该是一个人一生所要朝之不停努力的方向,我是始终如此认为.]
我总觉得kk那几个异次元文章[这名字怎么听着这么诡异令我心生寒意- -]都处理得不错,不单单是我这次收到的几篇也包括从前的,这次的RIVER就很不错,人物设定很有活力,其实我原先把day and night也当作这文章来着,我错了我思路不清...
啊啊在这里必须强调下我可能最后有虎头蛇尾的可能,前面洋洋洒洒写了一大段后面只叙述了一点点就完了这情形颇似倒置的不倒翁,哗一下就翻转了身子.原因么我错了我这段本来准备着重分析day and night的呀嗷嗷!
这种类型的文章在人物性格或者是情节上掣肘更少,但同时对于情节吸引人程度的要求更高.有很多文章败就败在明明没有特别好的情节却还是硬写下去,结果导致的结果就是落人窠臼.我曾经很自豪[??]的和人说柯南同人已经写烂了,无论什么样的文章我看一点就可以把这文章的可能的几种结果全部猜出来.我这里不是为了炫耀自己有预言家的天分什么的[这话讽刺自己讽刺的真不是味道],而是为了说明现今一把一把的同人走的不过是前人的老路用过的不过是已经被用烂掉的情节,所以在这里我要开始反驳我最先给文笔下的一个定义了.
我要反驳的不是这个定义本身,而是一种适用的范围.什么东西都要有个适用范围真理也得有个相对范围才能算是正确,就算是"万能解密机"也有解不了的"旋转明码电文"呀[此处请参考Dan Brown数字城堡],所以说前人"事过境迁"一句话真是深刻的道理.所以在当今这种柯南同人铺天盖的局面并上"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的前人[绝对没过世的意思!!]文作泰山压顶之下,再用正统的叙述方式叙述某些早已经给人写烂掉的情节[不单单指原著补情节的同人,天堂地狱魔界仙界哪种人设不是这样呀,这年头~]早就已经不再是明智之举,这里我想起不久前我另一个文章里说道的"抛物线",其实什么事情的发展都是抛物线,恰巧我蒙到了顶点的时机而已,一语成谶了么?真悲凉.
因此好的文笔是必要的,而且那话应该没有谬误---好的文笔应该可以稍稍掩盖一些情节上的不足,当然我们语文老师那句"优秀的文笔掩饰不了思想的浅薄"<--原话是"朦胧",是评价我某考场作文的- -|||,应该是正确的,套用王国维<人间词话>开篇词,好文章应当以思想内容为上,也就是说写小说应当像希区柯克,写透人性的善恶才是关键.所以好文笔应当作为思想内容的辅助或仅仅称为点缀,而不是独当一面.
其实看kk的文章,文笔华丽风格绮丽当然是毋庸置疑的,其实她的情节向来不错,而且也因为文章靠的并不是情节取胜,所以并不需要时时刻刻让人感到惊悚的快感[这评价真高呀这是抄的纽约时报对<达芬奇密码>的评论].先不要说我有所偏袒[虽然这也许是事实,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喜欢先入为主],正如从前一个朋友说的他文章的文笔不是最好,然而那文章是靠情节撑台面的,文笔只要过得去把事情讲清楚了就行,因此我说还有一种小说情节不用扣人心弦,能够让人感到有小小的波折就可以,毕竟就算是精心思量的自以为出人意料的情节早就给人预料到了就比如像我这种吹毛求疵,或者称为文艺愤青的人.
所以要我这人赞赏一篇文章不算很难,但要赞赏一个人就不是最容易.因为我所谓的赞赏一个人的前提,是他在写作各个方面的才华都能够得到我的首肯.我并不会因为某一篇文章而对人盲从,钱钟书先生说的"你不一定要因为喜欢这只蛋而去喜欢下蛋的那只母鸡",但是我喜欢这个厨师的所有菜我就可以喜欢这个厨师,这里的喜欢只是选择上有倾向性的意思.试想,我对他的实力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我是不是可以对他的菜有更深的盼望,并且在盼望过程中有所期许呢?特别这个厨师有着与时俱进的美德,每次都可以带给我意外之外的欣喜,或感动.
幸或者不幸的,kk就是这种人,至少是在我的眼睛里.所谓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众口难调本来就是一个持续了千年的王道,那么为什么要强求别人和你一样的眼光一样的认知乃至投入一样的热情呢?不过即使如此,那一种对于自己喜欢的人或物或事,有着想与他人分享的心情,有着渴望被他人认同的心情,本来就是可以存在本来就是应该存在的,不是么?
曾经看到一篇金庸同人里[<红颜弹指老>,作者程灵素,写郭襄的]这样一句话:"某些时候,那句话并没有谬误:女人因为爱她的是什么样的男人而矜贵。"我又信息迁移一下[5555我被学习的阴影笼罩了信息迁移是化学里的专用词!]得出,其实一个写手应当是因为喜欢欣赏他的是什么水平身份的读者而衿贵.我对天发誓我丝毫没有标榜自己的意思我清楚自己的骨头有几两重.只是再引用余秋雨先生的一句话,"他们说在有些烟花女子的提包里看到过我这本书<--指<文化苦旅>,哦,其实他们也怕自己的书被这些人所翻阅"[大意].有的时候真的应该关注或者仅仅是了解一下读者群体,当然我们这种小虾米自然是还没有这种本事我也没说kk有这身份毕竟成名不是实力说了算而且谁说成名是好事.不过如果说某些人的书给那些什么都不懂涉世未深的年轻天真[各位想想innocent的多重意思吧]的小妹妹捧在手里含在嘴里叫嚣到天上相反的却被有一定才学的人所不齿或者捡个好听的说的是功力尚有不足的话,我觉得应该会是浑身发寒,不过有些人就是皮厚的要命连别人扇的巴掌都可以忽略不计转个头继续笑脸迎人估计这些寒意是根本渗透不到他的肺腑的哎呀呀原来真是我多虑了!
不过当然能够做到雅俗共赏最好,不过这里的好单单是指在某一个特定的领域因为达到了尽可能高的成就而好,并没有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功夫>里面包租公说:"能力越大,责任越重",苏轼说"高处不胜寒",说的是一个意思.其实"高处不胜寒"前面一句是"侯门深似海",指的是官场,可是我看现在这社会做什么事情不要处处防范,处在什么地方不需要勾心斗角?[答案:学校.学校里其实真的简单,只有学校可以靠竞争应对一切,虽然现在所谓的后门愈演愈烈,不过毕竟是沧海一粟.想想自己为时不久的学生生涯---虽然最初是从"你想想还有几个寒暑假可过"开始深思这问题的,胆寒,真的.]很多时候压力都是人为的,并不和能力成正比.所以更多时候有人跌了倒了更多人在一边冷眼旁观或幸灾乐祸,还有很多时候其实"众志成城"着盼望着某些人从耀眼的舞台上跌下来,最好跌的粉身碎骨.
扯远了,其实单纯的满足现状也不是不好,至少眼前没有忧虑,可以潜心做好一件事情.我并不是胆子大到否决孔老夫子那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话,只是觉得在压力扑面而来的时候稍稍的把自己的视野缩小一些,让自己的精神更加集中一些,那么暂时就有了应对挫折的勇气,于是迈步向前,坚定不移.不过其实,最重要的是记得永远向前,哪怕是只有目光向前,这样,不论是作为别人目标的人,或者是以他人为目标的人,都可以生活得从容和充满希望.
前面朋友说我写评论真起劲,我笑笑,回了一句说只不过是发泄而已.是的,发泄.没办法,太久没有说这么多话了,处在高三的人除了思想还有些自由外,其余的举动,真的不能说是简单层面上的自由.我其实十分庆幸自己半年下来并没有在有些繁重的学习生活中迷失掉自己,还是会有这么多字很行云流水的蹦出来,我这篇文章写的比我任何一篇评论都畅快,几乎是随想随写,伴着聊天.其实我觉得高三可怕的并不是繁重的作业,有目标反而会觉得生活充实.高三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自己可以干什么,"我要考取XX大学"根本不足以作为鼓励你的宏伟目标,于是生活会变得迷茫和不知所措.所以我高三比别人多做的事情只不过是看了一些名著,仔细想了一些问题[失眠的时候只能靠想问题来催眠],因此我的高三才没有失去方向.
好了我这文章一点都没有评论的意思在里面了明明是自己不知所言的产物而已.反正写的人随意,看的人也宽容,好了.
最后虚伪着引两句话,"虽万千人吾往矣!""试看今日国中,竟是谁家天下!"
再最后,"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