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最后登录1970-1-1
回帖0
精华
积分5
威望
RP
金钱 柯币
人气 ℃
注册时间2004-7-11
|
发表于 2004-7-19 21: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既然如此,我就说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苏维埃的丰碑,社会主义实践的先驱——弗拉季米尔`伊理奇`乌里扬诺夫`列宁。
1870年4月10日(22)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诞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省辛比尔斯克市(现乌里扬诺夫斯克市)
1879年8月16日(28) 入辛比尔斯克古典中学。
1887年6月10日(22) 中学毕业。在校时,学习成绩优异,曾获金质奖章。
1887年8月25日(9月16日) 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
1887年12月4日(16) 因参加学潮被捕。
1887年12月7日(19) 被喀山大学开除学籍,并被放逐到喀山省莱舍夫县科库什基诺村受警察秘密监视。
1888年秋-1889年5月以前 获准回喀山居住。在喀山参加尼·叶·费多谢夫组织的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
1889年5月初 随同全家迁往萨马拉。
1891年 前往彼得堡,以校外生资格参加彼得堡大学法律系课程的春季和秋季国家考试,获得该校发给的一级毕业证书。
1892年1月 任律师助理。
1892年 组织并领导萨马拉马克思主义小组。
1893年春天 撰写《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评弗·叶·波斯特尼柯夫〈南俄农民经济〉一书》一文。
1893年8月20日(9月1日) 从萨马拉启程彼得堡。
1893年秋天 撰写《论所谓市场问题》一文,并在马克思主义小组会上宣读。
1894年1月9日(21日) 在莫斯科的一次秘密会议上发言,批判民粹派分子瓦·巴 ·沃龙佐夫的观点。
1894年2月底 参加彼得堡马克思主义者在克拉松工程师家里的集会,第一次同娜·康·克鲁普斯卡娅见面。
1894年春夏 撰写《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一书。
1894年秋冬 领导彼得堡的进步工人小组,给维堡、涅瓦关卡等地的工人小组讲课,并参加工人的集会。
1894年底—1895年初 撰写《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及其在司徒卢威先生的书中受到的批评》一文。
1895年4月25日(5月7日) 为了同在国外的俄国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建立联系并考察西欧工人运动,由莫斯科启程出国。
1895年5月3日和27日(5月15日和6月8日) 在瑞士访问劳动解放社的成员(在日内瓦访问格·瓦·普列 汉诺夫;在苏黎世访问帕·波·阿克雪里罗得),商谈建立经常联系和在国外出版《工作者》文集等问题。
1895年5月底-6月 在巴黎访问法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马克思的女婿保·拉法格。
1895年9月2日和7日(14日和19日) 在柏林访问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威·李卜克内西。
1895年9月29日 回国后主持彼得堡革命马克思主义者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正 式成立彼得堡全市社会民主党人组织。同年12月15日(27日),该组织正式定名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1895年12月8日(20日) 由于内奸告密而被捕。
1895年底—1899年1月 在监禁和流放期间撰写《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
1897年2月17日-5月 从彼得堡启程经莫斯科前往西伯利亚流放地舒申斯克村。
1898年7月10日(22) 同娜·康·克鲁普斯卡娅在流放地舒申斯克村举行婚礼。
1899年8月20日-22日(9月1日-3日) 在叶尔马科夫斯克村召集在米努辛斯克专区流放的马克思主 义者开会,讨论经济派的《信条》。与会者17人一致通过列宁起草的《俄国社会民主党人抗议书》。
1900年1月29日(2月10日) 流放期满,离开舒申斯克村。
不晚于1900年7月13日(26日) 从波多尔斯克启程出国
1900年12月11日(24日) 列宁创办的全俄马克思主义的秘密报纸《火星报》创刊号在慕尼黑出版。
1901年秋-1902年2月 月 撰写《怎么办?(我们运动的迫切问题》一书。
1903年7月17日-8月10日(7月30日-8月23日) 参加先后在布鲁塞尔和伦敦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工作。会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裂为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和少数派(孟什维克)。
1903年11月25日(12月8日) 声明退出《火星报》编辑部。
1904年2月-5月6日 撰写《进一步,退两步(我们党内的危机》一书。
1904年12月-1905年5月 主持布尔什维克秘密报纸《前进报》的工作。
1905年1月10日(23日) 在日内瓦得知彼得堡发生1月9日流血事件后,写文章进行评述。号召准备武装起义。
1905年4月12日-27日(4月25日-5月10日) 出席在伦敦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当选大会主席,被任命为《无产者报》的主编和中央委员会驻国外代表。
1905年4月27日(5月10日)以后 在伦敦海格特公墓参谒马克思墓。
1905年6月-7月 在巴黎参谒“公社战士墙”。撰写《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 策略》一书。
1905年11月2日-5日(15日-18日) 从日内瓦启程,经斯德哥尔摩回到俄国首都彼得堡 。
1905年11月9日和12月3日(11月22日和12月16日)之间 主持《新生活报》编辑部的工作。
1905年12月12日-17日(25日-30日) 领导在芬兰的塔墨尔福斯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会议的工作。
1906年1月上半月 从彼得堡秘密到达莫斯科,以了解莫斯科十二月武装起义后的形势。
1906年4月10日-25日(4月23日-5月8日) 参加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 四次(统一)代表大会的工作,被选入代表大会主席团。
1906年11月3日(16日) 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会议(“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 ”)上被选入主席团。
1907年4月30日-5月19日(5月13日-6月1日) 领导在伦敦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的工作。
1907年7月21日-23日(8月3日-5日) 出席在芬兰的科特卡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会议(“第二次全国代表会议”)。
1907年8月5日-11日(18日-24日) 参加在德国的斯图加特举行的第二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的工作,任大会主席团成员以及关于军国主义和国际冲突问题决议起草委员会成员。与会期间,第一次会见克·蔡特金。
1907年8月20日(9月2日) 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的会议上被选为党中央机关 报《社会民主党人报》的主编。
1907年11月5日-12日(18日-25日) 出席在芬兰的赫尔辛福斯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会议(“第三次全国代表会议”)。
1907年12月 第二次流亡国外。由芬兰的奥布(图尔库)启程,在前往纳古岛时,徒步走过海峡冰层,几乎遇难。从纳古岛乘轮船前往斯德哥尔摩。
1908年1月初 同克鲁普斯卡娅一起经瑞典、德国抵达瑞士的日内瓦,主持迁移到日内瓦 继续出版的布尔什维克秘密报纸《无产者报》。
1908年2月-10月 撰写《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
1908年4月10日和17日(23日和30日)之间 应阿·马·高尔基的邀请,由日内瓦去意大利的卡普里岛小住。同亚·亚·波格丹诺夫、弗·亚·巴扎罗夫和阿·瓦·卢那察尔斯基争论哲学问题。
1908年12月1日(14日) 同克鲁普斯卡娅由日内瓦迁居巴黎。
1908年12月21日-27(1909年1月3日-9日) 出席在巴黎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全国代表会议。
1909年6月8日-17日(21日-30日) 主持《无产者报》扩大编辑部会议。
1909年夏天 同克鲁普斯卡娅到巴黎近郊德拉维里拜访拉法格夫妇。
1911年春天和8月17日(30日)之间 创建和领导设在巴黎的隆瑞莫党校,并亲自讲课 。
1911年12月14日-17日(27日-30日) 在巴黎主持布尔什维克国外小组会议。
1912年1月5日-17日(18日-30日) 出席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布拉格)全国代表会议并主持这次会议。
1912年4月22日(5月5日) 列宁创办的布尔什维克的合法日报《真理报》第1号在彼得堡出版。
1912年5月31日(6月13日) 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国外组织巴黎支部会方上作讲演。
1912年6月9日(22日) 同克鲁普斯卡娅由巴黎迁居波兰的加里西亚地区(当时属奥匈 帝国),抵达克拉科夫。
1912年12月26日-1913年1月1日(1913年1月8日-14日) 在克拉科夫主持召开有党的工作者参加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会议。
1913年9月23日-10月1日(10月6日-14日) 在波罗宁主持召开有党的工作者参加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会议。
1914年1月13日-20日(1月26日-2月2日) 参加拉脱维亚边疆区社会民主党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工作,代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在代表大会上作报告。
1914年7月19日(8月1日) 得悉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
1914年7月26日-8月6日(8月8日-19日) 被诬从事间谍活动,遭奥地利当局逮捕入狱 。
1914年8月23日(9月5日) 出狱后获准去瑞士,偕全家到达伯尔尼。
1914年8月23日-24日(9月5日-6日) 撰写关于战争问题的提纳《革命的社会民主党在欧洲大战中的任务》。
1914年8月24日-26日(9月6日-8日) 领导在伯尔尼举行的布尔什维克会议,作关于布尔什维克党对战争的态度问题的报告。
1915年5月-8日 撰写《第二国际的破产》、《社会主义与战争(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对 战争的态度)》、《论欧洲联邦口号》等著作。
1915年8月23日-26日(9月5日-8日) 出席在瑞士的齐美尔瓦尔德举行的国际社会党代表会议并发言。
1916年2月初 偕全家由伯尔尼迁居苏黎世。
1916年4月11日-17日(24日-30日) 出席在瑞士的昆塔尔举行的国际社会党代表会议 。
1916年6月19日(7月2日) 写完《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
1917年3月2日(15日) 获悉俄国二月革命取得胜利,决定立即回国。
1917年3月7日(20日) 开始为《真理报》撰写总标题为《远方来信》的一组文章。
1917年3月27日(4月9日) 同克鲁普斯卡娅和一批政治流亡者一起离开瑞士,取道德国 、瑞典、芬兰回国。
1917年4月3日(16日) 撰写《四月提纲初稿》。抵达彼得格勒芬兰车站,站在装甲车 上向欢迎群众发表演说。
1917年4月4日(17日) 在塔夫利达宫作报告,阐述《四月提纲》。
1917年4月24日-29日(5月7日-12日) 主持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七次全国代表会 议(四月代表会议)。
1917年5月22日(6月4日) 出席全俄农民第一次代表大会,发表关于土地问题的讲话。
1917年6月3日-24日(6月16日-7月7日) 参加在彼得堡格勒举行的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 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工作。
1917年7月5日-10月24日(7月18日-11月6日) 由于“七月事件”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实行白色恐怖,为避开搜捕而转入地下。
1917年7月10日(23日) 撰写《政治形势》一文,明确提出布尔什维克党的准备武装起 义以夺取政权的策略路线。
1917年7月26日-8月3日(8月8日-16日) 在隐匿状态下间接领导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 )第六次代表大会的工作,并被选为大会的名誉主席和党中央委员。
1917年8月9日(22日)晚 乘火车秘密前往芬兰。
1917年8月-9日 撰写《国家与革命》一书。
1917年9月中旬 写小册子《大难临头,出路何在?》和布尔什维克应当夺取政权》、《 马克思主义和起义》两封信。
1917年10月7日(20日) 从芬兰秘密回到彼得格勒。
1917年10月10日(23日) 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会议,提出关于武 装起义的决议案。在这次会议上,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中央政治局,对起义进行政治领导。
1917年10月16日(29日) 出席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扩大会议,就武装 起义的方针问题作报告。在这次会议上成立了起义领导机构——军事革命总部。
1917年10月24日(11月6日) 写信给中央委员会,认为拖延武装起义等于自取灭亡。深 夜来到起义领导中心斯莫尔尼宫,直接领导彼得格勒的工人、士兵和水兵的武装起义。
1917年10月25日(11月7日) 以军事革命委员会的名义起草《告俄国公民书》,宣告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政权转到军事委员会手中。
1917年10月26日(11月8日) 出席会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大会通过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土地法令》和《关于成立工农政府的决定》。大会宣布 组成世界上第一个工农政府——以列宁为首的人民委员会。
1917年10月27日(11月9日) 主持人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917年11月2日(15)不早于1917年年12月14日(27日) 签署《俄国各民族权利宣言 》。拟《关于实行银行国有化及其必要措施的法令草案》。作关于苏维埃国家经济政策问题的 笔记
1917年12月24日-27日(1918年1月6日-9日) 在同妻子和妹妹一起度假期间撰写《怎样 组织竞赛?》等多篇文章和一些文件。
1918年1月10日-18日(23日-31日) 领导全俄工农兵代表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工作 ,当选为代表大会名誉主席。
1918年1月15日(28日) 签署人民委员会关于建立工农红军的法令。
1918年2月18日 出席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会议,两次讲话,主张立即接 受德国提出的和约条件。
1918年2月21日 起草人民委员会的法令《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
1918年3月6日-8日 出席俄共(布)第七次(紧急)代表大会,作《关于修改党纲和更 改党的名称的报告》,提出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决议草案。
1918年3月10日 由于迁都,离开彼得格勒前往莫斯科。
1918年3月11日-16日 领导全俄工农兵代表苏维埃第四次《非常》代表大会的工作。大 会通过列宁起草的以共产党党团名义提出的关于批准布列斯特和约的决议。
1918年4月-5月 撰写《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等文章。
1918年5月1日 在霍登卡广场检阅部队。
1918年5月8日 主持人民委员会会议,撰写《关于粮食专卖法令的要点》。
1918年6月4日 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莫斯科苏维埃和工会联席会议上作《关于同 饥荒作斗争的报告》和总结发言。
1918年7月5日 在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上作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
1918年7月10日 同约·约·瓦采季斯谈东线的局势、苏维埃共和国的国防体系和红军建设等问题。
1918年8月6日以后 撰写号召书《工人同志们!大家都来进行最后的斗争!》
1918年8月28日 在全俄教育工作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
1918年8月30日 在莫斯科河南岸区原米歇尔逊工厂群众大会上发表讲话。离开工厂时 ,遭社会革命党恐怖分子范·卡普兰枪击受重伤。
1918年8月30日-9月15日 受伤后接爱治疗。
1918年10月-11月 撰写《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一书。
1918年11月6日 出席全俄工人、农民、哥萨克和红军代表苏维埃第六次(非常)代表 大会第一次会议,当选为大会名誉主席,发表庆祝十月革命一周年的讲话。
1918年11月7日 先后在马克思恩格斯纪念碑揭幕典礼和十月革命烈士纪念碑揭幕典礼上讲话。
1918年11月19日 在全俄女工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讲话。
1918年11月30日 签署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关于成立工农国防委员会的决定。
1919年3月2日 共产国际每一次代表大会开幕。列宁致开幕词,当选为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
1919年3月18日 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的雅·米·斯维尔德洛夫追悼会上致悼词 。
1919年3月18-23日 出席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致开幕词,并代表中央委员会作总结报告和关于党纲的报告。
1919年3月底 灌制八篇留声机片录音讲话。
1919年5月1日 在红场的阅兵式和庆祝大会上讲话。
1919年5月6日 在全俄社会教育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致贺词。
1919年5月25日 参加在红场举行的庆祝普遍军训一周年的群众大会,检阅工人营、各区 共产主义分队和莫斯科军事学校学员,并发表讲话。
1919年6月28日 写完小册子《伟大的创举(论后方工人的英雄主义。论“共产主义星 期六义务劳动”)》。
1919年7月4日和7日之间 代表俄共(布)中央给各级党组织写《大家都去同邓尼金作斗争!》一信。
1919年10月11日 撰写《工人国家和征收党员周》一文。
1919年10月16日 在莫斯科苏维埃大楼阳台上对应征入伍的工人共产党员发表讲话。
1919年10月30日 撰写《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一文。
1919年11月19日 接见旅俄华工联合会会长刘绍周(刘泽荣〉。
1919年12月2日-4日 领导俄共(布)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的工作。
1920年1月23日 写信给格·马·克尔日扎诺夫斯基,建议他在为《真理报》写的文章中阐述国家电气化计划。
1920年2月 接受美国《世界报》记者林·埃尔的采访。
1920年3月底-4月初 领导俄共(布)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工作,并作报告和发言。
1920年4月-5月 撰写《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
1920年5月1日 在克里姆林宫院内参加星期六义务劳动。
1920年7月19日 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会上作报告。
1920年9月下旬 主持俄共(布)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
1920年10月2日 出席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青年团的任务 》的讲话。
1920年10月6日 接见英国学者赫·威尔斯。
1920年秋天 接见苏俄红军中国团团长任辅臣烈士的遗属。
1920年11月14日 同克鲁普斯卡娅一起参加莫斯科省沃洛科拉姆斯克县卡希诺村电站 的落成典礼。
1920年12月22日-29日 领导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的工作。
1921年1月28日和2月2日之间 两次接见全俄矿工第二次代表大会的代表。
1921年2月8日 出席俄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讨论春播运动和农民生活状况时,撰写《农民问题提纲初稿》,规划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1921年3月8日-16日 领导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的工作,作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 粮收集制的报告。这次代表大会标志着苏维埃俄国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
1921年3月17日 写信给美国实业家华·万德利普,表示苏维埃俄国愿意同美国建立贸易关系和事务关系。
1921年3月底-4月21日 撰写《论粮食税(新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一书。
1921年5月26日-28日 领导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会议的工作。
1921年6月14日和22日之间 同德国统一共产党出席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克·蔡特金谈话。
1921年6月22日-7月12日 领导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工作,当选为大会名誉主 席,并在会上作报告。
不晚于1921年7月6日 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会议休息时,同中国《晨报》记者 瞿秋白交谈。
1921年10月14日 撰写《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
1921年10月17日 在全俄政治教育委员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作题为《新经济政策和政 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的报告。
1921年10月22日 就租让谈判事宜接见美国实业家阿·哈默。观看全俄第一部电犁试 验。
1921年10月29日 出席莫斯科省第七次党代表会议,作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报告。
1921年11月5日 撰写《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
1921年11月28日 同美国社会活动家、法学家和经济学家帕·克里斯坦森交谈。
1921年12月23日-28日 领导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工作。
1922年3月27日-4月2日 领导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工作,被选入主席团, 作政治报告,当选俄共(布)中央委员。
1922年4月3日 出席俄共(布)中央全会会议,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全会通过关于设立党中央总书记和两名书记的职务的决定。全会任命约·维·斯大林为党中央总书记。
1922年5月下旬-10月初 因健康状况不佳在莫斯科近郊的哥尔克村休养,但仍未放下 工作。
1922年10月3日 休养后第一次主持人民委员会会议。
1922年10月5日 出席俄共(布)中央全会会议。
1922年11月13日 出席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会议,用德语作《俄国革命的五年 和世界革命的前途》的报告。
1922年11月20日 在莫斯科苏维埃全会上作一生中的最后一次讲话。
1922年12月30日 因病未能参加苏联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被缺席选为大会名誉主席 。这次代表大会宣布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并选举列宁为第一届苏联中央执行委员 会委员。
1922年12月-1923年3月 病中口授一生中最后的书信和文章:《给代表大会的信》、《关于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立法职能》、《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评尼·苏汉诺夫的札记)》、《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向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建议》和《宁肯少些,但要好些》。
1923年3月上旬 病情发展,丧失语言能力,右半身瘫痪加重。
1923年4月17日 俄共(布)第十二代表大会开幕。列宁因病不能出席,被缺席选为代表大会主席团委员。
1923年5月15日 在医生陪同下去哥尔克村疗养。
1923年7月6日 苏联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选举列宁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
1924年1月21日 病情急剧恶化,当晚于哥尔克村逝世。 |
|