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事务所专题-柯南20周年纪念事件簿
搜索
查看: 2411|回复: 44

[联盟活动] 平平仄仄平平仄的诗词茶楼——11月24日更新词的节奏和语法知识(全文完)

  [复制链接]

名侦探

发表于 2010-8-22 21: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ipaoliuhao 于 2010-11-24 17:09 编辑

写在前面:


如今联盟诗词之风盛行,俺就来开个茶楼,和各位诗词爱好者们讨论讨论。

话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就有了电脑——咳咳,这个是穿越小说……换一个。

话说中国的诗歌是由来已久,最早的诗歌集《诗经》距今也有两千多年历史,是俺年龄的一百多倍了。诗歌的发展从古风到近体诗,又慢慢出现了词和曲,最后借着新文化运动的东风,出现了现代诗。各种派别也是林林总总,在下不一一细说了。(众:乃根本不知道吧?)

我们这里重点谈的是诗和词,毕竟这两者在诗歌中的地位最重要,影响也最广泛,同时学习应用的也比较多,大家都很熟悉。

这里推荐喜欢诗词的筒子读一读中华书局出版的四本小册子,是一个系列读物:王力先生著的《诗词格律》、夏承焘先生和吴熊和先生著的《读词常识》、吴丈蜀先生著的《词学概说》和启功先生著的《诗文声律论稿》。

首先请大家分清两个名词: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近体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在近体诗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以上直接抄袭自百度百科,莫扔板砖)近体诗并不是近代以来的诗歌,这是唐宋时期的名词。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七言)、律诗(五言、七言)、排律(十句以上)三种。

词是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词有很多词牌,写词时要照着词牌写,所以叫“填词”。从发展上看,词是不同近体格律诗句的衍生、组合和发展,因此和近体诗具有密切的关系。弄清近体诗的格律,对于填词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近体诗中平仄、格律、对仗等都是相同或相近的。

诗词最重要的是韵和律,韵是指音节音调,律则是指写诗词需要遵循的格式和要求。

推理爱好者

发表于 2010-8-22 22: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我围观。。。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杯户中学生

发表于 2010-8-22 22: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壶铁观音
边喝边听讲座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杯户中学生

发表于 2010-8-22 2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来听牛人的讲课
话说我更喜欢古文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死神巫士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8-23 00: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侦探

发表于 2010-8-23 08: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啊拉,礼炮君开茶楼了啊~~
爬来支持一记~~~
话说MS茶楼是分类联盟活动?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警视厅高级成员

发表于 2010-8-23 08: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围观。。。。虽然蛮喜欢古诗词的,不过自己写起来实在无能。。。。只写过打油诗。。。。对对子还行,这个对音律的要求相对要低一点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侦探助理

发表于 2010-8-23 10: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V- 我来旁听。。。诗词无能的顺便学点东西。。。。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最后的银色子弹

发表于 2010-8-23 10: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茶楼我只能围观了~哈哈~~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死神巫士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8-23 12: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杯户中学生

发表于 2010-8-23 14: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不能= =打壶茶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平成的福尔摩斯

发表于 2010-8-24 15: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会读打油诗。。。。

点评

...- -#...  发表于 2010-8-25 22:27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名侦探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18: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谈谈写诗词最基本的一个知识——平仄。

在世界各国语言中,区分音调的不多,主要集中在东亚,具体说也就是汉语、日语、朝鲜语、越南语、柬埔寨语等。

其实追溯到上古中古时期,这些外国语言都起源或演变于汉语。现代日语的很多汉字发音,实际是沿用唐代的吴音。所谓的“吴侬软语”就是形容江南方言音调多变,温柔好听的一个形容词。

中古汉语声调分四类,和现代汉语有很大不同。现代汉语音调分阴平、阳平、上、去四声,对应汉语拼音俗称的一、二、三、四声。然而古汉语的四声指平、上、去、入,入声是现代汉语普通话(注意是普通话)没有的。S.H.E.的《中国话》一歌中有句“平上去入的变化”便来源于此。但这不代表台湾省(俺很注意爱国的)“国语”和古汉语发音相近,其实“国语”和普通话接近。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以北京音为标准音的音调,所以北京人学普通话是最容易的。(鸭子乃可以自豪下)

扯的稍微远了点,书归正文。既然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发音不同,我们就有必要弄清最主要的不同在哪里。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来,两者最大的不同是现代汉语没有入声了。入声字都化进了平声、上声和一小部分去声。

在讲北方方言的人中,想要正确念出入声字是很困难的事情。但在南方口音的人看来就很简单了,他们的方言——尤其是粤语——音调远比四声多,粤语的音调能达到九种。所以这个入声字主要是北方人(包括俺在内)有困难。不过这个再细说就是音律学的内容了,这里简单提下。

举个例子,粤语的“一”字是个入声字,用英文注音表示为“yip”。这里不能念“一破”,而是略略有点发“呀”的音,但非常短促。具体方法是短暂发“ i”后非常快速地舌尖抵住内上牙龈。

平声字就是平声,普通话分阴平和阳平,也就是一声和二声。仄声字是上声、入声和去声,对应普通话的三声和四声。入声字普通话没有,不谈了。

入声字的音调是从高频发音短促的过度到低频发音,因此变化剧烈。上声字和去声字也有音调变化剧烈的特点,因此统归仄声。而变化不那么剧烈的
就归为平声字。其实日语中的“拨音”(就是那个小つ)也可以归为入声字。

现在最大的问题出来了,北方人怎么分清哪个是入声字呢?最简单同时也是最麻烦的方法是:查韵书,也就是古代韵书。写诗词常用的有《平水韵》和《词林正韵》。

我们在读古诗词时常会遇到不合平仄或不押韵(格式以后会专门提)的,那是由于古汉语发音和普通话不同造成的。杜牧《山行》一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中,“斜”字古汉语发“ziap”音,现代一般读成“xia”音。后面的“家、花”也不是现在的发音,但韵差别不大。

最后要说的是平仄对诗词的作用。诗词有了平仄之后就有了抑扬顿挫,平仄相间和相对读起来才好听。包括诗、词、曲、赋、骈文、对联在内,都要遵守一定的平仄格式和规律。因此从事这些文体创作还是需要了解平仄知识。

现代人——尤其是北方人——创作诗词时可以不考虑入声问题,因为只是少了一种音调,对诗词声韵几乎没影响。但读古诗词时,了解些入声字和古音,还是很有好处的。

(下次谈谈诗词平仄格式的问题)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杯户中学生

发表于 2010-8-25 14: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
我觉得我可以直接复制下来交诗词鉴赏的暑期作业

45所游客不能浏览的规定实在是太亲民了~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杯户中学生

发表于 2010-8-25 17: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围观。我表示正好语文课没听几次所以顺便过来补课=v=。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杯户中学生

发表于 2010-8-25 21: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我可以直接复制下来交诗词鉴赏的暑期作业

我是蝴蝶君 发表于 2010-8-25 14:12



如果真用这个交了作业,中文系的老师肯定会笑的,因为几乎都是拼凑的,应该有不少错误,俺只是个学医的……画圈圈。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平成的福尔摩斯

发表于 2010-8-25 22: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当年我语文也是强手啊也没研究过这些东西。。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杯户大学生

发表于 2010-8-25 22: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
从我看的好累是否能够说明你写的很累啊?......
突然发现,现代诗好写多了...
以后还是以写那为主吧...最近突然想写喜庆的...但不知道怎么写...(哭)......
下次出平仄后再来看看~把你的平仄全部抄下来~拿着慢慢填词~嘿嘿~
比起宋词啥的来说感觉这简单多了...
恩呢~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死神巫士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0-8-25 23: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杯户中学生

发表于 2010-8-26 19: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柯嫁哀 于 2010-8-31 14:20 编辑

近体诗的格律(上)

  这次来谈谈近体诗的格律。
  三言和四言,主要是古风中比较多。《三字经》就类似三言诗,《千字文》则类似四言诗。古风在魏晋南北朝之前应用比较广泛,世界上跑的最快的人——曹操(说曹操曹操就到)——就很善于四言诗的创作。“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是不是历史上最早的广告啊,哈哈。
  写得比较多的近体诗按每句字数的不同,可分为五言和七言;按每首句数的不同,可分为律诗和绝句。不同的组合就产生了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四种,分别简称五绝、七绝(总想在这个词后面加上“身亡”俩字)、五律、七律。
  需要注意的是,五绝、七绝指律诗(这里的律诗是广义的律诗,指格律诗)绝句,与此对应的是古风绝句。有的古绝形式和律绝很像,但并不属于通常意义上的绝句——也就是律绝。比较简单的区分方法是:律绝多用平韵,古绝多用仄韵。(律绝和古绝的区别后面再说)
  分别各举一个例子。
  五绝:【唐】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礼炮歪评:阿笠博士的冷笑话也就这效果)
  七绝:【唐】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礼炮歪评:俺咋觉得杜牧这个大嫖客这么邪恶捏?)
  五律:【唐】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簪”,这里读“zen1”,礼炮歪评:杜老头秃顶了耶,题外话:李杜指李白+杜甫,而小李杜指杜牧+李商隐)
  七律:【现代】毛泽东《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巨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主席的诗俺就算了吧)
  诗韵共有106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律诗多用平韵,所以仄韵留到以后再说。(以后再说的问题好像攒了很多了TAT)其中,上平声15韵: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15韵:一先、二萧、三肴、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查韵可以用俺上次提过的《词林正韵》和《平水韵》。《平水韵》有网络版,查起来很方便,《词林正韵》俺没找过,不大清楚。)
  平声字多,所以分上下两卷,上下平声没啥本质区别。另外,东冬只是韵的代表字,每韵下面还有很多字。至于这两个韵看起来好像没区别,那是因为古音和普通话发音不同的缘故,现代人写诗可以不区分。
  古人写诗用韵很严格。初中语文课本节选《红楼梦》里一段《香菱学诗》,林黛玉叫香菱写一首咏月诗,指定用十四寒韵。香菱十分投入,探春隔窗打趣道:“菱姑娘,你闲闲吧。”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错了韵了。”说明古人用韵之严格。(这段俺以前提过。)但现在的要求已经不那么严格了,简单的办法是汉语拼音韵母相同的就可以认为是同韵。
  五律第一句多数不押韵,五绝、七绝、七律第一句多数押韵。
  (下次谈谈近体诗的平仄格式)

点评

这个……俺真记不清了,毕业太久,咳咳(俺真的老了),已改,多谢更正。  发表于 2010-8-31 14:23
《香菱学诗》是初三的(初三生更正下,斗胆了,冒昧了) 人教版  发表于 2010-8-28 19:37
回复 喝彩 无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侦探柯南事务所 ( 沪ICP备05038770号 )

GMT+8, 2025-1-22 12:27 , Processed in 0.078479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